大连港,位于辽东半岛南端的大连湾内,它是港阔水深,终年不冻的天然港口。这也是刘元昭地盘内最好的港口。
这里暂时成了军事港口,至于之前的贸易往来就给移走了,暂时不对外开放。
而海军总基地规划在旅顺,暂时就是一个架子,啥也没有。
刘元昭建设这个海军,差不多就是一穷二白,估计没有个十年,不成气候。
对于新式战船,体积差不多接近盖伦战船,图纸是他派遣神盾局的人前去南洋找西方人买来的,花了很大的价钱。
16世纪中叶,英国造船家开始发展轻型盖伦船,为了使之更适合与远距离炮战。
为了改善操作性能,他们把首部上层建筑降低,移入船体之内,甚至置于首挂之内。
此类船的标准长度50米,排水量500-600吨。这类新型盖伦船的快速性、操纵性明显优于西班牙“盖伦“船。
由于它在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时期创制,又称“女王船“。
西班牙在美洲建立殖民地后,需要运载大批货物和士兵横渡大西洋。
当时的主要海船——拿屋船和卡拉维尔船——已不再胜任这样的繁重任务,西班牙“盖伦“船则结合了这两类船型的优点,因此久负盛名。
它一般有4桅,前面两桅挂栏帆,后两桅挂三角帆。标准长度为46米-55米,排水量300-1000吨,有数层统长甲板,尾楼很高。
大型盖伦船尾甲板有7层,排水量达2000吨,吃水8米,有较好的续航力,在很长时间内是世界上最大的海船。
西班牙帝国无敌舰队的威风凛凛的“卡拉克”型帆舰也因为操纵性不佳,在1588年7 月的海战中败给了英国以吨位较小的“盖伦”型风帆战舰为主力的舰队。
这次海战标志着西班牙海上霸权的衰落与英帝国的崛起。
当人们想到盖伦帆船时,西班牙就会立刻浮现在脑海之中。
之所以西班牙如此紧密地与盖伦帆船联系在一起,或许只不过是因为从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末,西班牙全心全意地采用盖伦帆船作为它的远洋货船与战舰的首要选择。
除此之外,在考虑西班牙与盖伦帆船时,我们当然会联想到财宝船队。
满载新大陆财宝的西班牙盖伦帆船总会激发我们的想象,纠缠我们的思绪。这些财宝船队被称为flota[西班牙语,船队]。
在西班牙3个世纪的新大陆统治的早期,财宝船队就已经发展而出,并成为经济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除了盖伦船,另一个就是宝船了。
刘元昭让人打造的是郑和宝船,传说图纸是被烧掉了,气势只不过是被人藏起来罢了。
这也是他让神盾局花了大价钱才弄出一份。
郑和宝船是郑和船队中最大的海船,是郑和船队中的主体,也是郑和率领的海上特混舰队的旗舰,它在郑和船队中的地位相当于现代海军中的旗舰、主力舰。
另有一种说法,郑和宝船是郑和下西洋船队中海船的总称,郑和船队是由多种不同船型、不同尺度、不同用途的海船组成,它们统称为郑和宝船。
现代对郑和宝船的研究及仿制较多,但郑和宝船的具体形制结构及尺度大小一直存在争议。
据《明史·郑和传》以及《瀛涯胜览》(马欢著)记载,郑和航海宝船共六十二艘,最大的长148米,宽60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
船有四层,船上九桅可挂十二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二三百人才能启航。
郑和宝船是一种大型海船,尺度大。有关郑和宝船尺度,在《明史·郑和传》中记载得很明白:“造大舶,修四十四者六十二”。
在明代人编写的《国榷》中称“宝船六十二艘,大者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
在明末罗懋登所著《西洋记》中详细地记载了郑和船队中各种船型的尺度,其中,宝船“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
这么大的宝船如果是尖底的,吃水深度肯定远远超过6米,而同样大小的平底宝船吃水只在4-5米。
所以,如果宝船是从这些作塘里走向西洋的话,其船型只能是平底的沙船型。
明代朱棣以后,实行海禁令“片帆不得下海”宝船厂因此废止,而常年弃之不用的船坞会渐渐被泥沙填平,推测宝船厂的干船坞就是如此变浅的。
大型平底船照样远洋航行但是按照常理,平底船吃水浅,只能在风平浪静的内河航行,却如何能经受住远洋航行中的狂风大浪呢?
明代《三才图志》中就曾提到平底船不能出海。
1985年郑和下西洋580周年之际,中国船舶协会制造了一艘尖底的宝船模型,似乎为宝船的船型下了一个定论。此后全国各地也都以此为模本翻造宝船模型。
今天,在南京市郑和公园、阅江楼、静海寺等处的宝船模型也都是尖底的。
上世纪80年代,一位在清末实业家张謇的大达轮船公司中工作过的海运老船工李元稹曾经告诉杨老,当年有一种和宝船差不多宽的平底大木船专门用来下海,他们把这种船叫“随风相送”。
和尖底船比起来,大号平底船有着许多优点,它做工相对简单,又可以放置更多货物,而且吃水浅,水深水浅都能走,在海上阻力小、航速快,能走八面风。
这些特点与在南京造宝船的自然条件都非常契合。众所周知,宝船的技术废止已久,清末的工人不可能知道明代的造船工艺。
明代中后期战舰是装备大发贡1门和佛朗机6门的福船,据武备志记载因为发射仿制西方前膛炮大发贡船体会开裂。
(实际上东西方舷炮造成船体断裂是正常现象,明代初年水师装备的是较小的碗口铳和盏口铳所以船体不会断裂,明末清初的舰炮已经变成了红夷炮)。
明末清初郑成功水师和清朝初年水师都是大型福船的一种的赶缯船和双篷船。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清朝主力水师是装炮25门的同安梭船。
而装炮20~30门的红单船是广船型。
而刘元昭选择的当然是尖底。
他需要造两艘样船来比较孰胜孰劣。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11007/274976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