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笑母亲神情爽朗,谈生死之事仿佛就像唠家常一样淡然。
然而这也更让曲笑心惊肉跳,她开始意识到什么了。
“妈!”
此时,曲笑刚才还能强忍住的眼泪,再也绷不住了,直接就掉下来了。
“笑笑啊,别哭。生老病死太正常不过了,妈现在能熬过这个年去,心里已经知足了。尤其妈这辈子,又有你这么乖巧有出息的好闺女,像这样的福气,我得感谢老天爷。”
曲笑用力抓住母亲的手,低着头的她已经泣不成声。
而她的妈妈依然脑子清楚的做着交待。
“要非说有什么放不下的,妈现在就是放不下你。你这性子太软,今后啊,你得学会坚强啊。没有妈陪着你了,无论遇到什么,你自己也得兜得住才行。别动不动就多愁善感地翻腾心思。从今往后你得积极乐观的活,你得相信生活里没有过不去的关口。”
尤其是对女儿的终身大事,她更是心里牵挂,始终难以介怀。
“还有一件事别怪我多嘴,就是你的终身大事。要说宁经理那个人真是不错,可惜你们没缘分。现在他已经结婚了,你还在打独身,让妈怎么放心得下?你虽然总说自己已经看开了,放下了,可妈知道你没有。你只是已经死心了而已,也因为这个,我才更着急,你得答应妈,今后真的要尽力放下这件事。你不要拒绝和别的小伙子接触,我相信我的女儿,这么优秀的你,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说着,曲笑的母亲从枕下摸出一个小包来。
然后告诉曲笑,说这是曲笑姥姥留下的一对儿金镯子。
原本自己是想等着女儿出嫁的时候亲手给她戴上的,现在看,恐怕自己等不到了,所以只得提前亲手交给她了。
听着母亲一言一句冷静的交代,曲笑彻底情绪失控,“呜呜”的趴在母亲的身上,泪如泉涌。
曲笑的母亲此时眼里也有点湿了,但却依然面带微笑,温柔的抚摸着女儿的头发。
“想哭你就痛痛快快哭一场吧,把淹在心里的眼泪都倒出来,我知道你自从回来就一直憋着,从来都是躲在没人的地方偷偷落泪,就是怕我难受。现在妈让你哭,妈不难受。不过你要记得,以后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笑模样对人,因为爱笑的人总是会有好运气的,就像你的名字一样……”
…………
同一片夜空下,让三个姑娘情感充满遗憾的罪魁祸首宁卫民,却在享受着天伦之乐。
这次回京城过年,他是一家五口儿一起回来的,连岳父母都带了回来。
不为别的,一想到要和不大点的孩子分别,两个老人舍不得。
他们的心思已经全然放在了这个孩子的身上。
真要是宁卫民两口子只带着孩子走了,他们的心就会陷入割裂状态。
刮风了,会想京城的风是不是更大?
下雪了,会担心孩子穿得够不够暖?
所以最后就干脆把日本那边的事儿安排了一下,举家一起回来了。
芸园这边,康术德和江念芸自然是欢迎的。
反正现在芸园已经成了涉外酒店了,安置客人根本不在话下,按照华夏的传统,新春佳节自然是人越多越热闹。
而且关键是孩子。
只要孩子回来了,其他无可无不可,自然一切好说。
事实上,宁泽这个小不点也确实没让人失望,长得又白又秀气,胖而美丽,才半岁就已经凭外表,让人看出是个漂亮的女孩子。
不像其他大多数孩子那样,还属于性别一眼分不出来的那种“丑小鸭”的范畴。
她简直成了芸园的明星,坐起来,抓玩具,吃面条,吐泡泡......
尽管本事还不大,但她的每个动作都让与她初次谋面的京城亲人们兴奋,都让人品味半天。
康术德说孩子比较像宁卫民,江念芸却说孩子像母亲,那神态,那气质活脱儿就是庆子的摸样,长大了一定也是个大美女。
两个老人还在大年夜里,给孩子举行了一个抓周的仪式。
抓周其实就是一种游戏,就像日本讲究给孩子背大力饼一样,谁也不会认真,即便是抓个大饺子也不错。
可反过来说,小东西的跟前摆了那么多花花绿绿的东西,足有几十样。
她怎么就不抓绿得妖娆的翡翠镯子,不抓金灿灿的金首饰,不抓彩色绚烂的糖果,不抓圆润可爱的果子,偏偏要从黑黢黢的几个文房四宝里把毛笔抓在手里呢。
就这一抓之下,无论是日本的还是华夏的老人都乐开了花。
“好孙女,有出息!”
“泽子,四库一!”
“可不,咱们丫丫就是争气!”
除了喝彩和夸奖,康术德和江念芸更是为了接待这个小东西做了不少工作,和充足的准备,尤其联络感情方面更是必要的。
连松本庆子都没想到,两个老人会这么疼爱一个和他们压根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
睡前,江念芸总要给孩子摩挲背,摩挲腿,摩挲胳膊,摩挲手,摩挲脑门,摩挲鼻子……
吃饭的时候,康术德拿起的一勺稀饭要像大飞机一样呜呜地飞,飞过的饭才肯咽下,否则就不张嘴……
以至于沈存都有点吃味儿了。
因为去年圣诞节的时候,他在美国的一双儿女也来了京城,可没有这样的待遇。
私下里也不免找江念芸念叨念叨,发发牢骚。
却不料老太太可不惯着他,马上就把他给说没词儿了。
“你那俩孩子,你也好意思说。你不在他们身边,他们谁还记得自己是华人?你看看他们现在,除了叫一声‘奶奶’,其他的连最简单的汉语都忘了。来这儿这不好那不好,没两天就惦记回纽约去,这哪儿还可人疼啊?”
“我也不提更高的要求,下次再来的时候,你先让他们把他们自己的汉语名字给我写对了。我就知足了。还有吃饭,你也教教他们怎么使筷子。别一上桌就用手,寒碜。”
“你再看看卫民的孩子,黑亮亮的眼睛,成天乐呵呵多喜兴?粥面饺子,哪个不爱?小花袄穿上,妥妥一个美人胚子。这才是我的孙女呢,这才是咱们京城孩子。看着就招人爱……”
得,没辙,老太太爱孩子全是基于文化属性的因素,这哪儿讲理去啊。
!-- 翻页上aD开始 -->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11533/2824146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