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文艺世界 > 第二十五章 长安乱

第二十五章 长安乱

比如我们看武侠,某个人会飞,某个人能够一剑劈开一座山,我们不会觉得诧异,因为我们知道那是个武侠世界。

而这本书是同样的道理,里面很多东西都很荒诞,但是我们都知道,在那个荒诞的背景下,这些东西都是可以存在的,而我们读者也是可以接受的。

庄语一直认为所有的故事都是为了所要表达的主线服务,而这本书似乎又没什么所谓的主线,从头到尾,你甚至看不出来作者到底要表达什么。

但是回过头来,细细一想,却又能从这本书那些散乱的情节中获得不少东西。

而且这本书里面有很多反武侠的东西,都是用一种荒诞的表现形式表现出来的,比如武林盟主的选举,少林和武当特意在长安最高的楼上展开决斗。

最后少林的人不慎摔下来pass掉,而另外一个武当的人,却因为少林人多势众,又没有梯子下来,在楼顶活活饿了十四天饿死了。

因为国家大乱,少林寺被难民围住,吃的东西太少,方丈还把寺里面用来通讯的鸽子吃了补身体。主角不解,出家人不是不吃荤么?他师傅告诉他,那只是规矩,人活着才有规矩,人如果要死了,规矩就不是规矩。

韩寒的书,特别是早期的书,他的文字总是能让人联想到一些社会问题。

或许是他本来就在含沙射影,也或许是读者的过度联想,但是既然读者能读到,也自然是这本书表达的东西所在。

一个作者写完一本书,它所要表达的东西已经不是作者能够掌控的了,因为一千人眼中就有一个哈姆雷特,而作者,跟任何一个读者一样,也是只能看到一个哈姆雷特。

《长安乱》的笑点很密集,而且是那种很含蓄的笑话,懂了就会心一笑,不懂就自然略过。而且大部分的笑点都在于语言,而不在情节上。

所以有些人都说韩寒是玩弄文字的鬼才,却不是一个说故事的高手,他的书里面,故事情节总是很单薄。

就连韩寒自己都说过,他一度觉得,的好坏在于文字,而不在于情节。

这个观点庄语当然不赞同,文字自然重要,故事却也不可代替。有的人靠文字取胜,有的人却靠故事动人。

但是不得不说,韩寒对于文字的掌控,是炉火纯青的,完全掩盖了他故事上面的单薄。

在庄语的眼中,其实《长安乱》就是把一个故事大纲做了一些文字润色而已,不过难能可贵的地方就在韩寒的文字恰到好处得将本来单薄的故事引申,让它多了一些味道。

庄语在脑海中迅速过了一遍《长安乱》,然后打开电脑,准备抄书。

现在有了电脑,他当然不会傻乎乎地再用纸币那种原始码字方法,用电脑,效率要上升几倍。

不过用电脑写的时候,庄语感觉有些不对劲,虽然不太明确,但是他却隐隐觉得,如果用笔一个字一个字在纸上写出来能够给这本书更多的灵气。

这只不过是他的臆测而已,因为这个观点并没有理论依据支撑。

创作作品有很多方式,只要创作了就能赋予灵气,不论是用笔写还是用键盘敲,甚至是口述,都是一样的。

从人们觉醒灵气开始,这些方法就没有区别,也没听谁说过那种方法更有用。

但是,庄语确实是有这种感觉。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1283/292788_2.html

本站地址:guangyinzhiwai.com
最新小说: 我抢了别人的重生门票 表白失败,那就追她闺蜜 我带家乡科技致富 华娱太子爷! 老六老师:我淋过雨,你们想撑伞 重生不当接盘侠,前世老婆她急了 重生就别当舔狗了 让你算命,你说我算什么东西? 让你写歌,你吊打国学大师? 我养大的妹妹们,只想把我送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