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盛唐第一仙 > 第34章 大能、名人

第34章 大能、名人

既然是太子,当然也就有些政治觉悟。九岁的年龄,在这个年代就不算是完全的孩童。更何况作为太子,要是懵懵懂懂的,下场会更惨。

李承乾当然也知道他的父母对陈礼比较亲厚,虽然搞不清楚原因,但是不妨碍他有样学样的示好陈礼。更何况李承乾心里也很清楚,他的父皇倒是比较喜欢、疼爱他。不过他的父皇,更偏爱的是弟弟李泰!

陈礼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笑着说道,“当然,太子殿下驾临,寒舍蓬荜生辉。”

李承乾想起来了什么,指着身后一个青年说道,“这便是阎卿阎立本,刑部侍郎、将作少监。此番前来,也是想要和游骑商讨农具之事。”

阎立本?

历史课本上的《步辇图》的作者,昭陵六骏好像也是他绘制的。他可不是单纯的画家而已,监造宫殿、任贤用能,甚至是官至尚书、宰相。喜欢问询问元芳的狄仁杰,就是阎立本挖掘、提拔的。

陈礼赶紧拱手,也因为阎立本是‘上官’,“见过阎侍郎。”

阎立本矜持的点了点头,他出身贵族家庭,他的外公是北周武帝宇文邕,母亲更是北周清都公主。至于他的父亲,在前隋时便是从三品的高官。而如今已经28岁的阎立本,也是正四品下的高官,比陈礼这个武散官高了五阶。

李承乾开口说道,“游骑将军可是对于犁具有些心得?”

看到陈礼点头,李承乾喜形于色,“事关农事,父皇无比重视。便派我来总管此事,阎卿与游骑将军来辅佐。”

明白了,这个套路也没有什么好新鲜的。

阎立本好歹也是将作少监,这是他的工作之一。而陈礼呢,应该是出主意的人。

但是这样的一个功劳更大的应该属于皇室,属于当朝太子和天才。没别的原因,因为大唐,或者历朝历代都是无比重视农耕。如果真的能够发明一个解放人力、提高效率的农具,那对于大唐来说就是无比大的功劳。

这样可以得到万民称颂的农具,当然要重视。这个时候太子出马,也很正常了。

陈礼忍不住心里嘀咕,倒不是说对李承乾来抢功劳。而是历史上的李承乾下场不好,都被李二给逼的造反了。但是前期的李承乾,还真的是很多人眼里的完美储君。

说起来整个李唐,为了皇帝宝座,出了不少乱事。说起来根源,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李二得位不正,开了一个很坏的头。所以为了皇位,李唐皇室总是想着造反登上皇位。

阎立本这个时候也开口了,“陈游骑,关于犁具,可否告知一二?”

陈礼开口,笑着说道,“此犁,我称之为‘贞观犁’。”

李承乾和阎立本立刻满意的点头,看起来这个陈游骑也是一个聪明人。圣人刚刚改元,这个‘贞观犁’不错。但是这件事情也不能立刻确定,要是‘贞观犁’效果一般,那绝对不能冠以圣人的年号。

“我也在农庄看了一些犁具,都是直辕、长辕,需要两头牛,也不够灵活,不能深耕。我对贞观犁做了一些改动,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牲畜。”

听到陈礼这么说,阎立本立刻认真了。因为他是将作少监,他自然明白如果‘贞观犁’真的可行,那么就是莫大的功德,大唐可以开辟更多的良田。

李承乾虽然不是特别懂农事,但是也知道如果贞观犁可以问世,肯定是好事。

说着这些,陈礼也自然的带着李承乾和阎立本走向书房。这些天他可不只是忙着练枪法、锏法,也不只是忙着逛街。自从提出‘贞观犁’之后,陈礼就在不断的设计。

只是有些地方可能不太务实,但是现在有了阎立本的加入,以及一些能工巧匠。那么说不定,解决一些技术难题就可以轻松不少。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15737/3674930_2.html

本站地址:guangyinzhiwai.com
最新小说: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