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明祖孙 > 第十三章 父慈子孝

第十三章 父慈子孝

“哦,这件事眼下是魏藻德来牵头,还有成国公朱纯臣、定国公徐允祯、英国公张世泽这些人负责,怎么了?”

崇祯浑然一副毫不在意的模样,在他看来南迁就是动动嘴皮子的事情,具体的事物自然是由底下的人办好就行,到时候他只需要带上一家老小连带着妃嫔们跑路就行了。

然而这正是最让朱慈烺担心的,原因无他,以上这些人不光是能力也好,还是忠诚度也好,似乎都不是那么让人放心,特别是他们的政治立场,可并不是强烈赞成南迁啊......

魏藻德就不说了,这货就是一个贪生怕死还怕事的官僚,指望他排除万难立马阻止南迁是绝无可能的,而其他的大明勋贵呢,也都没有与国休戚的自觉,在原本历史上除了寥寥无几的几个人以外,其他人基本上都投降李闯了.......

特别是那个成国公朱纯臣,作为靖难名将朱能的子孙,这货一点也没遗传到朱能的本事,反倒是在城破之后献齐化门,还跟着前首辅陈演一块向李自成上表劝进,结果还被李自成给宰了,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朱慈烺绝不会将自家的身家性命交在此人身上,便劝道:“父皇,儿臣以为此举多有不妥,此辈数人为自家荣辱所困,皆不赞成南迁,如今父皇纵使强行安排,只怕他们也会阳奉阴违,如今军情如火,闯逆正马不停蹄赶来京城,岂能纵容此辈拖延下去?”

“儿臣以为,为我大明江山计,还请父皇能够将南迁一事委托儿臣之手,并其余赞成南迁大臣襄助,如此方能一保完全。”

“这.......”

崇祯不由得有些犹豫,他心中的确对魏藻德这些人成天扯皮有些厌倦,可是如果就这么把南迁的事情全部交给太子,似乎也有些不妥,却是让他有些犹疑不决。

脑海中的朱重八顿时冷笑道:“哼,大明有此等优柔寡断之君,焉能不亡?咱当年做事要是这么慢吞吞,只怕早被陈友谅此辈给灭了!”

朱慈烺心中知道事情不会这么顺利,倒也没有太过于失望,因为他早就已经准备好了杀手锏,道:“启禀父皇,太祖皇帝老祖宗当初给儿臣托梦之时,曾认定南迁之事需由儿臣所行,方能顺利实行,如今他老人家要是知道不是儿臣负责,到时候说不定还会继续托梦呢!”

崇祯顿时有些头疼,他最怕的就是朱慈烺老是把老祖宗挂在嘴上,毕竟他崇祯一直都把太祖皇帝挂在嘴上,那么眼下太祖皇帝给太子托梦,那你是不是得听?不听是不是就是违背太祖皇帝的意愿?真要误了大明江山,到时候谁来负责?

要是天天像这么一套孝子三连下去,任谁也受不了,可偏偏崇祯还不能轻易质疑,一旦质疑太子所说为假,那是不是就说明天命有变?而如今的大明朝可经不起这么折腾。

朱慈烺心中知道事情已经成了一半,当下便继续道:“父皇若是担心儿臣太过于年幼,不妨派王伴伴来辅佐儿臣,到时候南迁但凡有任何决议,有了王伴伴在一旁盯着,父皇多少也放心一些。”

站在一旁的王承恩顿时心头一颤,他并不是那种喜欢揽权的太监,对于崇祯的忠诚也是真心实意的,因此不免有些担心,这件事会不会让多疑的崇祯怀疑自己,要是这样他可就完蛋了。

不过好在崇祯对王承恩的信任也是经过了考验,他并没有怀疑王承恩在跟太子搞阴谋诡计,反倒从心底认为太子这个建议可行,毕竟相比起前朝的那些大臣们,崇祯还是更相信自己身边的太监一些,再说王承恩手里还握着一只南海子净军,南迁之事交给他倒也能放下心来。

“既然如此,朕也就允了,那就由你牵头负责,王承恩从旁督导,左都御史李邦华、左中允李明睿从旁协助办理。”

“是,多谢父皇。”

朱慈烺心中大喜,总算是没有白费了诸多口舌,这才是他真正想要谋求的东西,只要他能掌握南迁的大权,才能真正全面铺开计划,到时候很多事情也就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更关键的是,到了这一步,他才真正有跟吴家合作的实力,而不仅仅只是一个空头太子。

当然,京城的那些大臣和勋贵们,也要提前感受他朱大太子带来的好日子了!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19003/4667483_2.html

本站地址:guangyinzhiwai.com
最新小说: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兰芳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