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穿越古代嫡长女 > 第七十六章

第七十六章

朝中哗然。

朝臣们都有些惊慌,上一次太白经天还是二十五年前的事了。那一次之后,我朝便失了燕云十六州,多地有地动与洪水,百姓苦不堪言。

明明这一次是收回了燕云十六州,对我朝来说是天大的喜事,为何还有太白经天?难不成咱们不该夺回燕云?

朝臣中便有人这样出言。

立刻有人将此人辩驳了回去,但很快那样的话就多了起来,朝堂上吵成了一团。

赵泽站在朝臣之中,首位之后,他一言不发,任凭身后的朝臣们吵翻了天。

他从边关凯旋回京,英宗皇帝对这个儿子面上极为欢喜,给他在南边另赐了大片的封地与人口,都是繁华之地,每年光南边封地上的收入便可让整个雍王府过着丰裕的日子还有余钱可以挥霍。

几个兄弟嫉妒的眼都红了,老三的封地本就是他们这几个已成年的皇子们中最大的一个,虽然比较贫瘠,但架不住它大呀!现在又加上了南边,皇帝老子太过偏心啦!

他们却没想过,雍王回京后便上交了兵权,从工部领了个闲职,偶尔去衙门里晃晃,大多时间便赋闲在家。从手握兵权,拥军几十万的实权王爷变成了如今坐困京城的工部侍郎,谁心里能够甘愿?

但赵泽不得不接受了这个安排,他毕竟是英宗皇帝的亲生儿子,他亲娘皇后娘娘还在,胞兄太子殿下也是处境艰难,故而他回京后不敢轻举妄动,连与姐姐汪子涵见面都不敢,生怕将皇帝与政敌们的目光引到了她的身上,只能托雍王妃照拂于她。

如今这些人又开始针对他了,也不知又想出了什么诡计。

朝堂中的喧闹声持续了很久,一直到英宗皇帝终于有了决断,调派大臣前往西北负责开凿沟渠,兴修水利。

这个人选,朝臣们一致选择了雍王殿下:赵泽正好是工部侍郎,开沟凿渠本就是他份内之事;雍王殿下足智多谋,手下人才辈出,连燕云十六州都在他的筹谋下夺了回来,往西北负责水利抗旱,必然也能手到擒来,西北的百姓们会感激他的。

然后也不等太子殿下与雍王反对,英宗皇帝便拍板定下了这个决定,很快圣旨便宣到了雍王府。

汪子涵听说这件事时,已经到了下午。她简直不敢相信大梁朝君臣都是什么脑子,叫一个攻城略地的武将去修渠!

怕不是脑子里都装了奥利给吧!

这些人为了争权夺利,真是完全不把老百姓们的困苦放在眼中。

然而圣旨已下,雍王赵泽已经开始收拾行装,前往西北准备抗旱工作了。

那日晚间,待赵瑜下职之后,便陪伴着汪子涵乔装去了雍王府。

雍王赵泽与赵瑜在边境时是上司与下属的关系,等回了京城却变成了文臣与武将。本朝文臣与武将互相勾结是大忌,他们也不敢光明正大的互相拜访。

子涵过去时,赵泽早已等在了书房。

“殿下,你去了西北可知道怎么抗旱修渠?工部可有人手对此有专长?”

赵泽苦笑一声,他在工部便是混日子去的,连个脸熟的人都没有,更不要说了解他们的专长了。他自己对这个也是一窍不通,这大梁朝的君臣可真是高看他了。

子涵见他表情便知道实情,但在抗旱一事上她也一筹莫展。前世今生,她对这事只在电视新闻上有过了解,完全没有实地印象。

好在很快太子便偷偷来了雍王府,与众人一同商量。他为赵泽安排了一些人手,都是工部水部的老手了,他已将人安插进前往西北的队伍里,且应承稍后还会遍寻能人,送往西北,帮助赵泽新修水利。

太子与雍王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对雍王的安危,他比谁都要紧张:若这次雍王办差失利,朝堂上的损失不算,便是在民间的名声也会大损。

但事实上,雍王在燕云西北地区根本就没有一个好名声,他在西北“魔鬼王”的赫赫大名,依然广为流传。由他去西北兴修水利,必然是事倍功半。但朝中上下仿佛都看不见一样,依然要求半月雍王赶赴西北,不得有误。

汪子涵心中焦急,却也想不到任何办法能够帮助弟弟。太子的人与赵泽和赵瑜在一边商量去往西北后的各项事宜,汪子涵便坐到书桌前,执起笔,将她目前能想得起来的有关治水方策写了下来。

然而她并非此行专业人员,脑子里思前想后,只不过就是打井、水车等几个词,连具体的印象都没有,如何打井,在什么地方打,打多深,她一窍不通;还有水车,小的时候老家是有一辆水车,但它存在的时候自己实在太小了,都没上去玩过,印象实在太过单薄。长大以后,水车在她的印象里跟荷兰的风车一样,只在影视作品或图片上看见了。她对水车的构造也说不出个一二来。

汪子涵烦躁的将纸揉成一团,扔到一旁,她接着考虑自己所拥有的人脉优势,想要看看自己可认识什么对水利有专长的人选。

但她出生武勋人家,嫁人前与人极少接触,嫁人后又跟着赵瑜,她认识的人赵瑜都认识,赵瑜都没提出来什么合适的人选,更不要说自己了。

她苦思良久,最后想起了一个人选——武安侯嫡长子张博。

张博是他祖父老建宁侯的徒弟,当年老人家还健在时,想把子涵许配给他,但被子涵拒绝了。他后来参了军,进了定北军中,正是雍王麾下。但等子涵也去了边关时,他已经从军中退伍了:他身为武安侯嫡长子,有武安侯的爵位在身,参军只不过是他一直以来的理想,现在他已经证明自己的能力了,他家人便不放心他依然在边关与敌人搏命对决,想办法让英宗皇帝将他召了回来。皇命难违,他只好回了京城。

张博回京后的动向子涵也不太清楚,隐约记得说是他家里给他谋了个工部的缺,据说他也做得风生水起,是个很有能力的人。

也不知道若是找上他,能不能给自己介绍几个能手?

想到这里子涵站起身来,来到正讨论的热火朝天的三人面前,对赵泽问道:

“殿下,你可认得张博,就是武安侯府嫡长子,这个人他现在在什么职位?”

正在讨论的三个人都停了口,一起往汪子涵望了过来。

“他是工部右侍郎,娘子认识这个人?”

赵泽他们都有些惊奇,赵瑜首先问她。

“他曾在定北军中参军,但这个人一向中立,从不插手皇子党争,这次本王被派往西北,他便与工部尚书坐镇京城。他不会帮我们的。”

赵泽望着子涵断言道,他的语气中有些歉意,因为自己的事,姐姐也一直在为他担心,为他筹谋。

子涵听到他的话却松了一口气,张博有能力、官位高就更好啦!

“他是我祖父建宁侯的得意弟子,祖父逝世前,曾将我托付给他……”话说到这里,子涵的目光不由转向了赵瑜,想到自己与张博差点就成了未婚夫妻,她便有些心虚。

不过现在自己早已经是赵瑜的娘子,与这张博没有半点关系,婚后两人也没怎么联系过,婚事的事当初也是祖父私下对自己和张博说的,外人哪里知道?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19186/4752945_2.html

本站地址:guangyinzhiwai.com
最新小说: 表白失败,那就追她闺蜜 重生不当接盘侠,前世老婆她急了 我养大的妹妹们,只想把我送监狱 华娱太子爷! 老六老师:我淋过雨,你们想撑伞 让你写歌,你吊打国学大师? 我抢了别人的重生门票 重生就别当舔狗了 我带家乡科技致富 让你算命,你说我算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