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是亦菲打来的,叶雨泽刚接起来,就听见亦菲焦急的声音传来:“爸,您和杨叔能不能尽快回军垦城一趟?出大事了!”
叶雨泽心里“格登”一下。亦菲性格沉稳,执掌军垦城以来更是历练得山崩于前而不变色,能让她用这种语气说话,绝不是小事。他立刻按下免提,让杨革勇也能听到。
“别急,慢慢说,出什么事了?”叶雨泽沉声问道。
“是我们新能源项目的核心材料,超导储能线圈需要的特殊低温绝缘材料,‘冰川之心’,”亦菲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和焦虑。
“唯一的供应商,欧洲的克洛诺斯材料集团,突然单方面撕毁了长期供货协议,停止了一切供货和技术支持!”
“什么?!”叶雨泽和杨革勇同时惊呼。他们深知“冰川之心”材料的重要性。
军垦城的新能源体系,尤其是大型聚变反应堆的平稳输出和电网调峰,极度依赖基于这种材料建造的超导储能装置。
这种材料性能极端特异,能在超低温下保持极佳绝缘性且性质稳定,短期内根本无法替代。
一旦库存耗尽,整个军垦城乃至部分战士新能源集团重点项目的能源供应都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导致研究停滞。
“理由呢?他们疯了吗?违约金可是天价!”杨革勇吼道。
“对方宁愿支付天价违约金!”
亦菲语气凝重,“我们初步判断,这绝非商业行为。背后很可能有非商业力量的干预和施压,是针对我们整个产业链的精准打击。而且,他们似乎算准了我们的库存和替代品研发进度,时间卡得非常致命。”
叶雨泽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立刻联想到了非洲的局面。索盟的崛起,希望草技术的推广,必然触动了某些老牌势力的奶酪。
他们无法在非洲正面击垮叶柔,就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兄弟公司的软肋进行攻击,试图釜底抽薪。军垦城的新能源产业,正是兄弟公司乃至整个后方支撑体系的动力核心之一。
“我们库存还能撑多久?替代研发呢?”叶雨泽迅速追问。
“全力保障核心项目的前提下,最多三个月!替代材料‘昆仑玉髓’的实验室合成虽然成功了,但距离规模化、稳定化工业生产还有至少半年的技术壁垒需要攻克,成本也高得吓人。”亦菲回答。
“三个月……”叶雨泽沉吟片刻,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好,我知道了。我和你杨叔马上回去。”
“通知所有相关技术负责人,准备开会。另外,启动一切备用渠道,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可能的替代货源或者二手库存,哪怕只有一点点,也能为我们争取时间。”
“明白,爸,你们尽快!”
挂断电话,餐厅里的气氛瞬间凝重起来。麻辣香锅的香气似乎都淡了几分。
“妈的!玩阴的是吧?”杨革勇一拍桌子,碗筷都跳了一下,“肯定是那帮见不得咱们好的龟孙子!正面刚不过,就耍这种手段!”
李明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他虽然不完全了解细节,但也明白这绝对是关系到集团命脉的大事。
叶雨泽站起身,眼神冷静得可怕:“老杨,发火没用。这是战争,商业和科技战争。人家出招了,我们接着就是。回军垦城!”
他又看向李明:“李明,农场和这边的事情你先多费心。尤其是希望草相关的研究和数据,不能停。非洲那边也需要持续支持。”
“叶总放心,我一定尽全力!”李明立刻保证。
叶雨泽和杨革勇几乎是立刻动身,私人飞机直飞国内。
一路上,两人都在通过卫星电话与军垦城、非洲以及欧洲的一些隐秘信息渠道保持沟通,试图拼凑出更完整的图景。
情况比想象的更糟。克洛诺斯集团的态度极其强硬,完全拒绝谈判。欧洲某些官方层面也流露出暧昧的态度,暗示这是“企业的自主商业行为”。
同时,军垦城的技术团队反馈,“昆仑玉髓”的工业化量产遇到了几个关键的技术瓶颈,涉及复杂的纳米级晶格控制和超纯材料制备,短时间内突破的希望渺茫。
对手这一刀,又准又狠。
飞机降落在军垦城机场时,已是深夜。亦菲亲自来接,还有王丽娜等战士新能源公司的一帮人。脸上都带着深深的愧疚……
若不是她们解决不了,也不会轮到亦菲这个一把手操心。
“爸,杨叔,情况不太好。技术团队还在连夜攻关,但进展缓慢。全球范围内的搜寻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批量替代品,零星的那点库存杯水车薪。”亦菲汇报着最新情况。
“带我们去实验室。”叶雨泽没有任何寒暄,直接下令。
军垦城新能源核心实验室,灯火通明。巨大的“昆仑玉髓”合成装置如同复杂的金属巨兽矗立着,屏幕上翻滚着密密麻麻的数据和模拟曲线。
以倪老为首的技术团队个个眉头紧锁。王楠楠和她的团队都在忙碌着。
“叶总,杨总,”倪老看到他们,连忙走过来,指着屏幕上一处复杂的分子模拟图。
“卡在这里了。我们无法在大型反应器中稳定控制晶体生长的取向和缺陷密度,批次良品率极低,而且性能波动很大,达不到‘冰川之心’的稳定标准。”
叶雨泽虽然不是材料学专家,但他有着顶尖工程师的直觉和对技术的深刻理解。他盯着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数据和结构图,沉默不语。
杨革勇看得一头雾水,急得直搓手:“倪老,你就说,还要啥?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设备买设备!砸锅卖铁也得搞出来!”
谢教授苦笑:“杨总,这不是钱和设备的问题,是基础科学和工艺突破的问题,需要时间…”
“我们最缺的就是时间。”亦菲轻声道。
实验室里一片沉寂,只有设备运行的微弱嗡鸣声。
突然,叶雨泽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问了一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完全复制‘冰川之心’?”
所有人都是一愣。
王楠楠迟疑道:“因为…因为超导储能线圈的设计就是基于‘冰川之心’的材料参数啊。改变材料,就意味着要重新设计整个线圈甚至部分系统,那工程量更大…”
“如果有一种材料,它不需要完全达到‘冰川之心’的所有参数,但能在某些关键指标上满足要求,甚至通过新的结构设计来弥补其不足呢?”
叶雨泽缓缓道,他的思维再次跳出了常规的框架,“或者说,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思路,不要总想着‘替代’,而是想着‘超越’或者‘绕过’?”
他走到一块白板前,拿起笔:“我记得,早期超导研究有很多不同的技术路径。‘冰川之心’代表的低温超导绝缘材料是一条路,但高温超导材料呢?虽然也需要特殊的绝缘和冷却,但要求或许不同?”
“还有,我们是不是过于执着于单一大型储能装置了?能否设计分布式、模块化的小型储能单元,降低对单一材料极高性能的依赖?”
叶雨泽的话像一道闪电,劈开了实验室里凝滞的空气!
倪老猛地一拍脑袋:“对啊!我们钻牛角尖了!总想着怎么仿制‘冰川之心’,怎么在别人的赛道上追上别人,为什么不想着换条赛道?”
“高温超导近年来确实有进展!虽然整体系统可能更复杂,但绝缘材料的选择或许会宽裕一些!而且模块化设计……对!分散风险,甚至可以结合我们最新的智能电网技术进行优化调度!”
倪老对于这些本来是个外行,他一个搞芯片的,对于材料本来一无所知。
不过如今的军垦研究所是个大杂烩,王楠楠的研发团队也隶属研究所,所以他也不得不开始研究。
一席话让整个技术团队仿佛被注入了强心剂,立刻围绕叶雨泽提出的新思路激烈讨论起来。新的模拟计算开始,不同的材料数据库被重新调取、筛选、比对。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19909/31176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