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第338章 晋国公

因而,老朱也只是对蓝玉以罚俸作为惩戒了事。

最让陈恪没想到的是,老朱这次竟给他封了晋国公。

拿个国公可并非容易之事。

李善长等人,作为大明的开国功臣,不也才拿个了国公吗?

刘伯温随时半路归附过来,但所做贡献也不少,他不才封了个伯爵吗?

陈恪他做了这么多,他倒从没奢求过国公的,他只想着能把侯爵安安稳稳一直当下去就不错了。

李德喜宣过旨意,陈恪依旧有些不太确信。

李德喜笑了笑,道:“恭喜了晋国公,准备一下去谢恩吧?”

谢恩当然是肯定,这也是一种诚意。

很快,陈恪进了宫。

才见到老朱,还未等他说什么呢,老朱便抬了抬手,道:“行了,别说那么多废话,你做了这些于我大明倒也算有些功绩,往后咱需要什么你也知道,别给咱食言就行。”

陈恪对大明将来的发展蓝图已经定下,如何实现还需努力才行。

“秋收也都开始了,咱计划暂时开通与金山的互贸,让他们的牛羊皮毛可运送进来,也让他们吃些我们的粮。”

互贸严格来讲其实是个好事,之所以禁止那都是出于政治考量。

“是,这倒是可行,但也要严加管理,避免不法商人把我们的粮食大批量往过去运送,能够互贸,所运东西只需他们冬天够用就行了。”

施恩也得循序渐进,一下给的太多,只会让他们得寸进尺。

“如何平其他部落之事,你多上些心,明年开春,势必要拿下捕鱼儿海,辽东一日不安,大明将一日永无宁日。”

虽说他做了这么事情也当得起老朱封他这个国公了,但既刚拿了老朱这个国公就当做些事情的。

对老朱的吩咐,陈恪倒也没推辞。

说着老朱问道:“你说咱要迁都如何?”

能掌天下的政权,很少会把都城定在南方的。

“甚好啊,早就应该迁,倒不是说应天不好,只是都城在应天,对北方控制不足,水路也方便,倒也不必担心粮食运送不过去。”

陈恪赞成,老朱又问道:“你觉得该往哪里去迁?”

当年,朱棣迁都北平,一方面是因要北平是他老巢,他回北平才能更好控制朝政。

另一方面,北平的确是有做都城的必然性。

“北平。”陈恪吐出了两个字。

对于这个结果,老朱有些吃惊。

陈恪继续解释,道:“河东、汴梁、洛阳、长安乃是四个最适合做都城之地,河东地势高,可以控制西北,但天气比较冷,汴梁连着黄河、淮水,不过无险可守,洛阳有山有水,但山不险,水不雄,长安虽为最合适建都城之错,但长安的水不好用。

因长安千百年来的繁荣,人口激增过甚,隋文帝因汉长安城的饮用水变咸,还在长安城的东南方向重新营建都城,唐中宗时期,更甚,街道和百姓家中的井水又咸又苦,在北宋年间,长安城内甚至有一大半的井水都是咸的。

若迁都过去,人口肯定要增加,这种的情况会越来越严重的。”

这些问题可并非陈恪的空穴来风,那都是有据可查的。

“北平紧邻北元,可控制北元,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有都城抵挡着北元铁骑,百姓何有不放心?”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20372/6897436_2.html

本站地址:guangyinzhiwai.com
最新小说: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兰芳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