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宋镇北楼 > 第九十九章:与士大夫共天下

第九十九章:与士大夫共天下

“我?”潘意惊恐万分的指着自己的鞋拔子脸,好半响不知道该怎么回怼过去。

只怪说话的人是赵木槿,若是换了个旁人,只怕此时已经‘身首异处’,潘公子如是想道。

沉默了一会儿,潘意癞蛤蟆一样更上了云弈三人。

他讨好似的对李清照说道:“李姑娘,还记得上个月跟你提过的那件事情吗?”

李清照摇了摇头,紧跟着云弈的脚步,对他可谓是避之不及。

潘意也不气馁,嘿嘿说道:“我跟你说过的啊,你还说让我看着办,这不,我干脆印刷了五千册。”

说着,他从身后的小厮手里接过一本青皮书册。

云弈好奇的回过头来,李清照见状,急忙解释了事情的缘由。

原来潘意为了讨好她,特意将她的所有诗词收集起来,还自费印刷成册,至于是拿来盈利,还是自己收藏,那就不得而知了,李清照也没想到他真的会印刷出来。

潘意得意的看了一眼云弈,笑着说道:“怎么样,这诗集不错印得如何?”

云弈接过,认真的翻看了几页,频频点头:“嗯,不错,很不错,这本能送给我吗?”

潘意难得大气一回,哈哈笑着说道:“算你还有点眼光,送你一本又如何,哈哈哈!”

云弈大概翻了翻,发现其中不少都是断句,但能够写入其中的,想来都是李清照所出。

更甚至,其中还有不少隐喻朝廷用人不当的诗句。

云弈看向一旁的李清照,小丫头朝他俏皮的吐了吐香舌,小声撒娇道:“他们对师公太坏了,我看不过去嘛。”

云弈苦笑一声,感叹还好不是在清朝,不然李清照估计得被下文字狱不可。

同时,也不得不感叹北宋对读书人的‘放纵’。

一句‘与士大夫共天下’让文人有了绝对的话语自由和人身自由。

后世的人主张人的权利,要求享自由、做自己。

但其实也仅仅是提倡而已,因为越是得不到,就会越去在意和呼吁,比如某漂亮国。

相比较,古代人要享受权利要更难,比如中亚和欧洲的百姓,他们长期处于农奴的地位无法自拔,在自家门口钓个鱼,还要请示一下庄主老爷

这一点,同时期的大宋朝就很给力,比如,出版自由和言论自由。

大宋朝的印刷术迅速发展,只要你有钱,随时可以出版自己的书籍。

商人还发行了报纸,专门报道朝中事情,而且朝廷不会出来审查你,也不会因书籍逮捕你入狱,更不会在全社会掀起“文字狱”。

此外,宋朝人还享有广泛的结社自由。

你们一帮人,只要不拿起武器,朝廷保证让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从不加以干涉。

这点从各个节日的诗会词会就能看出一二,当然也包括一些蹴鞠社的团体活动。

可惜,水浒好汉没几个识字的,最终都被收拾掉,就是因为拿刀拿枪。

宋朝皇帝对读书人特别信任和优待,纵然有防范,但是比起对武将的厌恶要好太多。

因为宋朝皇帝认为读书人干再出格的事情,能怎么样?

好色、好贪、好权……那都不是事儿,可武将一出格,那就是领兵作乱,要皇帝的命。

宋太祖赵匡胤还专门在宫内立下誓牌,告诫后世皇帝:“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

因此,有宋一代,皇帝基本就没有杀戮过士大夫。

并且文官受到处分,也不过是贬官而已,放到明清两朝,估计苏轼出不了京城就得嗝屁。

尊重读书人的效果是明显的,虽然国家的武力值因此大打折扣,但是士大夫所表现出来的责任感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空前绝后的。

陆游的“位卑不敢忘忧国”,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士大夫责任意识的真实写照,更遑论,还有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21165/5683484_2.html

本站地址:guangyinzhiwai.com
最新小说: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兰芳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