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全球大唐 > 第8章 背景和关系

第8章 背景和关系

唐朝的勋爵制度,如果没有特殊功勋,每世袭一代就至少降低一等,有的几代之后就没有勋爵封号。

唐宗室是个庞大家族,有很多旁支已经被边缘化,跟一般平民差不多。

到了李林甫这一辈,李家的封号就没有了。但是因为门荫,有做官资格,所以李林甫还是能做官。

不过他也是从基层一点一点干起来的。因为聪明能干,又善于钻营,所以步步高升。

从千牛直长,到太子中允、太子谕德、国子司业、御史中丞、刑部侍郎、吏部侍郎,到门下省的黄门侍郎。

今年初,李林甫又被拜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加银青光禄大夫,跟中书令张九龄,侍中裴耀卿一样,都是宰相。

不过目前的秉笔宰相还是张九龄,在宰相中,李林甫还排在裴耀卿等真宰相之后。

所谓真宰相,指的是三省的长官,包括中书省的中书令,门下省的侍中,尚书省的左右仆射。

唐代六部的排序,是武则天定下来的。按照重要性,依次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李林甫作为排位第三的礼部尚书,能够跻身宰相之列,已经是破格提拔。

李林甫能从基层爬到宰相高位,并不是仅仅靠运气和投机钻营,而是确有过人之处。

首先他是宗室出身,在政治上可靠,对大唐忠诚。

这一点跟杨国忠迥然不同。

排斥异己也好,擅权专制也好,任用番将也好,李林甫固然是为自己打算,但是他从来没想过出卖大唐。

杨国忠则不然。

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和富贵,他甚至置大唐的根本利益于不顾,激反安禄山。同时却对安禄山反叛之后可能造成的后果不采取任何准备,放任事态发生。为了保住自己,又不惜逼哥舒翰放弃潼关天险出战。

其次,李林甫资历丰富。

从千牛卫的军界,到太子的少阳宫、国子学的学界、御史台的监察界、刑部的司法界、吏部的人事界,直到门下省,干的都是实职的职事官,政绩都不错。

唐代的官员考核制度很严格。

考功的时候,九等中能获得“中上”的评级,就已经是很好的评价。政绩不行,想要升官是比较难的。

当然,忠诚于大唐的能干官员多了,仅仅靠着这些上位,也不是那么容易。

李林甫52岁就能当宰相,一定还有其他原因。

这一点杜位没说,但韦瑜是知道的,那就是靠的背景和关系。

概括起来说,就是三个男人,两个女人,外加一群女人,一群男人。

第一个男人是李林甫的亲舅舅姜皎。

还在李隆基没当皇帝,只是临淄王的时候,姜皎就跟李隆基关系极为亲密。在铲除太平公主的先天政变中,姜皎立下大功。

此后,姜皎封楚国公,任殿中监、宗正卿、太常卿、秘书监,还监修国史,是李隆基的绝对亲信。

在李林甫早期发迹的时候,他舅舅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个男人是原门下省侍中、姜皎的亲家源乾曜。

当初李林甫通过源乾曜的儿子源洁谋取司门郎中的官职。虽然没有成功,但是源乾曜却给他谋取了太子谕德的官位。

第三个男人,是得到宇文融的引荐,担任御史中丞。

御史中丞是御史台的两名副长官之一,正五品上。

唐制,五品以上官员由宰相提名,皇帝任命。六品以下由吏部铨选。

五品以上就是高级官员,越过了五品这个台阶,就在仕途上跨越了一道非常重要的门槛。

至于两个女人和一群女人、一群男人,就是个非常有趣儿的故事了。

韦瑜相信,这个故事就连杜位这个女婿都未必知道。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22110/5411818_2.html

本站地址:guangyinzhiwai.com
最新小说: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兰芳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