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平安科举种田记 > 第四十二章 一家有儿百家求

第四十二章 一家有儿百家求

老太太只是笑呵呵的听着,并不应她,捡些不重要的“嗯嗯啊啊”应付过去,等这人说的没话说了自然就不说了。

而姜家大房这边还好些,他们既不是姜鱼林生身父母,也不是他的爷奶长辈,毕竟是隔了一茬的,不好掺和进二房的家事,倒是好应付些。

“姜大哥,姜大嫂,咱都是生意人,一起做生意这么久了,我家的人品你还不了解吗?您也替我们在二房跟前说说好话。”

同样的话他们夫妇听了不止一回,只管点头答应。

不光是他们大人,孩子们也不好过,两个小姐妹也被宴会请来的小姐们分别央求、贿赂她们俩,让她二人在姜鱼林跟前说好话……

当然,每日跟姜鱼林一同上学的赵平安和姜鱼墨更是被殃及无辜。

到了后来才发现,竟是姜鱼林最为清闲,甭管是媒婆还是谁都没人去打扰他。

虽是全部都推了,但那些人却都不曾死心,有托亲友过来的,酒桌上下套的,还有那疼闺女的愿意多给些田亩房产利诱的……

谁知道那些小姐们在家里是怎么说的,总之为了圆家里女娃的一个梦,他们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

姜二爷和二太太可算是感受了一番什么叫踏破门槛,都说一家有女百家求,他家养个儿子照样百家求。

心理上是满足了,可身子也更乏。姜鱼林毕竟是二房的孩子,父母之命大过天,直接来找二房两口子才更方便,所以他们接待的客人才是最多的。

姜鱼墨赵平安一直在偷着乐,可算叫他抓住他这位品学兼优大哥哥的小辫子了。

赵平安想想前世人关于一见钟情的解读,调侃他道

“一见钟情是见色起意,日久生情是权衡利弊,鱼林哥这是被见色起意了。”

姜鱼林难得开了句玩笑,“说白了两边都不落好呗!你们就是嫉妒。”

赵平安一脸的无奈“你说得对,明明是我拉的琴,风头全被你抢走了,我能不嫉妒吗?”

姜鱼林以为他是认真的,只得安慰他道:“样貌都是天生的,一副皮囊而已”

赵平安挑眉看他:“那你瞧我这皮囊如何?”

姜鱼林看着他的这幅皮囊,半天才憋出两个字。

“尚可”

赵平安斜睨了他一眼,什么叫尚可,这辈子能长成这幅模样他简直不要太知足,瞧这眉毛这眼睛这鼻子这小嘴……

他还特意拿镜子照了照,瞅了半天,不得不承认,确实不如姜鱼林好看,只好气呼呼的甩出一句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姜鱼林“……”他又哪句话惹着这熊孩子了。

不光赵平安,姜鱼墨也哀叹道:“可怜我空有一副臭皮囊!”

“你说的对”

另外两人异口同声,表示非常认同他这话。

姜鱼墨“……”成绩不好没人权哦!

赵平悦刚过了十三周岁的生日,现也有十四了,这几年账册算数姜大太太都一直教着她,故此吴嬷嬷便把她陪嫁的李家庄交给她管理,那庄子近几年收成一直不好,眼瞧着她是没法子了,交给赵平悦也是死马当活马医。

因着这个原因,赵平悦这两天可没闲着,一直想着怎么把庄子的产能给提上来,她可是要养她小丈夫的,不能被一点小挫折就打倒。

经过这两日的研究,她发现问题有两个方面,首先就是出在这土地上。

李家庄的地太贫了,一年不比一年,庄子里又没那么多粪肥。不仅如此,除了种粮食的土地之外,剩下的土地也不适合种些个猪草之类的植被。

粮食用地太耗肥力了,若是再不改良,这地必是要贫死。

另一个问题就是这庄子并不适合养殖禽类,主要体现在粮食不足,草料不足和土地不适上。她本想着种些苎麻,问了才知土壤要求也达不到。

现在她想着就是先养地,养上两年地或许能好些,或是叫他们接些手工艺活儿来做。

想着这些糟心事儿,赵平悦不由得两只胳膊撑在桌子上,捧着脑袋目光呆滞可劲儿的发愁。

赵平安一来就看到他姐这个样子,忙问怎么回事,她便就着这事仔细说了一遍。

“姐,你可有去过李家庄?”

赵平悦摇摇头,说道:“不曾”

“那等我过两日休息陪你过去一趟,不亲眼看看总归是不行。”

赵平悦“……”她弟就这么把她的行程给定下来了?

赵平安觉得账本上记录的远不如自己亲眼看到的实在,吴嬷嬷就只一个人,也会有疏漏的地方。

这是他姐的田庄,哪有自己的田庄自己都没去过的理儿,正好他也过去给瞧瞧有没有什么改进的。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22542/5511026_2.html

本站地址:guangyinzhiwai.com
最新小说: 我带家乡科技致富 老六老师:我淋过雨,你们想撑伞 让你写歌,你吊打国学大师? 我养大的妹妹们,只想把我送监狱 我抢了别人的重生门票 让你算命,你说我算什么东西? 表白失败,那就追她闺蜜 重生就别当舔狗了 重生不当接盘侠,前世老婆她急了 华娱太子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