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第45章 迫降

“来,黄将军,今夜我与兴霸陪你痛饮,就算交个朋友。明日便送你入临湘!”刘瑁端起一碗酒道。

“刘君何意?”黄忠不解。

“主公,这……”甘宁也不解。

“唉!”刘瑁喝了一口酒,叹了一口气道:“我也是刚刚从黄将军麾下的士兵口中得知将军的不易。算了,我也不为难将军了,今日相逢便是缘,干了这杯!”

“主公,黄将军他……”话说一半,听话的很难受好吧,甘宁就是这个情况。

“黄将军在南阳素有声名,虽不是大富大贵,却也颇有家资,一家三口本也其乐融融。天有不测风云,三年前将军家公子身染恶疾,将军不得不变卖家产,四处求医。为救儿子,早已是家徒四壁。最后打听到名医仲景先生在襄阳,便举家迁往襄阳。结果仲景先生被举至长沙任职,将军又不得不带着儿子南下。并在军中谋职,以供儿子用药……”

刘瑁深情并茂,引起了黄忠心底最痛的回忆,他大口的饮尽碗中之酒,双眼已经泛红。

甘宁也听得有一些动容。

父母之于儿女,那种无私的付出,从来都是平凡而伟大。他们不需要别人感动,也不需要别人记住。他们心中的理所应当,就是故事中最最感人的情节。每一个家庭都是一个故事,父母就是故事中的主角。当儿女长大,离家飞翔,故事便进入尾声。然后把故事的主角传递给下一代!

甘宁竟情不自禁地想到自己的母亲。

“别说了!”黄忠似乎并不想对外人提及自己的处境。

“将军,我来找你并不是想要说服你跟随我。目前大汉天下,确实没有人比仲景先生更适合为令郎治病了。故我送你回城,希望你能说服仲景先生与你一家离城而去,某定不追之。这临湘城,某是一定要的!”刘瑁说的很坦诚。

“我……”黄忠面对刘瑁的坦诚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应对,这人怎么不按套路出牌:“我不能保证说服张太守。”

“没关系,我已备好书信,你帮我带给张太守便好!来,饮酒,今夜不谈政事。”刘瑁举杯。

握草,你都说完了还说不谈?

黄忠这顿酒喝到最后竟索然无味,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干啥。满脑子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干嘛?

可就这样让他舍弃刘磐他也做不出来。虽然刘瑁只字未提刘磐,但刘磐对他却有知遇之恩。

一夜过后,刘瑁居然真的把他给送到了临湘城外。甘宁亲自相送,并把他的养由弓还给了他,还把自己的箭囊送给了他。

二人一路并无交流,直到甘宁分别返回时才说了一句:“黄将军保重!期待有朝一日你我能并肩作战,同桌饮酒!”

黄忠拱手回礼,声音已哽咽,仿佛辞别多年老友:“谢过兴霸将军!替我谢过刘都督。”

甘宁挥手,潇洒离去。

黄忠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叫开城门,入城寻张机去了。

黄忠是一个坦荡的人,并没有隐瞒自己失败被俘的事实。并且告诉张机,以城外的兵将的实力,统帅的智谋,刘磐很难抵达临湘城外。劝张机早作打算。

没呆多久,黄忠便回家看儿子去了,那是他的命!

张机没有召杨龄来商议,他自己展开了刘瑁的信:

敬张公仲景:

黄巾乱世,董卓乱朝,今天下群雄并立,二袁居中原,曹公孙起于乱世,我刘氏儿郎却安居一隅。某不才,立光武之志,欲重振汉室河山,欲借长沙为基,俯江东、望中原,还天下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先生志在治病救人扶穷苦,瑁志治国救民扶天下,并无冲突。先生若让瑁进城,可继续为太守,亦可开医馆为民众施医,瑁还可为先生开医学馆,收徒授业,让先生高徒满天下,救治天下百姓。

湘水穿城,吾只需千人截水便可水灌临湘,破城易如反掌。然,洪水过后必有瘟疫,瑁实不忍临湘百姓受难。望公慈悯,你我共福苍生!

汉庲降都督瑁。

————

从天下大事到临湘民生,从刘瑁攻长沙的目的到张机个人的志向,短短几百字表述的非常清晰。

虽然最后一段话威胁的成份很明显,但看起来并不让人厌烦,也没有什么时间限制。

张机一个人在房间里坐了很久很久,他的志向从来都不是当官理政,而定继承祖业,潜心病理草药,救治天下病人。文不能断案,武不能开弓,何苦要在这个位置上浪费时间?

夜幕十分,城楼上灯火通明,城外刘瑁的军队没有进攻,可城楼上的防御却不敢有半分松懈。

张机命人召来黄忠。

黄忠已返家见过家小,儿子没事,心中便长舒一口气。目前他还是张机手下中郎将,不管对刘瑁有多少好感,不管他有多不情愿,都得站在那个位置上去履行职责。

“汉升,你跟我说句实话,我们倒底能不能守住?”

黄忠摇头:“不能!”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24214/6320109.html

本站地址:guangyinzhiwai.com
最新小说: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兰芳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