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华夏幻想录 > 第12章 太平要术

第12章 太平要术

“走,咱们去瞧瞧。”

钱堃一挥手,便兴致勃勃地往溪水的上流走去。

五人约莫走了半个时辰,但见枫林尽处,翠竹连山。麋鹿、野兔奔走溪滩,白鹭、仙鹤纷落竹梢,好一处世外隐居之所。

严虎指着前方,道:“拐过前面的那个弯就能看到了。”

众人加快脚步,在拐弯后,果然见到三间竹屋临溪而筑。

“你们在此等着,我过去瞧瞧就回来。”钱堃吩咐道。

“少主,你小心些,于仙人说过不想再见到你的。”严虎提醒道。

钱堃点头示意知道了,便蹑手蹑脚的向竹屋靠近。

快靠近竹屋时,钱堃发现竹屋外跪着三个人,正是头戴黄巾的张角三兄弟。于是,他只好退回溪边的一块大石头后面,躲了起来。

许久,正屋的门被打开,里面走出一位看似四十多岁的文士。他手上捧着一卷竹简,走到三兄弟面前,叹道:“也罢,如今瘟祸四起,民不聊生,你们既有救世之心,为师便不再阻拦你们。这是《太平清领书》的济世摘要,你们拿去救济天下吧!”

张角恭敬的接过经书,磕头致谢道:“感谢师尊成全!”

于吉扶起张角,告诫道:“如今为师已无术教授给你,只余一言相赠:‘世事无常,权势迷人,磐守道心,方得大道。”

张角闻言,发誓道:“徒儿谨记师尊教诲,他日若违师意,必叫天雷击身,不得好死!”

于吉见张角信誓旦旦,微微颔首后,便转身回绝道:“回去吧,今后别在找我,也别说是我弟子。”

张角深知于吉的硬脾气,知道多说无益,只好含泪跪磕三下,以感谢于吉的教授之恩。随后便带着张宝张梁快步离开。

钱堃见张角三人走远,他也悄悄往回走去。见过了昔日的师傅,他心中已然无憾,何必现身去惹师傅生气呢。

五人返回官道,已是日昳。想在天黑前,赶到会稽城是来不及了。五人只好在离城十多里处的驿亭里,休息一晚,第二天再进城去。

“姐夫,快看那,好漂亮啊!”欧冶若兰在驿亭里东张西望,发现离亭子不远处的一座翠峰下,灯火如龙。

众人也甚是好奇地眺望着,只有黄罗满不在意地说道:“不过是一群文人在那戏耍喝酒而已,我以前经常去,没什么好看的。”

“姐夫,带我去看看嘛!”欧冶若兰撒娇道。

“好好,去看去看。”

钱堃被欧冶若兰拽着,走近观望,只见一盏盏蜡烛沿一条曲折的小溪点亮着,小溪的下游已坐满了儒生打扮的文人。在观上游,一名仆人正在把一盏盏装有酒的酒觞放入溪中,溪水便带着酒觞流向下游。

此时,一名文人正吟道:“宁静致远兮,君子如兰。”

“好!子厚当饮一盏!”众文人叫好一片。

那文人见众人叫好,便伸手从溪中捞起酒觞一饮而尽。

一名文人提出新的话题道:“你们听说了没有,今年的孝廉又换人了?”

“我早知道了,朱儁因为他母病重,无暇出仕,所以改荐常棣山庄的钱堃为今年的孝廉。”

“你是说‘赛孟尝’钱堃?”

“对,就是他,听说他的仁德感天动地,竟使枯兰一夜复生!”

“是的,我听周县丞说,钱堃从小父母双亡,由他人收养。少年的时候,他便在父母的坟茔旁,搭起草庐,以种兰草为生。听说他非常重义轻财,卖兰所得的财物都施舍给了有困难的人。据说有一天,朱儁在他那里订了一株兰草,但那株兰草因为钱堃经常外出去帮助别人,疏于打理就枯萎了。眼看交付的日子将近,他唯有退还订钱,但那些钱早已送给了孤寡老人。无奈之下,他只能祈求上天让兰草复生,你们猜怎么着?第二天,那株兰草居然萌出了新芽。”一名粗鄙的文人绘声绘色地讲述道。

另有几个文士提出疑问道:“你们不觉得奇怪吗?以前怎么从未听过这号人物呢?”

“以前没听过,只是人家低调,若不是朱儁把他推到台面上,或许人家现在还在默默的做着好事呢!”

“我去过常棣山庄,也四下详细的打听了一番,我认为,目前关于他的传言只能信七成。”

“不管这个钱堃是真是假,能在短短一个月内,就名声鹊起,必然不是个简单人物。”

一群文人七嘴八舌的议论着。

“姐夫,他们好像在说你呢!”欧冶若兰兴奋地扯着钱堃的衣袖,大喊道,“你们说的人就是……”

“他”字还未说出口,已被钱堃蒙上嘴巴拽走了。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27535/6397847_2.html

本站地址:guangyinzhiwai.com
最新小说: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兰芳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