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财经雪视角 > 第57章 企业估值

第57章 企业估值

投资就是这样,大方向预测对了,就算是模糊的,也是准确的。

买一个准确的未来并不困难,其实就是套用我们之前讲的六维评价标准选出好的公司,再用pe、peg、和pb衡量一下这些公司是否被低估,低估了就买入,高估了就卖出,非常简单。

难的是什么呢?

难的是我们买入后的耐心与卖出之前的果决。

上雪的经验是,当我买了一支我认为肯定被低估的股票,我买完之后每个季度会算一下它的估值,如果依旧被低估,我就打死不卖,不仅不卖,反而还越跌越买并一直持有。

大盘的话我大概一周看一次,主要是看看有没有什么重大利好让股价持续发酵到达我计算的高估区间,如果到了,我就开始分批卖出。

如何分批我之前也讲过,只要到达高估区间,股价涨10%,就卖出10%,股价再涨10%,就卖出20%,股价再涨10%,就卖出40%,最后如果股价再涨5%,就全部出货。

这样卖如果股价最后还继续涨我也不会特别心疼,毕竟我也尽可能多地吃了些有风险的肉。

当然,上雪这样的操作策略只是一个模糊的建议,大家可以参照这个制定自己的卖出标准,灵活使用,如果说股价一到达高估区间你就觉得风险很大,拿不准,认为再不卖就要被套,你也可以全部卖出,只要保住收益,你怎么高兴怎么来,怎么舒服怎么来,不要贪心,赚到认知以内的钱即可。

毕竟投资这件事,还是要尽量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完成,如果你买了某支股票后觉得很痛苦,每天都在对抗自己的贪婪和恐惧,那说明你还不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你不会估算公司的价值,你对公司的优势依旧不够了解,如果前述这些你都很了解,你买的就是一个接近准确的未来,这时你会气定神闲,逢低加仓,逢高卖出,一切操作如高山流水,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5、从不满仓,让我永远保存实力可抓住下一个出现在面前的机会。

我们的手里永远都握有一定比例的现金是投资的黄金法则,必须要严格遵循。

动不动就空仓和满仓的人大多数都不是搞投资的,他们不过是激动的小韭菜,或者迟早是激动的小韭菜。

以为自己满仓进场收割别人,出来的时候往往大半个身子都被割没了。

为什么我们必须留有一部分现金,因为这部分现金不仅能应对风险,还能平滑我们的心态。

让上雪记忆深刻的就是2020年的美股四次熔断,当时市场上每一天都是坏消息,好像所有估值体系都失灵了,市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

但是上雪在家里磕着瓜子一点都不慌,因为那时候上雪银行账户里还躺着两倍于股票账户的现金。

美股熔断第二次的时候,我两眼冒着绿光,把30%的现金扔了进去,因为我知道这种熔断是市场情绪造成的,跟我看好的那些公司的基本面没多大关系,相反,这些公司还是最可能从疫情中获益的。

两次熔断和持续下跌的股市直接把我看好的几家公司都无情拍进了低估区间,于是乎上雪停住了嗑瓜子的动作,因为千载难逢的买入机会……来了!

有时候我觉得我自己做投资很像钓鱼,可以坐在湖边很长时间都不动,耐心地等一个机会,有时候等到我自己都怀疑人生,即便如此我也不会等不及直接跳到河里抓鱼,因为就我这技术估计倒腾几周都抓不上来一条。

所以尽管等待的时间及其无聊,我依旧坐着没动,真的是一动不动。

说实话,美股的第三次熔断我也没有想到,我以为熔断两次市场应该冷静了,但是没有,你卖我卖大家卖的连环踩踏发生了,很奇怪,这第三次熔断我倒不急了,这非常明显是从恐慌演变成了流动性挤兑。

流动性挤兑一旦发生,短期之内肯定停不下来,上雪象征性地又扔了10%的现金进去,然后第四次熔断果然毫无意外地发生了,于是上雪又扔了20%。

尽管美股发生了四次熔断,核心资产的估值已经挺低了,但上雪依然没有满仓,手里还有40%的现金,这40%的现金上雪用来应对各种不确定性。

后面的故事大家也知道了,美联储疯狂救市,家里的老底都搬出来了,印钞机开足了马力,直到现在2021年9月24日,美联储都像一个医生一样不停在给美国这个病人输血,无休止地输血。

美联储不计代价地疯狂撒钱以及财政政策直接简单粗暴地给居民发钱,美国的经济也因此得以喘息和延续,股市获得了源源不断的流动性,上雪自然也在这一波股市上涨中赚到了应有的收益。

回头想来,我得感谢我当时账户上趴着的那些现金,如果没有它们,我得恐慌成什么样?

毕竟巴菲特活了89岁也就见过1次的事情,我在那短短的两周里连续见了4次,我就算是国内顶级投资家也难保不会打个哆嗦,我甚至可能恐慌到不能判断这是系统性风险还是非系统性风险,是一次短暂的下跌还是直接演变成金融危机……

我那个时候所有的冷静都来源于我银行账户里的现金,是那些现金让我依然保有从容的分析能力,做到有计划地渐进式加仓。

在熔断的时候加仓确实需要极大的勇气,越加我就越觉得,我蛮英雄的,因为我在与市场中的大多数人做对,但投资这件事往往就是大多数人赚不到钱,所以站在大多数人的对立面几乎是一个优秀投资人不得不做的事情。

上雪自认为我远不是优秀的投资人,我只是一个喜欢做投资,恰巧又是金融科班出身的作家。

刚开始做投资的时候,每次我在面对我自己内心的贪婪和恐惧时,我也比较痛苦,为了让我自己不那么痛苦,我学会了持有现金,有了现金,人性的弱点似乎并不是那么难克服。

也正是因为持有现金,我才真正做到了巴菲特说的:“别人恐惧我贪婪。”

彼得·林奇说:“如果你动不动就闻风出逃,就不要碰股票。”

持有现金正好可以帮助我们别逃跑,至少股价下跌后我们第一时间想的不是逃跑,而是加仓!

偷偷告诉你们,有时候上雪甚至希望我买的好公司股票再跌多一点,让我成为它合伙人的成本再低一些,这样后面涨起来的时候我的升值筹码就更多。

只不过有一些好公司,其实股价长期以来一直被高估,搞得我们想加仓都没法入手。

像这类公司加仓时机有两个,需要耐心的等。

第一种机会:市场遇到像新冠疫情这样的黑天鹅事件,股市全面下跌,然后这些好公司成了冤大头被杀了一轮估值,这个时候只要股价进入低估区间就赶紧下手,因为等市场反应过来,这类公司的股价立刻又会反弹回高估区间;

第二种机会:公司传出了一些无关与主营业务的负面新闻。比如某公司某中层潜规则女员工,某公司大老板婚内出轨,或者某公司涉及业务垄断被起诉等等,这些负面新闻往往会调动市场短期情绪,让股价跳水,但其实发生的事件对公司基本面和主营业务影响不大,我们完全可以借机上车。

上雪知道让大家手头上永远都留存有足够的现金非常困难,但这就是投资能赚钱的关键所在,留有后手,才能无惧风雨,因为无惧风雨,才能走得长远。

在投资这条路上,上雪发现其实光是持有现金这一条原则就可以让我们甩开市场上大多数人。

作者在书里也说:“投资就是不断犯小错误、做正确的大决策的重复劳动。”

只有持有现金,才能让我们有机会不断纠正自己的小错误,走向最终确定性的成功。

《中国式价值投资》这本书我们就读完了,这本书是2009年6月出版的,书中使用的案例几乎也都是十年以前的,十年前的国情和公司基本面跟现在还是有些差距,不过一些经典的核心论点没有过时。

《中国式价值投资》其他没过时的干货汇总:

1、其实选择优秀的上市公司并不难,辨别买卖的时点也不难。难的是无惧重仓买进后市场继续下跌,难的是果断卖出而不怕错过市场可能继续上涨的获利机会,难的是持股期间有足够的耐心和定力,难的是战胜人性固有的弱点,难的是坚持做到知行合一。

2、价值投资理论从来没有讲过蓝筹股不问价格什么时候都可以买入并长期持有。

3、慢即快少即多,越不繁越不凡。

4、“听到知更鸟叫的时候,春天已经过去。”——等多数基金经理认为股市的艳阳春来了的时候,股市的春天又即将过去!

5、在价值投资者的眼中,波动绝对不是风险。持续多年为投资人创造价值的美国基金经理布鲁斯·博克维茨曾经说过,只要最终能到达目的地,我并不介意旅途的颠簸。

6、一买即套甚至被深套,可能完全不是投资者买错了股票或错选了时机。有时候可能是市场犯了错,但大多数人都以为错在自己,因而做出错误的买卖决定。而我坚信恐惧过后,经理性分析后所买的便宜股票迟早要涨,所以敢于愈跌愈买。

7、不熟悉的行业绝不投资、了解不透彻的公司绝不投资、高风险的项目绝不投资,这是我的“三不”投资原则。

8、股票的未来价值,才是一切财富的本源,价值投资的公式:好公司+便宜价格=买进。

9、正确的投资并不是买到正在上涨和已经上涨的股票,而是要买将要上涨和可以确保以后能上涨的股票。

10、当人们都在为股市欢呼时,你就得果断卖出,别管它还会不会继续涨;当股票便宜到没人想要的时候,你应该敢于买进,不要管它是否还会再下跌。

看完两本书,大家是不是已经对于价值投资有一个基本的概念了?

既然本书一上来研究的是价值投资,就不能浅尝辄止,我们必须把这种长期的投资风格吃透。

故下一章上雪继续带大家研究价值投资系列的另一本书,书名也很简单粗暴,就叫《一本书看透价值投资》,读完能不能真把价值投资看透上雪也不知道,我们且看且珍惜。

重要提示:文中提及的所有公司仅用于案例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28986/11313471_2.html

本站地址:guangyinzhiwai.com
最新小说: 表白失败,那就追她闺蜜 华娱太子爷! 我带家乡科技致富 重生就别当舔狗了 老六老师:我淋过雨,你们想撑伞 让你写歌,你吊打国学大师? 我养大的妹妹们,只想把我送监狱 重生不当接盘侠,前世老婆她急了 我抢了别人的重生门票 让你算命,你说我算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