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盘点:开局十大名相 > 第二十一章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第二十一章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萧何制定的汉律九章,删除了秦法的苛繁、严酷,使法令更为明简。”

“后又协助高祖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用【自毁其名】的方法,逃避了被杀的危机。”

“在病危之时,他举荐曹参接替自己,保证了汉初政策的连续性。”

“看似平淡的描述,就是萧何的一生!”

“一个政权,从零开始,然后成长为一个地方性政权,然后再成长为一个包揽九州的大一统政权,并最终让这个政权稳定的存在较长时间。”

“这注定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很多人低估了其中的难度。”

“炎夏国历朝历代,唯有汉、明两朝,是真正意义上从头开始的。”

“明朝自不必说,明政权从头开始,到发展为大一统帝国,皇帝是最主要的缔造者和经历者。”

“而汉代则不同,虽然刘邦是皇帝,但事实上汉政权的缔造其实是另外一个人,那就是萧何。”

“高祖刘邦一句【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便将汉政权建立之初的一应事项全部推给了萧何。”

“之后刘邦虽然成为皇帝了,但刘邦还是以战事为主,汉政权的一应治理则依然是以萧何为主。”

“直到刘邦去世,萧何还是汉帝国一人之下的相国,天下大事,一言决之。”

“刘邦的继承者汉惠帝刘盈在萧何临死前向他询问【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

“谁可以取代萧何呢?可以说是没有人!”

“萧何在汉帝国的影响力,确实是无人可及的,也是无人可比的。”

“可是虽然没有人可以取代萧何,但只需要有一个人沿着萧河的路走下去就行。”

“毕竟萧何的长期经营,让这个政权成功的走向了成熟期。”

“所以只要后人不乱来,便都可以顺利的运营下去。”

“曹参是个人才,他懂得这个道理,所以【萧规曹随】,继续稳定着这个帝国。”

“善战者无赫赫之名,赤忠者无夸夸之言。”

“萧何正是这样一个润物无声,无赫赫之名的人物。”

“刘邦受封汉中,出攻关中,与项羽相持五年,萧何一直镇守后方,征兵收粮,保证了刘邦没有馈粮缺兵之虞。”

“他没有参加什么轰轰烈烈的大战,也没有出什么出神入化的奇谋。”

“所作所为,不过是恢复生产,保境安民,选拔人才而已。”

“可也是这样的他,使得他在整个汉朝的建立中处于不可或缺的位置。”

“击杀项羽,定鼎天下之后,高祖论功行封。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

“其他的功臣不服,认为他们东征西战,立下赫赫战功,而萧何只在后方搞后勤,不应该被认为是第一功臣。”

“刘邦以猎人和猎狗作为比喻,认为在狩猎的时候,猎人是用来追寻踪迹指示目标的,猎狗是用来追杀野兽的,认为诸多大将都是只能够追杀走兽的猎犬,只有萧何这样的人,才是指示方向,制定战略的猎人。”

“伟大的周公也称【刘邦百战百败,却屡败屡起,靠的就是萧何为他当宰相,经营关中作他的根据地,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粮有粮。项羽百战百胜,却经不起一败;一败涂地,一败就亡,原因之一是没有萧何这样的宰相。】”

“萧何的一生对高祖可谓俯仰无愧,临死前推荐曹参继任丞相,也使得汉朝更加稳定。”

“萧何封侯,子孙继承爵位。当初高祖封的一百二十多位侯爵,都因为各种原因被削的削,废的废,只有萧何的后人一直屹立不倒。”

“汉朝四百年,王朝都换了两拨,萧何的子孙却一直延绵。”

“这就是萧何,一个立下【万世之功】的丞相。

而后一首诗出现在画面之上。

【汉祖肇炎图,三杰咸辅翼。】

【功成及酬赏,相国独第一。】

【发踪指示语,谁曰匪其实。】

【焉知英主心,方谨操纵术。】

【勋高疑益深,固异亭长日。】

【守关忠弗念,置卫防百出。】

【堂堂明且审,自计亦无失。】

【护军给饷馈,入秦收图籍。】

【用智既有余,保身岂难必。】

【逊封散宏财,非真召平力。】

【污名起田宅,犹愈受斧锧。】

【终加恭谨辞,贤哉史臣笔。】

旁白声不断诵着诗,无数的画面随着诗不断变化,最后定格在病榻之上。

“三人断尽楚关梁,一诎雄吞十七王。”

“高帝功臣总功狗,汉家无爵赏萧张。”

“功冠群臣,声施后世。”

“十大名相第四位。”

“实至名归!”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29472/6770111_2.html

本站地址:guangyinzhiwai.com
最新小说: 我晒了晒太阳,就超神了 开局帝境宗主,无限合成仙人长老 灵墟,剑棺,瞎剑客 诡异世界,我以肉身镇万物 开挂后,我成了最强驭兽师 天师:反迷信撬我龙虎伏魔殿是吧 长生:从北镇抚司开始修行加点 悟性逆天:我在翰林院创造无敌法 巫师时代:我能解析万物 长生从猎鲸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