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盘点:开局十大名相 > 第四十五章 孔子与孟子

第四十五章 孔子与孟子

孔子离管仲的时代只有一百来年,他也曾经评价过管仲。

孟老夫子自然是对孔子的言论记得十分清楚的。

孟老夫子知道在孔子甚至在大多数人心中,【仁】的标准是非常高的。

所以,孔子很少使用【仁】来评价一个人。

当年孔子评价【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认为【殷有三仁焉。】

而在孔子的言论中,除了以上冒死进谏商纣的三个忠臣:微子、箕子、比干,能得到这个殊荣的就只有管仲了。

孔子的学生子路曾经问了孔子一个问题:【齐桓公杀掉了自己的王位竞争对手公子纠,公子纠的谋士召忽死节了,管仲也是公子纠的谋士,不但不死节,还转脸就辅佐了公子纠的敌人公子小白。这样的人,能说他仁吗?】

孔子当时回答道:【齐桓公成就诸侯霸业、会盟天下,却没有大动干戈、武力征伐,全靠管仲的才能。管仲可以称得上“仁”。】

孔子没有去赞美【为主死节】的召忽,而是对【背主求荣】的管仲大加赞赏,不仅因为管仲有大才,还因为管仲使用和平崛起的策略辅佐齐桓公成就了霸业,没有让百姓受战争之苦。

所以,孔子认为,管仲是【仁】的。

而当时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子贡表示不同意孔子对管仲的评价,还是纠结于管仲背叛公子纠。

孔子给出了进一步的解释:【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匡扶天下,老百姓至今仍然受益。要是没有管仲,华夏早就成了戎狄的殖民地,我们就成了亡国奴。那个没有为天下人做半点贡献而以死尽忠的召忽怎么能跟管仲比?】

孔子对子贡的回答明显比对子路的回答语气更强烈,在大是大非面前,孔子是十分讲【礼】的,甚至为自己学生的迂腐有点生气。

这个时候,对死节的召忽,孔子连名字都不屑一提,而是用了【匹夫匹妇】来代指。

孔子是不赞成【愚忠】的,相反他很不屑。

但是孟老夫子知道这不代表孔子反对忠诚,倡导大家【见利忘义】。

而是孔子认为,在百姓福祉、民族大义面前,其他事情的优先权就会变得低。

还有人问孔子管仲的为人怎么样?

孔子回答说:【管仲这个人当得起仁,伯氏这个贵族做了错事,被管仲就剥夺他三百户的食邑,导致伯氏十分贫困,每天只能吃粗粮。但即使如此,伯氏到死对管仲都没有一句怨言。】

有人曾评价过这件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容易,但罚了一个人,能让这个被罚的人不埋怨自己,这个就不简单了。

这说明管仲在人格上是有深度和高度的,能让被罚的贵族心服口服,是个很有政治智慧的人。

孔子在对管仲的评价上给了极高的赞誉,即使有背叛前主的前科,也不吝用【仁】来赞美。

但是在某些方面孔子却是批评管仲的。

孔子对管仲的批评主要有两条:一个是【不俭】,二是【不知礼】。

管仲聘任的官员都没有兼职,导致官员人数众多,这是【不俭】。

另外,管仲这个人,娶三个姓氏的女子,家里装修的太豪华,甚至有影背墙,在当时这可是天子的规格,这就是【不知礼】。

孔子对管仲平时的生活作风颇有微词,认为管仲【小器】。

从这些问答之中,孟老夫子可以看出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肯定他的功绩,另一方面批评他的个人生活。

孟老夫子虽然观点不同,但他认为这是【和而不同】的表现。

孔子称赞管仲,他轻视管仲,都有各自的道理。

不过他现在更加期待的是管仲他们三个人的奖励。

前面那些人所获得的奖励都十分神奇,让孟老夫子这个见多识广的人也很震惊。

他想知道管仲他们会获得什么神奇的东西。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29472/6994579_2.html

本站地址:guangyinzhiwai.com
最新小说: 天师:反迷信撬我龙虎伏魔殿是吧 长生从猎鲸开始 开局帝境宗主,无限合成仙人长老 巫师时代:我能解析万物 长生:从北镇抚司开始修行加点 悟性逆天:我在翰林院创造无敌法 我晒了晒太阳,就超神了 灵墟,剑棺,瞎剑客 诡异世界,我以肉身镇万物 开挂后,我成了最强驭兽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