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亮剑之后勤部长 > 第五十五章 开荒难

第五十五章 开荒难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西班牙人将土豆带回本国和葡萄牙种植,而后传入意大利和欧洲各地。一开始,欧洲人看不起土豆,对土豆持有相当大的抵触情绪。但是,正是这小小的土豆,对欧洲近代的发展扩张产生了重要作用。

它在欧洲的出现直接导致了欧洲人降低婚龄,因为粮食产量的增加,势必会导致人口大量增加,这又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人口的压力又为欧洲国家向海外扩张提出强烈要求。工业革命的率先成功使欧洲人在近代世界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占尽先机,为他们对外扩张,征服世界提供了物质保证。

在引进土豆的初期,欧洲各国政府为使农民多种土豆,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才使土豆在欧洲扎根。意大利政府利用教会,在弥撒中教人们种土豆。德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用行政命令的手段强迫农民种土豆,违者重罚;他的儿子腓特烈二世更甚,在一七四六年修改法令,立法规定农民把十五分之一的土地用来种土豆。

彼得大帝时期,俄罗斯人引进了第一批土豆,但未能普及。到十九世纪中期,沙皇颁发了一道命令:农民必须大规模种土豆并以土豆为食品,土豆种得好的农民予以奖励。在实施这种强制性政策后,土豆在俄罗斯也安家落户。

欧洲通过强力推行土豆种植终于摆脱了欧洲人对谷物的依赖性,使欧洲居民的饮食顺利完成了从温饱线上挣扎了出来,能有更多的劳动力去前往城市和从事其他行业。比如巴黎的城区发展,巴士底狱原本在巴黎的城外,但到了法国大革命时期,这已经是城内的一处被居民区包裹的建筑了。

但也早就了如今的欧美人经常吃土豆泥,薯条,薯片等土豆类的食品。

另外土动对于中国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虽然在我国的传统粮食产区并未发展起来,但在湘西和云贵等地,土豆的出现让人口爆炸式增长,彻底逆转了当地的人口结构,但土豆传到中国已经是17世纪了,有学者认为如果土豆早一个世纪传入中国的话,可能中南半岛已经被并入明朝了,明朝也不会因为明末的鼠疫和大饥荒而亡。

还有一大神器就是化肥,甚至你也可以将农药算进去,因为化肥的出现直接让粮食产量迅速的增加,土地的好坏不再是限制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而自然届中存在的氮是有限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成为了当时欧洲各国的终点。

1898年,英国物理学家克鲁克斯,最先意识到化肥对人类的重要性,他在布里斯特召开的大英科学协会上发表演说,在列举了大量事实之后警告人们说:“由于人口增加,土地变得狭窄了,长此下去,粮食不足的时代就会到来,解决的办法是必须找到新的氮肥。”

而最先迈出这一步的还是德国人,哈柏成功的研制出了合成氨这项技术,并在之后持续的深化。这也就之后的两次世界大战中让德国的后方保持稳固的重要利器之一,毕竟人首先是要解决吃饭问题的,如果不能满足人民的诉求,即使你是沙皇也要被杨了。

另一方面通过喷施农药,人类大幅降低了病虫威胁,使得农业有了稳产的可能性,农产品产量提高10%以上。通过使用化肥,农作物光合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可以将作物产量潜力充分挖掘,使得高产有了可能。

但是农药对于动物、人类的毒害作用,化肥对于水体的污染,使得农业变得不再环保,成为了地球最大的面源污染源,严重影响了地球生态系统地平衡。可在当时的人们眼中,只要能吃饱饭已经是最大的问题了,谁还会去想污染的事情呢。

英国人曾经一度将伦敦天空上的雾霾当成是工业强盛的象征之一,德国人也曾经为了发展化工产业而不顾当地群众的身体和对环境的污染,毕竟先要发展起来,解决就业,粮食等问题才是关键,至于污染问题可以之后慢慢的解决。

对于叶凡来说,这一切都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现在的他最大的问题就是他怎么获得土豆,虽然自己的仓库内有但也要找一个理由拿出来。正准备出发去发信号呢,副总参谋长的警卫员找了过来,让他去一趟。

得,叶凡感觉这可不是啥好事,但自己身上也没几斤几两肉了,能割还能割掉多少。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29486/6771532_2.html

本站地址:guangyinzhiwai.com
最新小说: 华娱太子爷! 让你写歌,你吊打国学大师? 我养大的妹妹们,只想把我送监狱 重生就别当舔狗了 老六老师:我淋过雨,你们想撑伞 让你算命,你说我算什么东西? 重生不当接盘侠,前世老婆她急了 表白失败,那就追她闺蜜 我带家乡科技致富 我抢了别人的重生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