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第243章 耳熟能详

“快去吧。”

姜舒梅趁着没人,踮起脚尖飞快地亲了口江烨。

“你真好。”

正要离开,又被拽回来,唇上压下柔软的触感,腰也被抱住。

似是只过了几分钟,又像半个世纪那么久。

江烨准备松口,用指尖轻轻滑过红唇边缘,擦去亮晶晶的可疑液体。

“要按时吃饭,爱惜身体,听见没?”

姜舒梅抿着唇,整个人似是晕晕乎乎的。

“好。”

江烨看着姜舒梅小鹿似的背影,笑容加深。

他知道让这个丫头放弃赚钱,其实是一个很不容易的决定。

所以这个任务就交给自己吧。

各自努力,顶峰汇合。

——

三年后。

一个新闻在相关领域引起轰动。

“为了促进高科技、新技术研究成果商品化,推动高科技、新技术产业形成和发展的部署和安排,国家科委召开全国第一次【火炬计划】工作会议,以微电子和计算机、信息、激光、新型材料、生物工程、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机电一体化等技术产品为主要内容。”

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国家给科技研发的一针强心剂,最大限度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建立的计划。

而在申报的项目中,一个名字的重复率极高——

姜舒梅。

三年前,这个名字还只是刚刚崭露头角,甚至被许多人认为是昙花一现。

三年后,在业内却成了耳熟能详的一个名字。

有人说姜舒梅是谈判的心理专家,多次参与国家对外的国际谈判,并且屡屡取得杰出成果。

也有人认为姜舒梅在做生意方面天赋异禀,她好像天生就知道如何提炼出科研成果的商用价值,经手的项目转化率非常高。

而那些和姜舒梅朝夕相处的同事则认为姜舒梅是真正的科研天才。

随着在各种新闻和报道中的频频露面,这个名字也越来越被大众所知道。

人们对她的关注也渐渐从长相挪到了其他方面。

无孔不入的媒体查找出了姜舒梅一路的经历,这个从小没了父亲,又在被压迫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却成了璀璨的明珠,简直就是最为励志的题材。

姜舒梅甚至接到影视公司的询问,是否能将她的经历改编成电影。

如果不是知道姜舒梅能创造出多大的价值,在见过本人后,对方甚至希望姜舒梅能亲自出演自己的角色。

不过最终姜舒梅婉拒了对方的请求。

她还年轻,可不想早早用影视形象将自己定格。

何况作为一个专心科研的人,出名有时候也是一种困扰,姜舒梅明显能感受到周围的警戒增强了很多。

就连她的新家旁也多了一些便衣警察,随时注意情况。

这让姜舒梅猜测自己的脑袋似乎比想象中还要值钱。

虽然想低调,但实力不允许。

姜舒梅越是拒绝采访,媒体人越是抓心挠肺,只能将目光集中在其他地方。

比如传说中几次为旁人不看好的项目提供高额资金支持的未婚夫,以及姜舒梅母亲的四季饭店。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29491/8068373_2.html

本站地址:guangyinzhiwai.com
最新小说: 老六老师:我淋过雨,你们想撑伞 让你算命,你说我算什么东西? 我养大的妹妹们,只想把我送监狱 华娱太子爷! 重生就别当舔狗了 让你写歌,你吊打国学大师? 重生不当接盘侠,前世老婆她急了 我抢了别人的重生门票 表白失败,那就追她闺蜜 我带家乡科技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