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与诸葛孔明的千古爱恋 > 第十九章,回到现代

第十九章,回到现代

诸葛亮经过两年的励精图治,感到国势已得到了恢复。

益州探马飞报说:“蛮王孟获大起蛮兵两万,侵犯蜀国边境进行掠夺。”

为了进一步巩固蜀汉政权,并为进取中原作好充分准备,诸葛亮决定在北伐中原前,先征服南中。

诸葛亮入朝上奏后主:“臣观南蛮不服,实在是国家之大患。臣要亲自率领大军前去征讨。”

诸葛亮率军渡泸水南征讨寇,7月至南中。

今云南、贵州、四川西南地区,古称南中,被认为是“夷、越之地”。夷、越是古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称呼。细分起来,云、贵及川南的少数民族为“南夷”,四川西部的称“西夷”。就族属而言,“西南夷”主要包括两大系统:一是“夷”,即氐羌系,属藏缅语族;一是“越”,即百越系包括濮或僚,属壮侗语族。

南中地区夜郎、滇、邛都等地方的少数民族,以农耕为主,处于越嶲、昆明等地的数民族以畜牧业为主。

由于地处偏远,道路险恶,先秦时期南中地区少数民族很少同汉族交往,因此中原先进的汉族文化对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早在以前诸葛亮就提出了“南抚夷越”的理论。

那时候,刘备既无荆州,也没益州,诸葛亮既不是军师将军,也不是丞相。除了那座草庐之外,一切都还是虚无缥缈。

然而,诸葛亮在那座草庐中所订的全盘战略规划中,却放进了“南抚夷越”这颗重要的棋子。

诸葛亮的理论当然来自历史经验。他了解历史,了解南中的治乱兴衰,了解巴蜀与南中的密切关系。既然要“跨有荆、益”,怎么能忽视南中呢?几年过去了,当年计划中的合理部分早已变成了现实,诸葛亮已经成为刘备遗诏辅政的顾命大臣,他所当政的蜀汉政权,不仅统治着汉中、巴蜀,而且也管辖着南中。

平定南中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隆中对”的战略规划与现实发展有所出入。蜀汉政权只是实现了据有益州,并未保持住跨有荆、益。如果说,南中对跨有荆、益来说具有稳定后院的意义,那么南中对独据益州的蜀汉政权,不但有稳定后院的意义,还有增强蜀国国力,确保它与魏、吴三足鼎立的意义。

平定南中之所以迫切,是因为自从蜀汉建立以来,南中就没有过真正的稳定,而且形势越来越紧迫,越来越复杂。

刘备、诸葛亮在占领益州后,为稳定南中作了很大的努力。他们对派往南中官员的选择是非常谨慎的,生怕由于用人不当,激化了南中与蜀汉的矛盾。

一年后,越嶲郡夷帅高定在郡内发动叛乱,派军围攻新道县即今四川屏山西。多亏犍为太守李严率兵急救,将高定叛军打退。

高定受此打击,气焰略有收敛。诸葛亮为了不使事态扩大,也没有对越嶲大举征讨。

俩年后,正当刘备率军在汉中与曹军鏖战正急时,孙吴左将军、领交趾太守士燮引诱益州郡大姓雍闿等,煽动郡人叛离蜀汉,一时郡内汹汹。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30630/6960737.html

本站地址:guangyinzhiwai.com
最新小说: 表白失败,那就追她闺蜜 华娱太子爷! 重生不当接盘侠,前世老婆她急了 我带家乡科技致富 老六老师:我淋过雨,你们想撑伞 重生就别当舔狗了 我抢了别人的重生门票 让你写歌,你吊打国学大师? 我养大的妹妹们,只想把我送监狱 让你算命,你说我算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