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第113章 冢虎初啸

乱世曹操为奸雄!

治世曹操为忠良!

杨修到底适不适合辅佐曹植,曹植又适不适合继承曹操的志向,其实跟杨修曹植毫无关系,关键在于曹操能走到哪一步。

听完林昊的话,曹操若有所思。

曹操能懂林昊的意思,也更佩服他的深远眼光。

与此同时,

现世凡间【对话古今】节目官网评论区:

“林昊说的是啥意思,我怎么看不懂了?”

“曹操奸诈狠辣,杀过太多的人,甚至还屠城,跟仁义不挂钩吧?”

“这节目,我怎么突然看不懂了?”

“感觉这才是真正的曹操啊!林昊说得对,太真实了。”

“怎么叫‘治世之能臣’?林昊解析的很准确。”

“倘若是在和平年代,曹操或许真的会是一个仁义之人吧?”

“仁义谈不上,但绝对是能臣。”

“就曹贼喜欢别人家老婆的行为,就没得可洗。曹贼之志,传承千秋万载!”

“...”

评论区里的评论达到小高峰。

很多观众听懂林昊的话,自然明白是什么意思。

但有些观众还无法理解,纷纷表示有问题,直言曹操跟仁义根本不挂钩。

其实是这些观众没完全看懂。

林昊说的是曹操有仁义的志向,并没有说曹操做事很仁义。

或者说,

曹操喜好仁义,只是没以仁义来约束自己,顶多是当成心中的一份美好。

曹老板敬重关羽,就是敬重他的意气。

曹老板与刘备青梅煮酒,并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就是敬重刘备的仁德。

其实曹操心知肚明,也想做仁义之人。

可惜!

人活在世上,哪有顺心顺意?

脚在自己身上长着。

在和平年代的人生路途中,走不走,走哪条路,走什么样的路,是由自己决定。

在和平年代的人生路途中,做不做人,做什么样的人,亦是如此。

但要知道这是和平年代。

太多时候,一个人的模样,是由别人、由环境、由局势来决定的。

想走的路不好走,想做人却不好做。

身不由己,无可奈何。

就如同曹操,试问若在和平年代,他又怎会执意做一个枭雄?

只是曹操清楚,乱世总要有枭雄,总要有人自污以救天下。

太平盛世需要由仁义来稳定。

乱世要的是铁血手段!

若是曹操也想刘备那样,秉承仁义做事,就真不知汉末天下要多出来几个自立为帝的人了。

当然,

林昊说的话,并不是在给曹操洗白,而是逐步展现真实。

曹操的行为洗不白。

也无需洗白。

屠过城就是屠过城,有什么需要掩饰的?

但除此之外,林昊想表明的,是曹操并非喜好屠城,也不是为了狠辣而狠辣,其内心深处也藏有对仁德的渴望。

这也是为什么曹操渴望立曹植为嗣子。

不过,

要是真的平心而论,林昊个人更佩服刘备。

因为且不说刘备的仁义道德是不是演出来的,就算真的是演出来的,一个人若将仁义道德演一辈子,那不就是真的仁义么?

做好事很难。

想仁德一辈子更难。

每个人扪心自问,无私奉献的,能有多少?

所以,

林昊个人佩服刘备。

可惜刘备生错了时候,时代没有选择这份仁德。

在做人方面,刘备远胜于曹操。

治天下,曹操令刘备望尘莫及。

这就是曹刘之间的区别。

节目画面里:

杨修拂袖静立,毫不客气地点评,对司马孚的著作直言不讳。

“你所著之《尚书》,其中有一章是伪作。很可惜,有一些工夫白下了。你回去重新写一篇,再回来找我点评吧。”

态度傲慢至极,杨修将竹简还给司马孚。

杨修不给司马孚半点颜面!

就算是刘桢,杨修都对其诗词文采予以评价。尽管稍作打压,至少给了评说。

林昊背出来的诗,杨修虽没点评,但那是不敢点评。

台下文人学子都听得出来,知道是杨修不敢贸然解析。

但现在,

杨修的意思明确,就是瞧不上司马孚的著作。

十足羞辱!

在这么多人的面前受到羞辱,任谁能受得了?

司马孚面色骤变。

除了司马孚,台下的司马懿更是面露怒色,极其不满。

亲弟弟被杨修折辱,司马懿岂能忍得住?

年轻气盛的司马懿还没有那份如同千年王八精的老成持重。

司马孚忍怒,询问道:“杨公子何出此言?”

听语气,司马孚很生气,尽力忍着。

大庭广众之下,身为文人才子,司马孚不能大发脾气,那样反而会更掉身价。

杨修听司马孚反问,忍不住轻蔑冷笑。

摇了摇头后,杨修很不耐烦,开口解释。

“就在去年,儒学大家郑玄宣布,古文《尚书》当众有{咸有一德}以章,是当时人的伪作。”杨修沉声。

司马孚顿时眉头紧蹙。

这个解释,司马孚并不认同。

司马孚面容凝重,立刻反问:“这{咸有一德}作为《尚书》内容已久,岂能听一家之言,就全篇废黜呢?”

听司马孚反问,杨修一脸看傻子似的怪笑。

“难道郑玄错了?”杨修语出惊人。

且不说杨修直接称呼郑玄的名字,身为晚辈对名声显赫的长辈毫无尊重,单说这句反问的话,傲慢之意足以噎死司马孚。

杨修不尊重郑玄,司马孚可不敢。

司马孚没杨修这种狂傲的胆子。

被噎得说不出话,司马孚只能尴尬憨笑,低头承认道:“可能……应该是我错了吧。”

司马孚苦涩低头,拿着自己的竹简,退下高台。

杨修顿时洋洋自得。

必须承认杨修的确有才,但这份狂傲,着实踏过了。

就在台下文人才子们仍回味司马孚与杨修交谈时,年轻气盛的司马懿突然开口,朗声喊出更加惊人的话。

“难道郑玄就不会错吗?”

司马懿声音洪亮。

这一番话,宛若晴天霹雳,震惊众人。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郑玄,【对话古今】节目的观众也有不少不太了解的,但一番比喻即可清楚。

在东汉末年时代,郑玄在儒学、文学界的地位,约等于牛顿在物理学界的地位。

司马懿当场直言,“难道郑玄就不会错吗”?

这无异于有人在全球物理学官网上发表评论,说牛顿的各种定律难道就不会错嘛?

试问此言怎会不惊人?

远处的曹操被声音吸引,目光投射向司马懿。

曹操还没见过司马懿。

当然,曹操也不知晓司马懿的才华,对他完全不了解。

只有林昊清楚。

司马懿是冢虎!

同时,司马懿也将成为华夏历史上,数一数二的无耻之徒。

且不说别的,

光是司马懿屠灭曹爽三族,就没的可洗白。(司马懿的人生经历,作者菌会在或许的司马懿部分详细写)

台下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射向司马懿。

杨修也疑惑地看过去。

杨修没见过司马懿,但是猜到的出来,他是司马孚的哥哥。

司马孚的大哥是司马朗,杨修自然见过,也能认出来。

司马孚在家里排行老三。

用排除法,杨修不难知道,司马懿的身份。

杨修深吸一口气,提高音量喊道:“是谁妄自评论名家大儒,请上台来辩。”

司马懿略显微怒,大步迈上高台,与杨修对视。

台下顿时议论四起。

现在发生的事,冲击性的确太大。

在东汉末年时期,随意实则名声远扬的大儒,影响着实不好。

但曹操却露出笑意。

曹操仿佛最想看到的就是即将发生的事。

杨修固然有才。

但曹操希望有才之人越多越好。

现在突然蹦出来个司马懿,眼看就要跟杨修当面对峙,曹操顿时来了兴致,对司马懿有了初步印象。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30888/9867284_2.html

本站地址:guangyinzhiwai.com
最新小说: 长生:从北镇抚司开始修行加点 开挂后,我成了最强驭兽师 悟性逆天:我在翰林院创造无敌法 天师:反迷信撬我龙虎伏魔殿是吧 长生从猎鲸开始 开局帝境宗主,无限合成仙人长老 诡异世界,我以肉身镇万物 巫师时代:我能解析万物 灵墟,剑棺,瞎剑客 我晒了晒太阳,就超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