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三国之黄巾崛起 > 第九十三章 平原水患 为民救灾

第九十三章 平原水患 为民救灾

“现在准备怎么办?”张淳朝张郃问道。

“本来打算用木桩架桥过去的,但是水流太急,根本下不了桩。目前也无能为力了,只有等水退了再试试。”张郃看着水流,一脸的无奈。

张淳扭头看了看路边,士兵们准备了许多圆木堆在一边,圆木大概都有七八米长。

“试一试,把七八根原木捆在一起,一头削尖!”张淳朝张郃命令道。

张郃不知道张淳要干嘛,但是收到命令只得执行。马上安排士兵把七根原木架好,然后用粗绳捆紧,把一头削尖。

张淳再往木头上淋上火油,点燃之后运起灵气,把木头御到百米高处。然后对准缺口的地方,迅速下坠,直直插入水底,直到木头只有一米左右还在水面的时候停了下来。木桩就稳稳落在了水里!

发现办法有效,张淳又连着打下了七个桩,最后再把圆木钉在木桩上,一座木桥马上就建成了。

“哇!王爷真是神通,如此一来,士兵就可架木桥过去了!”看着水面上整整齐齐的一排木桩,张郃惊讶不已。

“赶快安排吧,莫要误了大事!”张淳打完七八个木桩,觉得灵气用得差不多了,只想找地方休息。

张郃急忙指挥士兵架桥铺路,一直忙到天亮,道路总算是抢通了。

随后经历了十天的紧张安排,洪水终于渐渐退去。而水灾的真正考验现在才来到。

水灾过后,各个安置区里陆续出现了许多伤寒病,幸亏张淳很早就请来了张仲景,根据张仲景的药方,太医院给所有安置区都配发了足够的药剂,有效控制了病情。

但是疫病只是洪灾之后的一个小问题,接着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处理,首先是灾民的家园重建。

张淳在这方面完全没有经验,只能叫来程昱和陈宫,商讨对策。

“如今洪水泛滥,已过数百里地,受灾百姓多达百万之众。光靠朝廷救助,是肯定不够了,你们看看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百姓读过难关?”张淳朝程昱和陈宫问道。

“王爷,民以食为天,我们应该最先解决老百姓吃的问题。如今已过七月,种麦种粟都来不及了。只能让百姓种菜,只要及时补种各种蔬菜,百姓过冬应该不成问题。”陈宫建议道。

“嗯,这一点我会让科技局想办法的,看看有什么东西适合现在播种而且又能在冬天收成。洪水刚退,淤泥干涸之后有许多养分,种东西应该不成问题。”张淳说道。

“受灾期间,有许多兖州难民混入高唐,王爷看是不是把他们驱逐回去?毕竟他们现在可是一大负累啊!”程昱问道。

“既来之则安之,就想办法把他们安置在坤国吧。如果他们要回去我们也不强求,来去自由就行。”

“王爷仁德,百姓一定将此恩情铭记于心!此次灾情没有让百姓流离失所,没有发生卖儿卖女之事,实属天恩浩荡,王爷处置有方。此功此德,万民永记啊!”

“你就不要拍我马屁了,这次灾情处理得好,完全是靠两位调度有方,两位大人辛苦了!”张浑

“王爷过奖了,比起辛劳,我们是在不如王爷。王爷爱民如子,亲历灾区,真是万民敬仰啊!”

“不错,王爷此番救灾,呕心沥血,实在让人佩服。我们二人不敢乱领功劳。”

“哈哈……只要百姓安乐,万民安康,这点苦算什么啊。我们坤国就是以民为本的国家,不这样做,难得百姓爱戴啊!”张淳笑道。

本书首发来自

,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31827/7767484_2.html

本站地址:guangyinzhiwai.com
最新小说: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兰芳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