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一代忽悠宗师沈惟敬 > 第二章:万历钦点

第二章:万历钦点

转身又向吴老板行礼:小婿沈惟敬拜见岳父大人。

吴老板赶忙扶住:沈钦差,使不得,使不得。你如今贵为钦差。。。

沈惟敬又面向吴嫦娥行礼:沈惟敬感谢小姐厚爱。

吴嫦娥轻挑双眸,四目相对,恍如梦中。

令沈惟敬愈发出神。。。

杨知府见此情景,赶紧打圆场:沈钦差,好事已成双,现在还不是卿卿我我的时候,本府为你安排快马随从,你尽快赴京,宋老爷要单独召见你。

沈惟敬:听凭杨老爷差遣,小的即可起身。。。

吴老板携女儿施礼后退出大堂。

大堂外,胖子正躲在石狮墩子后面张望,眼见吴老板父女出来上了马车离开,不一会又见沈惟敬步履匆匆的迈过高高的门槛,他赶忙迎了上去:半仙哥哥,里面啥情况?

沈惟敬看到胖子兄弟,不无意外:胖哥,你来的正好,咱俩不用揣摩金锁家的那封东瀛来信了。你赶紧回家准备准备,明天一早跟我进京,不日我们还要一起去东瀛了。

胖子一脸懵逼。

兵部尚书宋府内宅书房

黄昏时分,已掌灯

宋应昌着便服,坐太师椅上。

沈惟敬快步进来,行大礼:学生沈惟敬拜见恩师宋老爷。

宋应昌:免礼免礼,坐这边说话吧。

沈惟敬再行礼:恩师,大和文化研习所里聆听您的教诲一晃十年,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恩师,奈何我始终不成气候,混迹于市井,有愧于您,所以一直不敢登门叨扰。

宋应昌哈哈大笑:老夫掐指一算,你可正是市井好风光啊,杨知府报告说你号称沈半仙,能在街头巷尾相面问卦看风水10余年而不翻车,足以说明你口才滔滔、左右逢源吧?

沈惟敬:恩师问话,小的不好隐瞒,这些年混迹江湖,应对三教九流,全凭三寸不烂之舌,聊以自保。。。

宋应昌

(本章未完,请翻页)

:很好,很好。你这付三寸不烂之口条,可是要派上大用场了。。。大致情况杨知府已经跟你有所交代吧?

沈惟敬:小的已经略知一二。

宋应昌:其实朝鲜国胜败并不关我大明甚事,只是老夫担心那个叫丰成秀吉的小儿野心太大,不仅仅是在东瀛本土发动战国策略,现在妄想吞并朝鲜不说,还可能有意染指我大明疆土。如果我大明王朝被这东瀛小儿侵犯,老夫这兵部侍郎可就要成为千古罪人啊

沈惟敬:恩师,对付东瀛小儿,不劳您费心,您只管吩咐,学生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忽悠他个昏头转向、天翻地覆慨而慷。

宋应昌:俗话说知彼知己,老夫问问你,可了解丰臣小儿?

沈惟敬:回恩师,这丰臣秀吉年轻时候被人称为“猴子”,是农家子弟,历经无数争斗才爬到关白之位,那些跟随他打天下的功臣旧部都需要分封土地,可是东瀛本岛就这么点大的地儿,怎么能挤得下那么多诸侯?所以,丰臣才急于发动侵略战争来获得更多的土地,只要开打,首当其冲的就是咱们的附庸国朝鲜。

宋应昌频频点头:你分析的有道理。

沈惟敬:此次,丰臣的左膀右臂小西行长领兵十万登陆釜山,那可是丰臣手头近一半的精锐部队,对付李国主简直是杀鸡用上了牛刀,所以在下觉得他们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我听闻天皇甚至要任命丰臣为“大唐关白”,那个意思再明白不过,那是在觊觎我大明疆土。

宋应昌频频点头:确有其事,确有其事。目前东瀛小儿在朝鲜势如破竹、正在气头上。你此去朝鲜国,首要任务就是拖字决,只管想尽办法,拖他3个月,确保这3个月内丰成秀吉和那个小西行长能按兵不动,让朝鲜李国王喘过气来,当然,如果真能直接促成和谈,那更是天大功劳,圣上定会加倍犒赏。

沈惟敬:恩师放心,学生研习过大和文化,知道他们的套路,了解他们的弱点,我定会竭尽全力,不辱使命。

宋应昌:这也是我在圣上面前竭力推荐你的原因。大明这50年来,天下太平、马放南山,朝廷的官员们,思想固化,循规蹈矩,对付那帮东瀛无赖,朝廷一时找不到合适人选,也出不了什么损招阴招。所以老夫寄希望于你啊。你此番出使朝鲜国,不论平地与山尖,不论大道还是羊肠,只要达成目的,尽可以不择手段,朝廷这边一切由老夫给你兜底。

沈惟敬起身深深鞠躬:恩师就如再生父母,学生纵使肝脑涂地,也会不辱使命。

宋应昌对书房外唤了一声:管家。

管家应声入内。

宋应昌:你跟管家下去休息。明天一早随老夫入朝觐见圣上。

沈惟敬鞠躬退出。

万历皇宫太和殿

早朝

宋应昌:启禀圣上,赴朝鲜国特使沈惟敬在殿外候旨。

神宗朱翊钧:宣。

画外音:宣沈惟敬上朝。

沈惟敬战战兢兢进殿,跪拜在地:小民沈惟敬觐见圣上,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神宗朱翊钧:抬头说话。

沈惟敬:是。

神宗朱翊钧:沈惟敬,民间都称呼你是沈半仙。是也不是?

沈惟敬:老百姓随口那么一说,让圣上见笑了。

神宗朱翊钧:那朕且考考你,大明天下什么最大?

沈惟敬抬头仰望圣上,欲言又止。

神宗朱翊钧:你且放宽心回答,不论对否,朕都恕你无罪。

沈惟敬左右环顾,只听的两旁的大臣窃窃私语,大多都说:天下自然是皇上最大,皇上最大。没有开口的大臣也都纷纷附和。

沈惟敬定了定神,清了清嗓门:回圣上,小民以为,天下道理最大。

神宗朱翊钧听完,面露喜色,点了点头:答的好,答的好。高手来自民间啊。朕刚才听到两边的大臣私语,说是天下皇上最大,你们这是在恭维朕,天下无论是谁,都必须要讲道理,不讲道理的人就是行为有失、不守法纪,就连朕也得讲道理,朕再大,也大不过道理。你好个沈半仙啊。

沈惟敬不断叩头:谢圣上亲封小民沈半仙。斗胆恭请圣上为小民提字,小民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神宗朱翊钧正兴致盎然,说了声:笔墨伺候。

太监端上笔墨,神宗现场挥毫,潇洒写出五个字:嘉兴沈半仙。

神宗朱翊钧:诸位大臣,即日起,朕亲封沈惟敬为朝鲜国特使,全权处理东瀛和谈事宜,劳烦宋公负责协调,其他诸位全力配合。退朝

(本章完)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31955/7197490_2.html

本站地址:guangyinzhiwai.com
最新小说: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兰芳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