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一代忽悠宗师沈惟敬 > 第七章:惟敬献策

第七章:惟敬献策

李将军:调遣可不敢说,以后我们俩商量着来啊。

沈惟敬:李将军,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咱这边大战在即,应该让李国主尽快安排好粮草供应,只要手上粮草才能心底不慌啊。

李将军:说得极是。

李如松随即对外招呼:副官。

副官:在。

李如松:你马上去请李国主和他的钱粮官、军需官、指挥官前来商议。

副官:是。

不大一会,朝鲜国王李昖带着钱粮官一行就匆匆赶到。李昖一见到沈惟敬,就像是见到了救世主,当即行了重礼:沈钦差,又劳你辛苦。

沈惟敬回礼。

李昖:李将军,这三位是前线指挥官柳成龙、钱粮官张建国、军需官项志勇。

李如松:李国主,接下来我们会有一连串的行动目的只有一个,替你李昖出头,教训教训这帮小日本。所以你那边要全力配合啊。

李昖:应该的,分内的事情,李将军和沈钦差这都是在为我朝鲜国的事情。有需要用得着我们的地方,尽管开口。

李如松:李国主,从明天开始,需要你随时准备好4万军士的口粮和2万马匹的草料。

李昖转头问:钱粮官,听清楚没?

朝鲜总钱粮官张建国:听明白了,4万军士的口粮和2万马匹的草料。那我斗胆问问,咱大明天军每天需要消耗的口粮是多少?

副官:咱这边每位军士每天需要消耗大米或面食1.5升,战马每天消耗草料和豆饼共3升。

张建国一听这个数字,明显一哆嗦。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昖:尽快筹措军需粮草,不得贻误。你那边可有问题?

张建国噗通一声就直接跪下了:启禀我主,从朝廷掌握的账面上看,是够支持天军至少2个月的粮草,但自小西带队打进来后,库存的粮草该抢的被抢、该烧的被烧,平壤府库存严重不足,平安道东道和宁安道北道,应该还有些库存,肯定够不上天军半个月的消耗。具体数字请容我安排快马统计上报。

沈惟敬:李将军,我看这位钱粮官说的是实情,我们双方都尽力凑凑吧。

沈惟敬边说边贴近李如松,耳语:咱这第一仗不就是去跟小西要粮仓么?

李将军:好好,大战在即,我们需要精诚团结、相互配合。

李昖:万死不辞,万事不辞。

李将军:副官,你负责通知军士,每人准备好3天的粮草,随时做好开拔的准备,绝对注意保密。

副官:是。

李将军:李国主,另外还要劳烦你安排一下,抓紧赶制4000套东瀛官军服,一定要秘密赶制,千万不能走漏风声。

李昖:好,没问题。

军需官项志勇:秉李将军,这个差事,我马上安排。

李如松:除了军服之外,你要尽快落实好相应战船,归柳成龙将军调遣。

李如松转身拍了拍柳成龙的肩膀:柳将军,你是朝鲜国的骄傲,平壤一战虽败犹荣,第一次在朝鲜本岛上重创倭贼。

柳成龙:尊敬的李将军,末将兵败平壤,肚子里正憋了一股子劲儿,您只要能带着我打个翻身仗,哪怕是送了我这条小命,我保管不眨一下眼睛。

李如松:好,要有这样的气概。你的命是属于全朝鲜国人民的,你是李国主亲自任命的前线指挥官,你在,朝鲜就有希望。

柳成龙:末将明白。

李如松:你需要在5天内,将能调动的战船悄无声息的开到海州湾设伏,到时候等我指令,一举歼灭海州港所有东瀛船只,记住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柳成龙: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沈惟敬:柳将军,小西那边的战船容量,估计能运载200人左右,属于中型战船,我们别硬刚。我建议你仿效周瑜火烧赤壁计,多准备小火船,到时候先烧他个乌龟王八蛋再说。

柳成龙:钦差金点子啊,我去准备。

李如松:另外。劳请柳将军把平壤周边能归集的朝鲜义军,全部集中到我的军营附近,到时候统一归我调遣。

柳成龙:禀将军,平壤城及周边待命的义军有3万,撤至平安道退防的有5万。。。

李如松:3万足够。

柳成龙:只是。

李如松:只是什么?

柳成龙:将军,不瞒您说,只是这3万义军,被小西的部队一路追着打,有些怯战了。

李如松:正好,我们都需要一场全胜来提振士气。各位请相信我李某人,我定会带着大家打一场超大规模的翻身仗。

沈惟敬正视着李昖:李国主啊,前面阶段的战争没打好,你别畏惧,也别气馁,更别太软弱。东瀛兵并不可怕,你看我两次孤身探营,他们也都没怎么着我。

李昖不住点头:是,是,是的。

沈惟敬:他东瀛兵杀到咱国家,是有备而来,势必气盛。咱们又安定太久、疏于防范,局部战场和局部战争的输赢没什么可怕的。俗话说得好,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我料定他们气数将尽,蹦跶不了几天了。你们既已忍无可忍,就无需再忍,这帮东瀛鬼子掳走王子、绑架大臣、贱淫我姐妹、奴役我同胞、侵占我国土、掠夺我财富,是时候去要回尊严了。

李昖:沈钦差,听君一席话,惊醒梦中人啊。您的慷慨激昂,令我们汗颜。

沈惟敬:今天,我大明王朝李大将军领军朝鲜,朝鲜义军不仅要做好配合,更要冲锋在前、报仇雪耻。

李昖国王的双拳越握越紧。

柳成龙:报仇雪耻。

李如松:这话,确实提气。有我李某人在这里指挥,有沈钦差在这里出谋划策,有李国主的全力以赴,我们定能不辱使命。

李国主:那我们先回去备战了,告辞。

李如松:副官,替我送送李国主。

副官:是。

一行离开。

李如松:沈钦差,你刚才一席话,惊醒李国主这位梦中人啊。他就是生性太弱,又对东瀛抱有幻想。现在他和他的臣子们都能丢掉幻想,知耻而后勇,未尝不是好事。想想你我,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人,在朝鲜国一见如故,难得啊。

沈惟敬:如果不是这场战争,我还是一介书生。如今在朝鲜与您某事,是您抬爱我啦。

李如松:我此刻感觉自己文思泉涌,我欲赠诗一首,敬请笑纳啊。

沈惟敬:求之不得,求之不得啊。早就听闻李大将军文武兼备,今日有幸得真迹,

李如松沉思良久,提笔:

提兵星夜到江干,为说三韩国未安。

明主日悬旌节报,微臣夜释酒杯欢。

春来杀气心犹壮,此去妖氛骨已寒。

探笑敢言非胜算,梦中常忆跨征鞍。

(本章完)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31955/7210511_2.html

本站地址:guangyinzhiwai.com
最新小说: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兰芳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