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陌上幽兰 > 第二章 雁荡峰高,谁家少年初问道

第二章 雁荡峰高,谁家少年初问道

“呵呵,你小子倒是有心了。对了,此蛇毒性甚烈,你可结合《备急千金药方》,拿此蛇做一番研究。如今天下并不太平,我吴越虽安,毕竟只是东南一隅。中原之地自赵都检点陈桥兵变之后,中兴国祚,为师倒是对此兄弟二人人满怀期待。道儿,你记住,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我汉家江山自唐末乱世,诸国林立,战乱不断,生灵涂炭,百姓苦不堪言,如今也该出一、两位中兴天下之主了。我等修道之人,应心怀慈悲,顺应天道,切不可为一己私利致百姓福祉于不顾,否则便是助纣为虐,违背天道,此为修行之大忌。”

那少年听师父如是说,挠了挠后脑,心说“又来了”,脸上却装出一副恭敬的样子答道:“记住了,师父。。。。。。”那父字故意拖得老长老长。老道看他如此,到也不生气,笑骂道:“你小子,少给为师来这一套。也罢,现在你只要记住为师的话即可,等你将来自会懂得为师一番苦心。”说罢,看着眼前的英俊少年,深深叹了口气。

师徒二人今日上山采药,,眼看日头偏西,药材也采得差不多了,便转身向山下道观走去。那师徒二人,师父便是紫阳观观主——紫阳真人,那少年俗家姓李,自幼在观中长大,因排问字辈,师父赐名道字。

师徒二人下得山来,由后门进入观中,紫阳真人又叮嘱李问道几句,便自向前厅而去,明日是紫阳真人释经日,这几日已有不少居士提前来到观中。李问道则走进后观一侧门,来到一方院落之中。自他记事起,便居住于此,此处也是紫阳真人几位亲传弟子住所。院落所辖范围不算小,分为前后两方,前方较大,屋舍也较多,乃平时几位弟子学习之处,也是李问道和三位师兄的住所,园中广植花草,当中一颗高大的红豆杉,时值五月,橘黄色的小花开满枝头,虽不艳丽,但满树风华,到也好看。院落深处一丛青竹,竹林深处似有一扇柴门,那里是三位师姐的住处。当然,现在只剩两位师姐了,二师姐跟随大师兄早已去了北方,那时李问道还穿着开裆裤。只有三师兄因在观中执事,每日须得来观中。紫阳真人不在观中或是闭关打坐时,便是三师兄指导几个师弟师妹修行、学习。其实,院落平时只有李问道和六师姐问华两人日常居住,其他几位师兄师姐的,只是偶尔来次住宿,他们几位都早已在观外有自己单独的住处。

李问道放置好那蛇,又将今日山上采的草药都分门别类逐一摆放在回廊上,以备明日祥加处理.回身从自己屋里拿出一本发黄的小册子,册子里记载的都是各类毒蛇及其毒性大小依据,以及如何解毒的方法.翻到莽山烙铁头那一页,只看到上头写了蛇名,毒性标注"剧毒",至于如何解毒一栏空着,未予解释.李问道心想,不如明日上山捉一只野兔或者山鼠来试一下毒,此招虽有伤天和,但即以救人解毒为目的,想来三清祖师或是太上老君应该不会太过于生气.

李问道坐在庭院石凳上闭目养神了一会,,又从屋里拿出一把两尺长的短刀,此刀比正常大小的刀短了半尺,是三师兄去年专门为自己打造的,刀型正是市面上常见的制式,在军伍中也是寻常.

李问道手持刀柄,凝神静气,刀未出鞘,先感受其意,然后闭目将思维凝聚成一点,那一点正在刀身之上,天地逐渐沉静下来,仿佛此时除了刀,世间再无一物.突然,手掌一翻,烈阳出鞘,只见白光一闪,冲着前方一丈远处一块练刀石而去,于无声处见惊雷,练刀石上突地就又多出一道浅浅的痕迹出来.天下武功为快不破,一切招式,任你如何诡异花俏,在速度面前全都无用.

“哎,还是蕴气不足,只一招都没有多大气力,战一人尚可,若是与几人同时缠斗,肯定不能持久.”

静下心来,李问道开始盘腿打坐,气蕴丹田

(本章未完,请翻页)

,先是气运周身十八穴两遍,然后再气运三十六穴两遍.此时整个身体才完全沉静下来.想起师父所言:寻常武者,十年苦练,招式纯熟,辅以超强气力,便可征战世间,而真正的武学大家从不追求招式诡异,任你刀法剑式如何灵动多变、神鬼莫测,唯一快,破千招。真正的高手相搏,一招即可定胜负、决生死。若如那说书人所言,各凭所学招式你来我往缠斗半日,力气全部耗尽,那最终胜者接下来如何自保?怕是七岁孩童亦可将其所伤。

想到这里,李问道记得师父曾给自己留有一问:如何做到快?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天下最快者,莫过于人的意念,也就是人的思维、意识。但是,如何让手中刀剑随意识及时而动,却是个大问题,也是真正武学大家毕生追求却难以完美做到的。李问道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小屁孩,好像现在并不需要过于追求于此。

末了,李问道还是又把紫阳刀法认认真真地耍了几遍,而后拿出一把短剑,练习了几遍三清剑法。这些是基础,三师兄平时督导的很是严厉。想到三师兄,不由得又想起了几乎没有什么印像的大师兄曹问彬和二师姐宋问闺,据师父说他二人其实原本就是北方人氏,还都是大家族的。

李问道摇了摇脑袋,扯远了,看来我的心性还是不够沉静。

晚钟悠悠,李问道起身向前院饭堂走去。半路遇到了玄阳师叔的弟子莫问峰,两人年龄相仿,平常很是说得来。玄阳师叔教弟子棋道,这莫问峰棋艺相当了得,李问道与他对弈,就从没赢过。还有一位师姑玄清,教弟子曲道,李问道小时候就是她带着长大的,李问道与她最是亲近。李问道喜欢古琴曲《春江花月夜》,有空就会跑去玄清师姑那里请教一二,甚至赖着不走。三位师尊所教的弟子属于紫阳观亲传弟子,将来都是有大运气的。当然,武道与医道是所有亲传弟子必学内容。我道家,盛世时,弟子不出世,不与世人挣长短;乱世,则下山斩妖除魔,匡扶正道,为芸芸众生挣出一个朗朗乾坤,这便是道家的大道。还有几位师叔师姑在观外教授俗家弟子文武之道、明伦经文,医、武、曲也会适当涉猎,有点像是私塾,这些俗家弟子将来学成之后,自会下山教化一方。

道家有语:得大道,受长生。什么是道?如何修道?李问道的理解,凡人的肉身终是有限,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一出生便在不停运转,途中某个部分若是出了问题,医家是为 病,需要修复,医家便运营而生。有使用,有运转,破旧,磨损,修复,终有一天会出现无法修复的情况,生命机体终会停下,肉身不可能永远年轻,永不衰老,大不了衰老的缓慢一点。所谓长生,并非肉体的永恒。所谓道,老子在《道德经》中已有阐述,世间万物自然而然,万物以其自然本源的状态生存于世、和谐共生便是道。千百年来,道家追求的就是自然而然,道法自然。道家也不反对人类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努力做出的抗争与改变,包括万物自身的进化与变异,甚至妖化,道家认为,这都算是自然的一部分。

吃过晚饭,李问道拒绝了莫问峰一起去后山莲花峰的要求。出道观后门,径直前行,转个弯进入一片峰谷,便是莲花峰的范围,那里是观中尊长和亲传大弟子们静修的场所。青山掩映,溪流淙淙,在茂密的植被从中偶尔会飞出一角雕梁,或者画栋。李问道的几位师兄、师姐在那都有自己的居所。懿德居也在其中,那里是一些世俗中受人尊敬的大家来紫阳观时的住所。

明日是李问道的师父紫阳真人释经日,一些大家早几日便以前来,他们都居住在哪里。莫问峰这小屁孩估计是找某个大家的弟子去对弈去了,毕竟平日里老是那几个对手,实在无聊的很。

李问道懒得去,他今晚还有功课要做,药王孙思邈的《备急千金方》他还要接着学习。此书内容繁杂,可谓博大精深。内容包括医学伦理学、本草、制药等医学总论,以及妇人方、少儿方、七窍病、风毒脚气、诸风、伤寒方、脏腑病方、消渴、淋闭、尿血、水肿、疔肿痈疽、痣漏、解毒并杂治、备急、食治、养性、平脉、明堂、孔穴等,载方五千三百首。书中所载医论医方,教系统地总结和反映了先秦至唐初约一千一百多年中医药的医学成就。

李问道现在只是初学,远远谈不上深究。按师父所说,乘着年轻,记性好,把要背的先给背了。学医,离不开实践,李问道也有几次跟着师父或者师兄师姐下山给人治病,也顶多算是去跟着去瞧个热闹而已。

初夏的雁荡,凉风袭袭。窗外,南国风月温柔如水;窗内,灯下少年不负韶华。少年偶尔抬头,望向窗外,也许,隔着几千几万里;也许仅隔着咫尺,会有一双明媚的目瞳正与少年的目光相遇吗?

(本章完)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32543/7313835_2.html

本站地址:guangyinzhiwai.com
最新小说: 重生不当接盘侠,前世老婆她急了 让你写歌,你吊打国学大师? 老六老师:我淋过雨,你们想撑伞 重生就别当舔狗了 表白失败,那就追她闺蜜 我带家乡科技致富 我养大的妹妹们,只想把我送监狱 华娱太子爷! 让你算命,你说我算什么东西? 我抢了别人的重生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