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商周封神演义 > 八十三回:定光仙献落魂幡 鸿钧祖赐毒龙丸

八十三回:定光仙献落魂幡 鸿钧祖赐毒龙丸

通天教主见阐教弟子竟以自家仙剑屠戮教下门人,不由怒气填胸,按捺不住,大喝道:“长耳定光仙,快将落魂幡展动开来!”

定光仙在阵中,见四位教主各有法器宝光护体,又见妙乐天尊、十二上仙俱有璎珞、光华罩体,委实令人钦仰羡慕。他万念杂呈,将落魂幡收起,借遁光退出万仙阵。

正是:根深原是西方客,躲在芦篷献宝幡。

话说通天教主连叫了数声,却不见定光仙上前,登时中心大怒,又见一干教众功力不济,棋输一着,处处相形见绌,甚为勉强。不禁心中愧服,把平日骄矜之念,为之一收。当下决心趁空遁走,返回深山修炼,卧薪尝胆,等日后再寻机报仇。

四位教主洞察隐微,已知其意,将通天教主困了个风雨不透。只见空中或天象桥、或混元珠、或加持神杵、或般若波罗蜜多念珠,通天教主虽然厉害,到底双拳难敌四手,仓猝之际,心神一分,一个疏忽,被元始天尊的混元珠,击中肩头,此宝乃元始天尊数千年炼就的稀世奇珍异宝,只把教主打得摇几摇,几乎落下夔牛。

通天教主此时已成强弩之末,见左右人孤势薄,料定寡不敌众,长啸一声,将夔牛顶门一拍,四下立时霞光四射,顷刻之间,早将身形遁出万仙阵,返回遥天空际的蓬莱仙山之上。

四位教主见他逃遁而去,也不追赶。众仙家破了万仙阵,鸣动金钟,击响玉磬,全都返回芦篷之内。

太上老君对众弟子言道:“今日你等灾劫已满,元神凝固,日后各有造化。”正言之际,忽见杨戬报来:“外面有截教门人定光仙求见二位教主!”太上老君命定光仙谒见,只见定光仙唯唯近前,跪倒参拜。

元始天尊问道:“你是截教门人,来此为何?”长耳定光仙言道:“二位师伯在上,弟子有罪,恩师在紫芝崖祭炼落魂幡,上书四位教主、姜子牙的名讳,命弟子执定,趁五位不备,暗中施展。只因弟子见师伯正气浩然,实乃玄门正宗,又见恩师偏听偏信,徒造杀业,弟子不忍加害几位的性命,又恐恩师怪罪,故此投奔在芦蓬之下。”

元始天尊言道:“奇哉!你身投截教,却心向正宗,委实根器深厚。”太上老君对定光仙言道:“你可落魂幡取来。”定光仙取出一个葫芦,口中念咒,将盖一开,飞出一面小幡,见风即长成丈许。幡头无风招展,上面画着许多符篆,四围凝聚无数毒火邪焰。

太上老君对西方二位教主言道:“此宝原是老师旧物,赠与师弟镇压东方妖魔,不想他如此歹毒,欲借此宝将你我元神炼散!”定光仙将宝幡捧在手中,正要上前献宝,忽见头顶三四丈处,凭空出现青白一圈光环,从环中冒起一阵黄烟,烟中裹着一只丈许大手,往下一抓,便似水里捞鱼一般,将那落魂幡抄住,遂即迎风招展,立时愁云惨雾,隐隐笼罩在四位圣人与姜子牙的头顶。

便听四外怪声大作,时如孩啼,时如鬼啸,时如虫鸣,时如鸟语,时远时近,入耳异常清脆。四位教主俱是淡然自若,姜子牙虽修道多年,久经诸多险难,听了这种怪声,也不觉心旌摇摇,连忙潜心默虑,镇慑元神。

少时,五个有头无身的魔鬼,出没隐现在愁云惨雾之中,狞形恶态,獠牙森森,形势甚是猛恶慓悍。只见五个魔鬼悬浮在教主、姜子牙五人头顶,口中喷出碧焰,四外青烟索绕,夹着千寻魔火,怒潮一般,将五人团团包围。

这东西名为罗睺,是天魔最厉害的一种,乃修道人第一克星,本身是历劫千年的厉鬼幻化,比起黄河阵中的天魔,只有过之无不及。姜子牙仅四十年道行,立感本身纯阳之气被封,全身奇冷难熬,只得将杏黄旗展开,大蓬魔火往上一围,当时被金花消灭。

四位教主每人盘膝打坐,周身放出数丈金光宝气,四外魔火尽管飞舞腾涌,声势猛烈,却被这金光宝气全部荡开,无法近身。五个罗睺在金光中由浓而淡,晃眼化为乌有。

太上老君对着头顶光环喝道:“师弟,除子牙一人,我等俱是不死之身,你尚有何能为,尽管使出便是!”言还未落,那光环疾升到半空,精芒猛射,晃眼暴长亿万倍,那环中的大手也随之暴长,捏了个五岳真形诀,往下一扬,从环中倏地落下一座仙山,大约万亩,发出大片风雷之声,缓缓往下压来。

太上老君见通天教主竟将蓬莱仙山遁入如意九宫环中,凌空压下,深知此举猛恶已极,那仙山可长成亿万亩大小,把整个世界全都毁去,山河齐返洪荒,宇宙重归鸿蒙,威力之大不可思议,仙凡所无法阻挡。

太上老君虽有无限法力,却也不敢怠慢,以免造成亘古未有的无边浩劫。连忙祭起太极图,放出万丈金色,眼看半截山体已有落在太极图中,却依旧暴长加大,自行分裂,无穷无尽,一时间难以全部没入。

四位教主见势,正要取至宝相抵,忽见空中倏

(本章未完,请翻页)

地奇亮,耀目难睁,待敛去光华时,空中的蓬莱仙山,瞬时不见了踪影。

众门人看得心驰神往,长耳定光仙跪倒在地,诺诺连声道:“老师动了嗔念,定难容弟子,还望四位圣人大发鸿恩,将弟子收列门墙,搭救弟子于水火!”接引道人言道:“你与我西方有缘,贫道有一偈,你且听着:

极乐之乡客,西方妙术神。莲花为父母,九品立吾身。池边分七宝,常临功德园。波罗花开后,遍地长金珍。谈讲三乘法,舍利腹中存。有缘生此地,久后幸沙门。

元始天尊言道:“他自此去旧从新,弃邪归正,异日大罗金仙有望。”定光仙闻言当即拜接引道人为师,日后乃释伽座下第十三位尊者因揭陀,五代梁朝时化作布袋和尚转世,度世救人,显示过许多奇迹。

再说通天教主,被四位教主破了万仙阵,教中三千门人,有的应劫封神,有的被西方教主度入西方,也有的就此心灰意冷,隐遁而去,不闻外事。

通天教主借夔牛遁回蓬莱仙山,见身侧不过二三百名散仙,门下亲传弟子,只有无当圣母、金箍仙马遂、太白长眉仙三人全身而退。

通天教主对弟子言道:“想贫道亲传二十一位弟子,如今只留下你们三人,三千教众仅存不过十之一二!”言罢坐在碧游床之上,少憩片刻,暗道:“今日失利,全在长耳定光仙,将我的至宝落魂幡盗去,使我功亏一篑,着实可恨!”

此念一起,再无法自抑,当下以如意九宫环施展万里传真环中缩影之法,在大千世界中搜索定光仙的身影。不多时,就见定光仙跪在芦蓬之内,手捧落魂幡作呈献之状。

教主登时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将元神化成大手透过九宫环抓去,将落魂幡一把夺过,立时迎风展开,却不料放出的罗睺,被四位教主的护体金光炼散,不由怒火上头,骂道:“今番失利,有何颜面执掌碧游宫大教,不如一不做,二不休,使这个世界重返鸿蒙罢!”当下将整个仙山遁入九宫环中,要引起旷古浩劫。

正在此时,忽见九重天外射下金光祥霞,仙云遍地,瑞霭飘空,照得大千世界齐幻霞辉。从天际降下一位老道人,在一幢亮若银月的白光之下,凌空而立。老道人身材矮小,又瘦又干,身着一件极清洁的葛黄道袍,手执一根竹杖,头梳道髻,横插玉簪,眼皮微抬,精光射出数尺。

只见老道人将左手微微一扬,五根瘦长指爪上,顿时发出五道银白光华,宛如长虹电射,由相隔数百丈的高空中飞落而下,投入玉环中,将蓬莱仙山整个罩定。那仙山逐渐缩小,缩成拳头般大,老道人虚空一抓,再将手掌张开,掌心已托着一座通体晶莹、金霞环绕的翠绿仙山。只听老道人口中作偈曰:

“高卧九重云,蒲团了道真。天地玄黄外,吾当掌教尊。盘古生太极,两仪四象循。一道传三友,二教阐截分。玄门都领秀,一气化鸿钧。”

通天教主见师尊来至,慌忙上前迎接,倒身下拜道:“弟子愿老师圣寿无疆!不知老师驾临,未曾远接,还望老师恕罪。”鸿钧老祖言道:“你既与他们二人立下封神榜,又为何食言反悔,两番设摆恶阵,以致生灵涂炭,教中修道人多数遭劫!”

通天教主言道:“启禀老师,二位师兄联手欺辱我教,纵容门下弟子污蔑于我,全然不念同堂手足之情,还望老师主持公道!”鸿钧老祖言道:“一派胡言,事已至此,你尚不自责,还要指责他人,情殊可恶!一切都因你好胜之心而起,你三人早是与天同寿的混元一气大罗金仙,历万劫不坏不灭之体,却因些许小事,互生嗔念,险些引发滔天大祸、亘古不遇的浩劫。为师已两千年不履尘世,我若不来,你三人相互报复,何日方休?不久,你三人同归离恨天太虚幻境,主持天地乾坤,若是彼此心存芥蒂,如何堪任三教宗主领袖,受万世景仰?”

当下对无当圣母、金箍仙、太白长眉仙三人言道:“你三人经此阵之后,已躲过神仙末劫,率领门下弟子各归洞府,自养天真,以免耽误参修正果!”

无当圣母等闻言,怎敢违背,跪拜而散。此后无当圣母大兴黄莲教,于唐、宋之际甚为盛行,世人尊称为治世骊山老母,修成正果金身。又因她乃是女娲转世入道,昔日炼石补天,有德于天下,故被昊天上帝封诰为至圣先天母皇。

金箍仙马遂此后自号黄角大仙,于东汉末年借太平道人张角转劫入世,大兴五斗米教,得道飞升后,被昊天上帝封为正一平气仙师,乃上阙紫府四大天师之首。太白长眉仙则于铁刹山开山布道,五百年后修得正果,被昊天上帝封为西方太白金星。

鸿钧老祖带领通天教主来至芦篷上空,对通天教主言道:“你去叫他二人出来迎接!”通天教主不敢有违师命,心中暗道:“如今有何面目去见他二人?”

且说李靖同韦护在芦篷外值守,忽见半空祥云缭绕,霞光万道,云头之上正是通天教主,身后跟着一个老道人。李靖、韦护见状惊疑万分,却听通天教主向下喝道:“速报与李聃、元始,叫二人出来迎接老爷圣驾!”

李靖不敢怠慢,连忙进芦蓬报道:“通天道人领着一位老道人齐至芦蓬上空,让二位教主出去接驾,弟子不知其中缘故,特来禀报。”太上老君言道:“那老道人乃我三人的老师,想来是为我三人化解仇怨而来。”

当即与元始天尊率领教下门人一同迎接,俯伏在地,向上拜伏道:“不知老师大驾下临,弟子有失远迎,还望恕罪。”鸿钧老祖言道:“只因昊天上帝让群仙称臣,使三教签押封神榜,从而生出种种误会,贫道不忍同宗相互报复,特来劝你等冰释前嫌,各安本分。”

太上老君与元始天尊诺诺道:“谨遵师命。”遂即请鸿钧老祖进芦蓬,与西方二位教主相见。西方二位教主俱执晚辈之礼,鸿钧老祖言道:“不久西方极乐世界要大发异彩,广开善门,届时佛法东渡,普惠世人!”

当下请西方教主一同落座,西方教主言道:“弟子万万不敢!”鸿钧老祖言道:“我与道友并无拘束,他三人乃是我的门下,理当有别。”当下接引道人与准提道人打稽首坐下,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一齐跪在鸿钧老祖面前,二代弟子及众门人侍立两边。

只听鸿钧老祖言道:“混沌初开已历三千年,世间朝代更迭也逾两千年,至今周武国运当兴,商汤气数已尽,三教弟子尽在劫数之中,故此你三人共立‘封神榜’,观仙凡根行浅深,或飞升成仙,或转劫成神。岂料通天弟子轻信门人谗言,挑起无故事端,虽是天数,却也是你妄动嗔念,食言后悔所致。教下弟子应劫最多,罪俱在你一人身上,此非是为师偏向,乃大众公论也。”

接引道人与准提道人闻言,附和道:“老师所言不差。”鸿钧老祖言道:“今日,为师再下九重天,希望你三人冰释前嫌,共同领袖三教。你三人可将教务传于弟子执掌,不久同归离恨天太虚幻境,辅佐万神之首昊天玉皇执掌天地乾坤。”

言罢从竹杖端解下一只小葫芦,言道:“你三人往前来。”三位教主忙上前来,双膝再次跪倒。鸿钧老祖从葫芦中倒出三粒丹药,芳香流溢,光丸闪闪,赐于三人,言道:“你们将此丸吞入腹中,为师有话说。”

三位教主怎敢不从,皆依师命,各服下一粒。鸿钧老祖言道:“此丹名曰毒龙丸,非是延年长生之物,而是古今最毒烈的圣药,乃修道人的克星,且听我道来:

此丹炼就有玄功,因你三人各自攻。若是先将念头改,腹中丹发即时薨。

三位教主闻言无不诺诺连声,鸿钧老祖对通天道人言道:“你回碧游宫去吧。”通天教主不敢违命,驾起彩云虹气返回东海。鸿钧老祖辞别西方二位教主,走出芦蓬,太上老君与元始天尊率领众弟子、门人拜伏道旁相送,鸿钧老祖驾起一片祥云,瑞蔼笼罩,金霞异彩,返回九重天外。

西方教主也告辞离去。元始天尊对门下弟子言道:“你等俱回洞府,封神之前,不许再染尘世,以免延误修炼,封神之后,各成大罗金仙。”

正是:顶上三花重见天,返本归元大罗仙。

太上老君将南极仙翁招到眼前,言道:“我师兄弟将要同往离恨天,你是完劫正果的混元金仙,一向老成持重,跟师弟学道最久,此后教中一切事情,都由你执掌决断。”

南极仙翁悚然一惊,忙言道:“弟子修行远不及大师兄……”太上老君言道:“你大师兄和我一个性子,懒散无为惯了,你不必谦让,执掌我教,但求督责门人、弟子严守教规就是。”

南极仙翁不敢再辞,重新叩拜师伯与老师,收下掌教的符印,众仙纷纷向他道贺。有诗为证:

拄杖悬龙喜笑生,皓髯垂玉胸前拂。童颜欢悦更无忧,壮体雄威多自在。管辖寿夭并祸福,常来世上送千祥。从今执教传大道,万世无疆号长生。

元始天尊对陆压言道:“你乃散仙之中第一人物,历经灾劫危难,终以旁门证果,永享地仙清福,统辖地阙,考量散流,保奏紫府。”陆压谢过天尊,众仙向他祝贺。有诗为证:

身着紫服飘霞光,腰束丝绦放瑞气。头戴纶巾布斗星,足登芒履游五岳。炼婴儿,脱躯壳,逃出生死寿无疆。任逍遥,自在身,甲子周天管不着。蟠桃会上尊首席,地阙之宗享清福。

姜子牙与陆压道贺,陆压将紫金葫芦,托在掌中言道:“我等此去,再见甚难,前途尚有许多凶险,有一件难事,非此宝不可解决,我将此飞刀送与子牙公,以备后用。”

姜子牙闻言感谢不已,心中甚为不安,拜伏在太上老君与元始天尊身前,言道:“弟子姜尚,蒙师尊指示,率兵东进至此,但不知弟子前景如何?”

太上老君言道:“你适才虽躲过一劫,元神终究被罗睺所伤,将来还得遭几次兵解,再次入道,方参上乘道学。我作一偈,你且谨记,日后必然应验。偈曰:

险处又逢险处过,前程不必问如何。诸侯八百堪堪会,只待封神奏凯歌。功勋占鳌封齐吕,平监三载薨镐京。成道尚须三转劫,统领三百六十神。他年修成正果际,御封巡天都御使。

太上老君言罢,与元始天尊各自返回仙山。南极仙翁等来与姜子牙作别,言道:“子牙公,我等与你此一别,再无法相见,你多加保重!”

姜子牙闻言,心下甚为难受,不忍与众师兄弟分离,作诗相送,这正是:临潼关前会万仙,依依回首甚相怜。从今别后何年会?安得相逢诉旧缘。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章完)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32893/10308259_2.html

本站地址:guangyinzhiwai.com
最新小说: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兰芳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