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明永乐 > 第30章:天下之主姓朱!(求收藏,推荐票)

第30章:天下之主姓朱!(求收藏,推荐票)

他们在这边已经能够听到吵杂声,说明张玉和朱能已经发动了夺门之战,惊到了城内的百姓,以至于引起了混乱,才会连王城都能听到喧哗声。

最终,吕阳还是选择带上张昺和谢贵去见朱棣,有点邀功的用意,再来是有张昺和谢贵被带去军营,可以让朱棣更好地安抚军队里面的将校。

说不准到时候朱棣还会让愿意一块起事的将校,每人捅张昺或谢贵一刀、几刀的当投名状呢。

他们要出王城时,朱高炽却是坐着马车过来了。

“二弟,吕先生。”朱高炽坐马车都能坐得气喘吁吁,着实也是个人才。

不过话又说回来,目前没有减震装置,哪怕路况不错,马车的速度太快还是会产生颠簸,乘坐起来真不会舒适到哪去。

吕阳比较纳闷朱高炽不好好安生待着,来这边凑什么热闹。

“你二人要出城?”朱高炽没有等谁回答,自顾自往下说道:“我需往营盘点算物资,同去,同去。”

什么鬼?

这不是才刚起事吗?也就是刚刚逮住张昺和谢贵,北平九门还在争夺之中,即便北平郊外的大军是朱棣的旧部,又有张信配合重新掌握兵权,朱高炽就想着要接收家当啦???

朱高煦“哦”了一声,没有什么反对意见。

这一下让吕阳有点懂了。

在朱标没有英年早逝之前,很敬重朱标这位大哥的朱棣不会想着谋反,应该是朱元璋册立朱允炆为太孙,后面朱允炆一再对藩王展露敌意,才让朱棣开始着手自保。

那个阶段朱棣或许会犹豫到底要不要造反,收拢人手以及经营自己的势力,用于自保或某天造反其实是两不耽误的事情。

吕阳、朱高炽和朱高煦带上几十名士兵出了王城,到北平某处城门之前先派人确认成功夺取城门了没有,得到确认才出了北平城。

“朱允炆乃吕氏所出,随后吕氏得追授,着实牵强。其登位后所作所为,无一事不亡天下,对我等武人乃何趋势?你等可愿再当两宋贼配军!?”

两宋武人的待遇着实一言难尽,便是狄青、岳飞那等名将,何尝得到过天下文人的尊重?拿狄青来说,随随便便一个在东华门唱过名的人都能随意侮辱。

吕阳来到一座军帐外,听到了朱棣的讲话。

时不时拉赵家人的两宋出来鞭尸是朱元璋很喜欢做的事情,现在朱棣再一次强调就很合适。

朱棣提到朱允炆得位不正是朱元璋的“祖训”,也就是确认了“居嫡长者必正储位”这个制度;又提到了武将们最害怕的事情,也就是大明像两宋那样对待武人。

最为要命的是什么?是在建文这一朝,哪怕只是朱允炆登基不到一年的时间,真有在向两宋发展的趋势,怎么可能不让一众武将担忧嘛!

另外,朱允炆并不是朱标的元妃……,也就是开平王常遇春之女常氏所生。他是朱标的续妃吕氏生的。

朱标的嫡长子朱雄英八岁便死了,但常氏其实还有一个儿子朱允熥。

估计是朱元璋看不上朱允熥,才选了朱允炆。

在这件事情上朱元璋其实是违反了自己的“原则”,也就是破坏了“居嫡长者必正储位”的这个制度。

那么在谁都不附合“居嫡长者必正储位”这个制度的实情之后,哪怕是排排站算顺位的顺序,朱元璋的长子、二子、三子都已经死亡之后,轮到朱棣这个老四当皇帝,不行吗?

“愿追随王爷!”

帐内一阵大吼声。

吕阳看了一眼很兴奋的朱高煦,又看向了一脸矜持的朱高炽,琢磨着先让里面的人对朱棣再次效忠,等他们完事了再请见吧。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33102/7743399_2.html

本站地址:guangyinzhiwai.com
最新小说: 华娱太子爷! 我带家乡科技致富 我养大的妹妹们,只想把我送监狱 让你写歌,你吊打国学大师? 老六老师:我淋过雨,你们想撑伞 重生就别当舔狗了 表白失败,那就追她闺蜜 我抢了别人的重生门票 重生不当接盘侠,前世老婆她急了 让你算命,你说我算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