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佛欲阴阳 > 第九章 开始修炼

第九章 开始修炼

半个时辰,于届已在丹田里聚集了大量的阴阳之气,虽然太阳还未完全落下,但此时的于届已经完全吸收不下阴阳之气了,开始在身体中转化为阴阳之力。

“诶!”于届窥探着丹田中的阴阳之气,发现这样一黑一白的,很想地球上的太极图!“如果把太极的运行方式套进阴阳之气转化阴阳之力的过程会怎样?”

思虑至此,于届也不再多想,他是个坚定的实干型精神小伙。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即为太极的阴、阳二仪。“太极”是地球易学的基本概念,中华文明的瑰宝,

地球上的于届对太极很感兴趣,一直认为太极是中国古代哲学等方面的里程碑。也了解一些太极的概念。

太极即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其中的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的状态。

“不对!这个概念有些熟悉,这是……这不正是灵气化万物么?世间混沌未开,突生灵气,渐渐衍化万物生灵。”于届沉思中突发奇想。

太极有许多种定义与解释,一种就是指宇亩最初浑然一体的元气。

唐颖达《周易正义》:“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易纬·乾凿度》认为“有形生于无形”,提出“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四阶段来解释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易有太极”。

以未见气时为太易,气初为太初,形之始为太始,质之始为太素。气形质混然一体而未分离的状态,称之为浑沌。浑沌之物即是古人所说的元气。以元气未分状态为太极,斌以其原始物质的含义。

这种观点在两汉较为普遍,如刘歆:“太极中央元气”;王充引易学家的话说:“元气未分,混沌为一”。郑玄则以“淳合未分之气”解释太极。

细思极恐!于届连忙运转起身体中的阴阳之气,把他们聚集分离成太极图的样式,随后开始运转转化阴阳之力。

突然这幅太极阴阳图在于届的身体里转动了起来,他明显可以感受到身体的阴阳之气逐步丧失,多了一种等量同源的力量在身体内流动,可是丧失的阴阳之气却又在些许时候重新回来充斥全身。

于届再仔细的感受一下身体内外变化,发现太极居然跟一个机器一样运转,把身体里的阴阳之气转化为阴阳之力后,再把因为转换阴阳之力所丧失的阴阳之气自动向外吸收,填补回来。

“神奇!这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就是牛批!”于届看着不需要自己操控运转的太极阴阳装置,不由得衷心感叹。

但这样的运转没有维持过长的时间,因为太阳已经完全落下去了。

按照老头传入于届脑海里的介绍,只有在日出日落时,阴阳之气才是相等的,相称的,在白天中,阳气过重,在黑夜里,阴气过重,阴阳讲究一个平等相称,所以只有这两个时间段是可以修炼的。

而且根据老头传入的记忆讲,世间万物都是有一个相对应的物体,甚至一些概念也是相对的,如光和暗,善与恶,美与丑,正与邪,正像地球的爱因斯坦所言:“世间的一切都是相对的。”

于届看着已经不再吸收阴阳之气的太极图,发现它却没有停下来,依旧不知疲倦的转动着,把身体里的阴阳之气全部转化为阴阳之力。

于届探看一下身体中的阴阳之力,估摸着修为已经达到了练气初期,因为练气初期只是修士的一道门槛,不难跨过,不过那徐令早在一两年前便突破到练气初期,今日于届与他相见,隐隐感觉他好像要突破到练气中期了,二者现在实力自然还比不了,不过毕竟于届这才第一次吸收,而三日后的决斗,至少还有六次吸收阴阳之力机会,凭此击败,五五之数。

这还是没有算上阴阳之力的变数,从《阴阳合欢集》中记载,阴阳之力极其古怪特殊,无境界之分,但同辈之中绝对为翘楚之人,算上这,也能加上一二成的把握。

此刻的只有那太极图留下与安溪儿相和时的阴阳之气,经久不停的转动。

想起安溪儿,于届便又感慨万千,那绝美的容颜,完美的身材,最可惜的是在他们春宵一刻值千金时,于届却只顾着吸收阴阳之气了。

这简直暴遣天物,如果下次再见,于届已是下定决心要好好疼爱疼爱安溪儿。

(本章完)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33827/7764839_2.html

本站地址:guangyinzhiwai.com
最新小说: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