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明好皇帝 > 第三章 刘瑾断案

第三章 刘瑾断案

刘瑾唯唯诺诺低头称是,也不知道他听没听进去。

朱厚照知道历史上的刘瑾害人无数,把全国搞得天怒人怨,但那也是因为原来那个正德皇帝故意放纵缺乏管教所致。现在既然他朱厚照是皇帝了,自然要严加管束,时时教育刘瑾,避免他日后再落得个千刀万剐的下场。

刘瑾这货能够为祸天下整整五年时间,自称“立皇帝”,卖官鬻爵,勒索钱财,把朝廷官员们折腾的灰头土脸。

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刘瑾的从政办事能力是很强的,正德喜好玩乐不管事,但是刘瑾却非常的勤政,他每天都会将身边的狗腿子文官喊到家里,一起参谋处理国事,刘瑾办事的效果怎么样不知道,但是他工作态度却是极好的。

刘瑾的权谋手段不在魏忠贤之下,这样的人用的好,用的对,可以成为自己一大臂助,所以朱厚照并不会因为历史上的刘瑾是个权阉,就一刀切把他弃之不用。

朱厚照将处理完的奏折放到床脚的竹篮里,然后拿起新的一封看了起来。

这一份奏折也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讲的是淮安府海州治下连下了半个月的雨,在偏远的枫树湾村上一位百岁老头出门闲逛,不慎滑倒摔断了腿,海州县令听到消息,赶紧带着礼品过去慰问,然后写一封奏折过来向皇帝报告此事。

朱厚照也是很无奈,在古代人均寿命不过三十岁的时代,百岁老人那就是国宝,见官不拜,就连皇帝都要礼让三分。离世后,内阁还要写份讣告,代表朝廷以示哀悼。

这样的奏折自然用不着考虑太多,让海州县令多关心一下老头的健康,每月记得送一些米面粮油过去体贴照顾就算完了。

接下来处理的奏折都没什么重要的,无非都是官员报告当地气候和农作物生长情况,以及百姓婚丧嫁娶的一些事情,好让皇帝了解全国的动态。

当然少不了各种慰问的奏折,比如请皇上节哀顺变,不要太过伤心,有啥事儿就说一声,臣等必星夜兼程到北京来,云云……

朱厚照虽然说罢朝一个月,但并不意味着真的能当甩手掌柜了,大明朝君主专制的高度集中,以及皇权的唯一性,使得他根本没办法把本职工作交给别人,所以该批的奏折还是要批的。

但朱厚照所看的奏折都是经过内阁和司礼监重重筛选之后,最后才送到乾清宫的。

真正的军国大事,早就被内阁以及司礼监处理了,轮到朱厚照这里自然就只剩下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

朱厚照现在才十四岁,登基才一个月不到,而内阁辅政大臣和司礼监当值太监都是弘治皇帝临死前钦点的监国重臣。朱厚照是这些大臣看着长大的,有什么本事他们最清楚不过,让一个小孩来染指军国大事,国家分分钟就会乱!

但皇帝毕竟是国家的统治者,如果让他无所事事,就有架空皇帝的嫌疑了。

内阁不敢这样做!

所以内阁和司礼监尽挑一些无关紧要的奏折送到乾清宫,至少在形式上让朱厚照参与到了国事的处理当中。

再说,弘治皇帝临死之前,已经帮朱厚照安排好了一切,尤其有司礼监这个皇帝的私人秘书机构在,内阁六部的一举一动都在太监的监视之下,一旦有逆臣想要搞事情,司礼监的大太监就会立即命令东厂或者锦衣卫出动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断然不会让外朝的文官武将威胁到老朱家的皇位。

大明朝政治处处都透着制衡,尤其是内阁和司礼监更是大明朝权力制衡的代表。

所以即便是皇帝不管事,内阁也能很好的处理好国务,而司礼监也会代替皇帝监视内阁。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3586/918204_2.html

本站地址:guangyinzhiwai.com
最新小说: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兰芳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