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明好皇帝 > 第十四章 混乱的财政

第十四章 混乱的财政

因为造钱可以收铸币税,如果朝廷计划的合理,一年收两千万的铸币税不是梦。

铸币税并不是真的从钱里面收税,而是发行货币成本与面值之间的收益。比如一张百元人民币,铸币成本就是一张纸,油墨和电费啥的,加起来也就一块钱的成本,剩下的99元就是铸币税了……

这个铸币税是国家财政最重要的纯利润来源之一!

所以大家都知道为什么美国是世界最有钱的国家了吧!因为全世界的国际贸易主要是以美元作为结算货币。美国可以不要脸的印钞票,然后用美金在全世界买买买,付出的代价就只是纸的成本而已。

实际上美国次贷危机就是这么干的,拼命印钞票,让全世界给美国的金融黑洞填窟窿买单,搞得很多国家也跟着崩溃,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如果是金币、银币怎么收铸币税呢?其实就是朝廷在一枚币值稳定的金币中间加入小部分比例的廉价金属,比如铜,银之类的。

比如在一枚10克的金币里面,其实只有8克的黄金,剩下的两克是铜。但是这枚金币在市场上依然可以当成10克使用,这两克铜就是铸币税,是朝廷铸造金币所赚的利润。

当然如果皇帝没有节操,为了赚钱,在10克的金币里掺入5克的铜,那就会造成金币贬值,通货膨胀,其实就是在造假币了。

当然明朝并不是金本位和银本位的国家,所以市面上流通的银子和金子始终是一坨一坨的,重量、成色、形状都没个固定标准。

但是大明也收铸币税,那就是和民国法币、津巴布韦币并驾齐驱的超级贬值货币大明宝钞!

大明宝钞是明朝政府以粮食为基准,发行的一种信用货币,以恒定的粮食作为等价物,是一种粮本位货币。

也就是说每一贯宝钞都能在市面上兑付到相应数量的粮食,这本来就是个很好的货币。

如果明朝政府能严格以市场上的粮食数量发行宝钞,作为粮本位货币,那么宝钞的币值还是非常稳定的,老百姓也认可。

但是大明朝廷财政混乱,皇帝动不动就没钱。

这一缺钱,日子就过得难受,怎么办?那就印纸钞呗!

反正只要印出来的钱,成本就是一张纸,却可以在市面上兑换各种物资,这太划算了!

至于滥发纸币掠夺社会财富,进而造成通货膨胀的后果,完全不去考虑。

于是大明宝钞泛滥成灾,开始疯狂的贬值,最严重的时候贬了差不多一千倍的程度。

而皇帝也不懂为啥宝钞会越来越不值钱,于是就听信朝廷大臣的忽悠,居然取消了宝钞的粮本位制度,先后用盐税、商税、人头税来作质押发行货币。

最后的结果就是粮食,盐税、商税、宝钞全部崩溃,给大明财政年年巨亏埋下了一个定时炸弹。

到了万历时期,大明宝钞实际上已经失去了货币的功能,沦为了一张废纸。

大明朝廷失去了发行货币的信用,这也就是等于失去了收取铸币税的机会。

没了铸币税,这也是万历之后明朝财政入不敷,最后走向崩溃的重要原因之一。

朱厚照虽然不懂现代经济学知识,但是基本的数学知识还是懂的,所以他稍稍一计算,就发现朝廷的财政混乱无比,各种偷税漏税,税收流失达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

税收取之于民,最后用之于民!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经济欣欣向荣,社会财富慢慢增加。

但是大明每年收上来的两千多万两赋税,基本上都被士绅集团一层层掠夺瓜分的一干二净,贫穷老百姓根本落不到好。

百姓穷,国家就穷,每年的赋税越来越难收,也越来越少。

相应的利益集团却吃的满肚肥油,不断地积蓄资产,垄断了社会上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

大明朝以前的皇帝没学过数学,更没学过经济,天天念着儒家经典,以至于被文官们忽悠了也不知道,国家的税收越来越少,却不知道原因在哪里。

大明朝以前的皇帝不知道,只能任由内阁来忽悠,最后导致财政大权旁落,士绅利益集团控制了整个国家。

但是,现在的朱厚照可不是个好忽悠的!

内阁六部依然用以前对付皇帝的办法来对付朱厚照,却不知道朱厚照有一万种办法反击回去!

毕竟朱厚照前世可是做生意的,虽然只是一家烟酒小超市,但是账还是会算的。

一个会算账的皇帝,就是内阁六部的灾难!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3586/918232_2.html

本站地址:guangyinzhiwai.com
最新小说: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兰芳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