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点点头答道,可以。
在几个族人的左右陪同下,道士和小徒弟来到了祠堂门口,就在那大照壁前,和之前一样,已经为道士准备好了所需的桌子、香炉、蜡烛等物品。
小徒弟将肩上的藤条箱子放下,从里面取出各种法器,一一放在桌子上,当然,道士称这张桌子为“法坛”。一切准备就绪后,小徒弟回身看了看道士,道士点点头,小徒弟便点燃蜡烛,之后焚香,插入香炉中。
小徒弟退至一边,道士便上场了。先是双手合十,作祷告状,片刻,从桌子上取来了“三清铃”,摇了三摇后,口中念念有词,念了一阵子,又取来画符,又在念念有词中,将画符置于火烛上点燃,燃了大半,便随手抛向空中。
如此一套程序,道士做了三次,第三次抛了即将燃尽的画符后,道士盘腿坐在了蒲团之上,双目合上,保持着“五心朝天”的打坐姿态。
祠堂外聚满了人,都要看一看这道士究竟能给出什么样的解释。族长和族中长者本来是在祠堂议事大厅里坐着等待,族人通报说,道长来了。族长便也坐不住了,连同几位年事已高的长者也都一并来到了祠堂外,只为亲眼见证这道士又能作得什么法。
不远处几个顽童追逐打闹,见照壁前人头攒动,便也跑来看热闹。见道士闭着眼睛坐在蒲团上,也许孩童觉得新奇,“怎么这人坐着就睡着了?”
几个孩子走近道士,大概是想看一看,或是戳一戳那道士,看他是真睡着了,还是装神弄鬼。
大人们见小孩子跑来捣乱,便大声呵斥,大人们神情严肃,几个顽童便也不敢太放肆,于是退后,也学着道士模样,坐在了祠堂墙边的青石条上,也是那种“五心朝天”的打坐模样,只是那眼睛却是半睁半闭,因为他们也是要观察的,生怕错过了瞬息万变的新奇场景。
小孩子显然不及道士的耐心,这打坐,并不好玩,不多一会儿,几个顽童便都不再坚持了,不过他们并没有离开,和大人们一样,为的也是要看看这结局如何,看一看这道士究竟如何收场呢?
如何收场?闭着眼睛的道士仍在思考,此刻他已然是在作最后一次的情景推演,他在思索其中是否还有漏洞,或者是瑕疵。反反复复捋了又捋,只觉得很完善了,便又推算一下所谓上天请神的时间。
小徒弟已经从他身边经过了两次,道士虽闭着眼睛,但心里非常清楚,他知道小徒弟已经续了两炷香,这第三炷香怕是也差不多快燃尽了,道士便打了一个激灵,“呜……”的一声,拖了一个很长很长的尾音,之后又打了一个激灵,口中念道:“无上天尊,弟子叨扰了。”之后便又回到了打坐的入静状态。
道士神神叨叨的,他所要营造的场景实际还是很有逻辑性的,他的意思是:我上天了,跑了大半天,问了祖师爷,得到了答复,叩拜了祖师爷,我又回来了,这返回人间还是要走上一程的,故此,他道了一句“无上天尊,弟子叨扰”之后,又憋了一会儿,那意思就是正在返回的路上。
当然,这就是他的表演,至于从天上返回到人间需要多久,那就得看心情了,心里又数了一遍口袋骗了多少银两,数清楚后,这道士便又“呜……”的一声,还是拖了一个很长很长的尾音,之后便睁开眼睛,他没着急站起身,而是做了三次吐纳,然后又用袍袖轻轻擦拭了几下额头,似乎是在擦汗的样子,有没有汗,他心里当然最清楚,如果有的话,那也只可能是冷汗。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3598/92346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