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恩小心翼翼地蹲了下来,尝试和贝蒂沟通。而席勒看了一眼手表说:“检查的时间快到了,这是挂号单。你带她过去吧,我还要去一趟办公室。”
然后他又叮嘱爱莎:“看好她,有什么情况就打电话叫我。”
“放心吧。”爱莎点了点头说。
荣恩看出这是席勒在给他制造和贝蒂相处的机会,于是他非常小心翼翼地伸出了三根手指头,牵住了贝蒂的手说:“走吧,我带你去检查。”
席勒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后,第一个过来敲门的就是布兰德。他笑嘻嘻地走进来,只收获了席勒的一个白眼。
“出版了,这是给你的。”布兰德递过来一本书。席勒瞥了一眼,果然是那本《法拉伊内斯的阴霾》。
他拿过来之后,没有看前面的内容,直接翻到了最后。果不其然,狂笑续写的部分被删了,最后的结局改成了团灭。
“没想到外神在自吹自擂这方面也这么天赋异禀。你们还有资格说人类傲慢?”
“我可从来没说过。”布兰德说。
“你给了康斯坦丁多少稿费?”
“我只是给了他我的电话号码,还有那个偏方三八面体。”布兰德摊开手说。
“你把偏方三八面体给他了?”席勒有些惊讶地看着布兰德说,“你真不怕他搞出个巨大的烂摊子,让你去收拾?”
“看在他写的不错的份上,我可以帮他收拾一次。”
“那你就等着在路西法的家里看到这玩意儿吧。”席勒有些无语地把那本书拿远了一些。
“不至于吧?”布兰德眯起眼睛。
“那你是没领会过康斯坦丁的威力。要是哪天路西法骂骂咧咧地冲进来,我可不会帮你的。”
布兰德笑嘻嘻地来,忧心忡忡地走了。
阿卡姆精神病医院自从搬到新院区之后,基本上可以称得上是整个东海岸规模最大也最专业的精神病医院了。
在哥谭的气候好起来之后,这里也成了最有名的疗养中心。外面的那一大片沙滩上全是晒太阳的人。
席勒的办公室倒还是老样子,毕竟之前已经翻修过一次了。短短几年时间,没必要再修一次。
只不过伴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这里也装上了电脑、打印机和传真机。门外的墙壁上还装了一台显示信息用的电视。
席勒用这里的电脑回复完了最后几封邮件,发现爱莎还没有联系他,他就又登录了房地产网站,开始浏览了起来。
现在仍处于大萧条时期。哥谭最大的金融中心钻石街上每天都有空中飞人,房地产也崩盘得厉害。席勒已经不想去看自己的那座房子现在跌到什么价格了。
不过好消息是,他西区的那座庄园被哈莉给买了下来,变成了少年复仇者的基地,价格相当不错。这让席勒手里又有了一大笔余钱。
大萧条迟早是会结束的,并且伴随着千禧年的到来,经济还能迎来一波腾飞。这个时候搞点投资是最好的。
席勒的投资倾向相当保守,所以哪怕他上辈子来自一个比现在更晚的时代,他也不会拿钱去炒股。毕竟两个世界各方面都有差异,股票走势并不一样。
一些纯金融类型的产品也不太靠谱。现在这行情,往哪里投钱都不如买个房子来得靠谱。
哥谭的地价迟早会涨,而且一定会在21世纪涨到全球最高水平。因为纽约就是这样的。作为纽约的夜晚的哥谭,必然也是如此。
席勒已经有了一座住宅,各方面他都很满意,短时间内不会换。所以他打算在靠中心的地带买一个商铺,最好是上下两层楼的那种。这样他在市中心活动的时候还能有个住处。
至于开个什么店,席勒并没有想好。但最好是安静、没什么客人,不会影响他上班教书下班打牌的生活节奏的店。
这样看来最好就是书店。但是奈何,看扎坦娜和康斯坦丁开的那个书店的情况,就知道开这种店迟早饿死。
浏览房地产页面的过程当中,席勒忽然发现了一个不错的目标。哥谭市市中心,夹在转盘和钻石街的中间的杜桑花大街上,有一幢二层的小楼正在拍卖。
这里原本是一家杂志社,但看起来受到大萧条的影响,已经开不下去了。于是整幢建筑一起出兑。价格虽然高,但因为一年前才翻新装修,性价比倒是也很不错。
最重要的是,装修是非常独特的英式都铎风格。一楼的样刊展厅还有一扇巨大的据说是从英国的庄园运过来的栅格彩色落地窗,在整条街上都显得非常醒目。
其中一张照片极大地吸引了席勒的注意力。在如今阳光明媚的哥谭午后,阳光透过巨大的栅格窗洒在室内深色橡木的地板上,像是微醺的人眼中夕阳下的河流,在室内晕染出一种复古朦胧的氛围。
就在席勒放大照片看细节的时候,他的手机响了。席勒拿起来一看,是戈登打来的电话。
“一个叫荣恩·荣兹的大个子来警局里询问工作的事了。是你之前提到的好手吗?”
“是的,他的经验相当丰富。体格也很强壮,非常适合当外勤小队的队长。我们已经准备录用他了。而且他还向我咨询了买房子之类的事,看来是准备常住了。”
“好的。就按约定,我把猎头费给你转过去了。你记得查收一下。有空来局里打牌。再见。”
!-- 翻页上aD开始 -->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37337/2757807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