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从五斗米道开始 > 第六章 道门的起源

第六章 道门的起源

小道士摇摇头:

“三年!”

“啊?”

“的确是三年,从我九岁时上山拜师,到被师父授以道术,整整过了三年,而且道术艰涩,难以成就,我今年十五岁,修道三年,却还连个驱病符都画不出来……”

小道士毫不留情地击碎了张觉的幻想:

想短时间内修仙学道?做梦去吧,哪家的仙法那么容易教出去!真要那么简单,大汉王朝早就全民修仙了……

眼见张觉神色落寞,小道士又安慰他道:

“不过你不用着急,反正你若要修道,也得先把身体养好,不差这几年的,迟早有机会拜师学道。”

张觉勉强笑了笑,心头却无奈地一叹:

不管要几年,反正张天师今年就不在人世了,自己怎么着都拜不了他。

看来只能退而求其次,趁早做好心理准备,等过了这几年的考察期,再去想办法拜张天师的儿子和徒弟们,再不济,就只能去拜张鲁了……

“好了,不谈那些远的。”

小道士转移了话题:

“既然喝过了符水,那就开始今天的背诵吧!”

说着,他从怀中取出了一本书,这却不是《老子五千言》,而是《老子想尔注》!

“《五千言》你这两个月已经会背了,那往后就换成《想尔注》吧。”

张觉虽然很早就会背《道德经》了,但因为要保持人设的缘故,所以他故意装作不识字,各种拖慢学习进度。

但演戏也不能演得太假,所以就算他已经拖慢了进度,可他《道德经》的背诵进度依然很快,两个月背完五千言,这速度让小道士自惭形秽:

他当年背这个,虽然也没花多长时间,甚至不到两个月,但他出身世家,是有家学基础的。

反观张觉,却几乎是零基础,字都不认识几个,却依旧能两个月背完《五千言》,实在是让人惊叹。

总之,他认为张觉是块读书的料,未来哪怕下山入世,也不会当一辈子贫民,这是汉代知识分子的自信!

小道士开始为张觉介绍新教材:

“《想尔注》不是古时经典,而是天师自行所作的道书,根植于《五千言》,却又融入了天师自己对大道的理解,乃是一卷不逊于古人经文的经典之作。”

“相比于《五千言》,《想尔注》可能没那么高深莫测,但却是我天师道的根本经文之一,学道于天师门下者,不可不学《想尔注》!”

接着,他便逐字逐句地教张觉诵读,每读一段,便要为张觉解释其中道理。

这与教读《五千言》时截然不同,他教《五千言》时,只不过是粗略背诵而已。

而这《想尔注》却是宛如儒家经典的“微言大义”一样,小道士仔细为张觉讲述其中道理,不再是只教背诵。

这让张觉很奇怪,为何小道士对两部经文的态度如此不同呢?

而后学着学着,张觉就越发觉得不对劲儿了:

这《想尔注》所言,虽与《五千言》同源而出,却又与之道理不同,就像是在……曲解原文一样!

《五千言》通篇没有什么说教之辞,可《想尔注》却处处都是说教,并且把“道”给人格化了,认为“道”就是“太上老君”。

人们若想成仙,那就要把“太上老君”作为最高神,并且遵守“太上老君”的训诫,以诫言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名为训诫,实则是“教规”……

张觉悟了:

怪不得后世道家变成了“道教”,原来根子在这儿,是张道陵对道家思想进行了“二创”,这才出现了这个以成仙为宗旨的教派!

……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39087/10715613_2.html

本站地址:guangyinzhiwai.com
最新小说: 道君:我有一座悟道碑 道长别打了,大道都快磨灭了 我在仙幻模拟万界 斩妖:从书法开始升级 山河志异 长生:从葫芦剑诀开始 我的投影都是圣灵根 修仙:我的分身是洪荒巨兽 我有一卷度人经 异仙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