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我有一个宝葫芦! > 第三十二章 实践出真知

第三十二章 实践出真知

也就是说只要张浩家一直留在南福村,哪怕是家里只有一个人的户口留在村里,那么这座自留山的使用权都是张浩家的,上面种的林木同样也可以继承下去。

除非碰到国家用途征收或其他不可抗因素,例如地震、泥石流等把这座山毁了,那自然就没有了,也不可能再分配另外的自留山了。

这些当年村里在分地的时候可是白纸黑字写明的了,所以种下去名贵树苗就算生长周期再久张浩也等得起。

刚挥着锄头刨了没几个树坑,就看到大伯骑着摩托车“突突”地来到鸡场。

张浩连忙放下锄头,迎上去。

“大伯。”

“浩仔,在忙着呢。”张传军停好摩托车,关心的问道:“鸡苗都安置好了?”

“嗯,昨天刚买回来的。”

见张浩正准备打开保温棚的门请自己进去,张传军连忙阻止道:“别开门了,我在窗口瞄两眼就行。”

“我听说小鸡仔最好不要接触太多生人,怕传染人身上的病毒。”

“正规的养殖场听说人进去还要消毒咧。”

作为村支书,张传军还是见过一些世面的。

“好吧!”张浩虽然觉得自家的小鸡应该没那么脆弱,但大伯都这样说了,他也没逞能。

白天保温棚窗口上的布帘都是收起来的,可以让小鸡见见太阳。

张传军就趴在窗口,隔着玻璃观察着张浩买回来的鸡苗。

“这批鸡仔看起来不错啊,精神头挺足的。”

“还行吧,找了个比较靠谱的种苗场买的。”张浩谦虚的说道。

这个也只能拉当初买鸡苗的养殖基地来背锅了。

两人正在鸡棚门口说着话,忽然听到外面的面包“汪汪”叫了几声。

估计是第一次来的人,张浩赶忙出去喝住面包,然后就看到村里的福生叔正从鸡场下方的一条小路走上来。

“福生叔!”张浩打了声招呼。

“嗯,我在山下放牛,听说你在这里养鸡,就顺道上来看看。”

福生叔以前也在村里搞过养殖土鸡,但是运气不好,在出栏的时候恰好碰上禽流感,家底都亏光了,还是靠亲戚朋友和村里人接济才缓过来的。

张传军走出来看到他后,也招呼道:“福生,你也来了。”

“不过你来得正好,浩仔年轻人没养过鸡,毛毛躁躁的,你也算是经历过阵仗的了,正好多指点一下他。”

听见大伯这样说,张浩也不敢怠慢,连忙给福生叔递了一支烟。

他不抽烟,这是专门随身带着招待村里那些吸烟的叔伯。

“对对,福生叔经验丰富,我还要向你多多请教呢。”

张福生接过烟,摇头苦笑道:“我要是真有本事,也不至于养鸡欠下一屁股债没还完了。”

虽然这样说着,但他还是随张浩走进了鸡场。

当隔着玻璃窗看到保温棚内的小鸡后,也是频频点头称赞,直说自己以前养鸡还从没见过这么精神的小鸡仔。

不过看到料盘里残留的饲料后,还是对张浩指点道:“这饲养小鸡,最好勤喂少放,不然这残留的饲料很容易被污染,小鸡吃了肠胃就会不好。”

“还有注意通风,太密闭了也不好,饮水器也要清洗干净……”

“嗯,福生叔,我会注意的。”张浩把福生叔的话一一记在心里。

随后张浩又带着大伯和福生叔到鸡场的其他区域参观了一番。

同时也得到了福生叔不少的经验传授,比如育成鸡棚里到时还要准备一个栖架供大鸡晚上睡觉,果园内还要搭建几个临时雨棚供鸡群避雨,鸡舍前方的空地上最好铺上一层沙子等等。

总之,要不是有福生叔这个过来人提醒,张浩还不知道自己原以为规划得很不错的鸡场,居然还有那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果然,实践才能出真知,光靠看书是不行的!

俗话说不听老人,吃亏在眼前。

对于福生叔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走过的弯路总结出来的很多“金玉良言”,张浩这个养鸡新手当然是都一一谨记在心。

等大伯和福生叔走后,就立即开始整改鸡场,该注意的注意,该改进的改进,该添置的添置。

好在都是一些小活,他一个人就可以搞定,甚至连种树的活都没耽误。

没两天时间,养鸡场周围的空地上都被他种上了紫檀、黄花梨、奇楠等一米多高的树苗。张传平夫妇过来看见后没认出这些都是什么树,还以为儿子是从哪里弄来的绿化树呢,所以也没多问。

而小鸡在保温棚里喂养了两天后,也逐渐适应了外界的环境,一只只活力十足的。

同时棚内的温度也在一点点的降低,等降到与自然温度持平后,差不多就可以放它们到外面活动了。

张浩的养鸡事业也基本算是步入正轨了。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39216/10728340_2.html

本站地址:guangyinzhiwai.com
最新小说: 让你写歌,你吊打国学大师? 表白失败,那就追她闺蜜 重生不当接盘侠,前世老婆她急了 我养大的妹妹们,只想把我送监狱 让你算命,你说我算什么东西? 华娱太子爷! 老六老师:我淋过雨,你们想撑伞 我抢了别人的重生门票 我带家乡科技致富 重生就别当舔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