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我真的没想当皇帝啊 > 第三十五章:朕不同意

第三十五章:朕不同意

“太后还好意思和朕说皇家体统,上皇北狩,朕此前有没有到慈宁宫来求太后去劝劝?”

“好,太后不去,朕去。”

“可是上皇呢,听了吗?”

“五天,御驾亲征。如此荒唐的事,上皇都做得出来,他把大明的皇家体统当回事儿了吗?”

“朕说一句大不敬的话,这大明的皇家体统从土木堡一战后,就全都丢尽了!”

“将皇家体统踩在脚下的不是朕,是在大同、宣府叩关叫门的太上皇!”

“朕何曾求着太后让朕当这个皇帝了?”

孙太后睁大了眼睛,张嘴正要说话。

“若是太后看朕不顺眼,趁早将朕换了,军国大事,太后与衮衮诸公商议就是!”

“大明朝此后,需要太后便不需要皇帝了!”

言罢,朱祁钰再没有一刻停留,抬脚迈出奉天殿。

在他身后,是满脸愕然的群臣。

孙太后被这一番话驳斥的哑口无言,朝臣们也自觉脸上无光,连徐有贞都不声不响退回班列。

正统皇帝带着人出关送人头,这确实没法洗,民间眼下都对这种行为深恶痛绝。

倒是于谦,脸上露出了些许的耐人寻味。

最终,王骥提督十团营的事,还是没有敲定。

原因只有一个,景泰皇帝掀桌子不玩了。

正主走了,奉天殿上也没什么好再议的了,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大家心里都明白,没皇帝什么事都干不成。

无论太后如何决定,无论内阁及群臣是否意见统一,最后没有景泰皇帝的的御批,一切都无法付诸实行。

有没有太后,朝政都可以继续。

没了皇帝,他们一件事也办不成。

太后虽然垂帘听政,文臣们虽然话语一致,但是最终决定权,在于坐在皇位的那个人。

这就是在封建社会里,皇权的绝对权威。

经过少时的沉寂,于谦决定站出来解决如今朝政的乱局,毕竟大敌已经突破紫荆关了。

“启奏太后,臣代理兵部尚书于谦,有本启奏。”

孙太后仍处于震惊,坐在帘后仿若未闻。

“太后,臣于谦有本启奏。”

孙太后轻抚胸口,喃喃道:“讲、讲…”

“臣以为,十团营如今已经熟悉石亨等将领的统带,何况,京师战守之策已定,不容轻易更改。”

于谦继续说道:“轻易换将,触犯兵家大忌,对守城将士的军心是极大打击,于守卫京师不利。”

“臣提议,王骥久经善战,可以提督京营。一则率领南京备操军充实京营编制,二则也可重新整顿京营!”

于谦出来打圆场了。

实际上,也不是什么圆场,这是一个令朱祁钰和文臣们都能满意的折中方案。

文臣还是插手了军政,毕竟那可是京营。

至于朱祁钰,安身立命的十团营也得到保障。

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吏部尚书王直和户部尚书金濂立即出来异口同声的赞同。

“臣等赞同于尚书的提议,以王骥提督京营。”

孙太后叹了口气,只好如此。

至于说朱祁钰,这个办法也没有什么理由再去拒绝。

毕竟现在最要紧的事是守住京师,保住自己的小命,折腾太多万一影响历史结局,就不好了。

这个王骥之所以能起家,正是从朱叫门而起,现在武勋于土木堡一战覆亡,更不是轻易能板正的。

文臣插手军政已深,还是先保住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再说吧。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39822/10866130_2.html

本站地址:guangyinzhiwai.com
最新小说: 兰芳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