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三国:谋圣!孙坚跪求辅佐! > 第一百五十四章:徐州陶谦求援,徐州之战开启!

第一百五十四章:徐州陶谦求援,徐州之战开启!

可随着朝廷逐渐收回权利,逐渐的中央集权后,对世家出手的姿态就逐渐猛烈起来,也摆上了台面。

世家要么乖乖束手就擒,要么只能选择反抗了!

不到黄河心不死,世家大族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了,他们想要暗中反抗,不想要被取代!

荆州刘表本就老迈,后面宠溺后妻蔡氏后,权利更是被妻族分散。

如今荆州其他世家反叛,以至于荆州竟出现了混乱,再加上刘表驰援徐州,兵力分散下,给了世家机会。

荆州刘表这完全就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以至于刘表驰援徐州的力量逐渐消褪下来。

此时正好是冀州之战平定结束,刘辰在冀州稳定战后的州郡,安抚那些百姓们,再次恢复生产建设。

袁术也是急切,知道刘辰下一步就是进攻南下,强势对着徐州发动总动工!

有着徐州陈家等世家里应外合,陶谦已经完全不支了,在这么下去,他别说想要延续陶家的荣光,甚至一家老小都要被袁术率军屠尽。

陶谦直接向朝廷求援,这一次不是什么共同击退袁术的说辞了,而是直接让出了徐州牧的位置!

这也意味着,陶谦终于决定放弃徐州的权利了。

陶谦不放弃不行了,他年纪也老了,儿子又不中用,烂泥扶不上墙,留着徐州也没有用处了。

况且随着袁术进攻,徐州世家的里应外合,徐州5个郡,还在陶谦手中的地盘已经不多了。

既然如此,还不如索性大方让出徐州,让朝廷接手,陶谦也能靠着这份小小的功劳,给后代留一份人情。

此时刘辰正好率军从冀州回归京师,此消息传出之后,天下哗然,军中也是议论纷纷的!

有谋臣觉得,陶谦虽然没有如袁绍袁术兄弟,强势反抗朝廷,

但当初与袁家暧昧不清,墙头草两边倒般两头下注,走到这一步乃是自取灭亡,

还想要为后代谋取政治资本,无异于天方夜谭,应该直接晾着陶谦,班师回朝后,再次进军徐州。

此举也是于情于理,毕竟刘辰率军出征已经一年多,若是选择直接转攻徐州,恐京师会有异议。

可也有谋臣觉得,此时陶谦主动让出徐州,朝廷可以名正言顺进入徐州驰援。

况且若是晾着徐州陶谦,面对陶谦的投效而选择置之不理的话,恐会让那些犹豫不决的人,完全倒向袁术等世家了。

陶谦让出徐州的情分,他们只需要表面上许给他一些好处,让他可以安享晚年,这对于朝廷而言,根本没有太大的损失和支出。

此举也能安人心,同时离间袁术的盟友。

毕竟陶谦当初就是袁术的盟友,可袁术却反过来攻打陶谦,而朝廷却选择接纳当初两头下注的陶谦。

这只要不是愚昧无知的人,都知道该怎么选择了?

届时有袁术军中内应,他们夺下徐州之后,面对长江天险的压力和消耗,也会减弱很多!

至于离京数载没有归期,以刘辰和汉帝的关系,再加上军情紧急,相信朝廷也不会在意这些细枝末节问题的。

军中吵得不可开交,但他们也知道,一切都需要由刘辰定夺!

刘辰深思熟虑后,选择直接转攻徐州!

这也代表着刘辰接受了陶谦请让徐州的请求,也代表着徐州之战落幕后,陶谦的一份功劳!

刘辰给出的理由很简单――

虽然陶谦与世家暧昧不清,两头下注。但当初兖州之战时,出兵想要对袁术下手,以至于陶谦与徐州世家出现嫌隙。

虽然只是因为大势所趋,陶谦的识时务。但此举也是一份功劳,也是对朝廷表忠的证明!

若是此时朝廷坐视不管,恐会让那些驻足观望的人寒心!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

若是继续这么坐山观虎斗,让袁术和陶谦继续交战下去,徐州的百姓怕是要十不存一,十室九空了。

于国家大义,于百姓生民,此时直接出兵徐州,都是利大于弊的!

刘辰一言九鼎,议论的声音戛然而止,转而讨论对徐州如何出兵的问题上了!

这就是刘辰如今的威望!

刘辰去信京师,将前因后果和考量上奏禀报汉帝,汉帝下诏让刘辰自行决定,全权负责徐州之事。

这种信任,倒是让那些想要离间的奸佞无可奈何!

汉帝刘协又不傻,否则原历史也不会想出“衣带诏”脱身了。

如今汉帝与刘辰,已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了。他们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尽快统一大汉,终结战乱。

继而对世家下手!

有着共同的目标,并且没有因为利益问题――也就是刘辰想要篡位出现分歧,那么他们就是最稳固的同盟关系!

京师无碍后,刘辰直接下令豫州的程昱先行!

当初赵云和程昱从广成关南下豫州,而刘辰从虎牢关出兵,赵云后面率骑兵北上,但程昱却留在豫州了。

此时让程昱先一步驰援徐州,避免他们长途跋涉到达徐州后,却发觉袁术已经夺下徐州了。

届时恐会被袁术以逸待劳反击。

青州方面的李典和满宠,也从北上进攻的姿态,转为南下进攻徐州。

安排就绪后,刘辰这才率军渡过黄河南下,进入兖州,转而南下徐州。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 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39961/12088038_2.html

本站地址:guangyinzhiwai.com
最新小说: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兰芳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