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汉丞相 > 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结局

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结局

但是张墨并没有同他们解释过多。

只说了一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张墨最终完成了大汉的一统,但是依旧以丞相之尊掌控着朝廷,各地官员和朝中一些官吏也开始一起上书劝进。

对此,张墨一开始是训斥那些劝进的人。

谁曾想这些人越来越激进,几乎每天都会上书,同时也有一些人跑到刘协的宫殿外,跪着请求刘协退位让贤。

这件事愈演愈烈,开始有动摇国家稳定的趋势。

为此,张墨不得不出面安抚众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大汉的舆论也开始发酵,张墨最终接受了众人的意见,开始准备让刘协禅让。

禅让之后,刘协受封安阳公,允许刘协继续祭祀先祖,同时刘氏的宗庙也不灭。

同时改国号为‘魏’,立甄宓的儿子张量为太子,封甄宓为文皇后。

其余的妃子所生的儿子都封王。

在大魏成立之后,张墨便组建了远洋船队,目的就是去非洲获取番薯和土豆等食物的种子,只要引进非洲的那些粮食,百姓的粮食问题就能解决了。

为此,张墨耗费了五年时间,派人不断的寻觅,最终找到了非洲之地,并且拿到了种子,运回了长安。

有了非洲的种子,张墨细心栽培,并且推广至整个大魏,最终使得大魏的百姓不再受饥饿之苦。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墨不停的征服周围的国家,有另一个同扶桑一般的岛国,还有北方往上的国家,那些国家都是由一个个城堡组成的,一个城堡就是一个小国家。

同时,张墨也开始将一些子嗣分封到这些被征服的地方,同时还会给他们一部分的军队和官僚,为的也是能真正的占领这些地方,而不是像某个号称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国度一样,打完以后,不好好占领,一旦军队撤离,很快就又被推翻了。

后世的史学家都不理解,为什么张墨会如此热衷于占据一些在当时看来如蛮荒一般地方,偏偏在后世有着极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

更有些史学家鼓吹张墨是天外来客,因为在大魏的前朝,曾经出过一个人物叫王莽,也是十分的特立独行一个政客,他的施政手段和一些政策也十分超前,有一部分史学家也觉得王莽是天外来客,也有一部分的史学家觉得王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想推翻前朝的一切,才会如此。

各种说法众说纷纭,但是这些史学家都不能说服对方。

大魏延续国祚一千二百年,后分裂为诸多小国,但是即便如此,那些分裂的小国也都成为大魏文化的国度。

后来的继承者在重新一统后,这些小国也纷纷被收拢回去,再一次成为一个庞大的帝国。

只是所有历史学家都喜欢研究大魏的高祖张墨,因为他的经历最丰富,同时眼光也最长远,做出的决定虽然不一定符合当时的环境和条件,但是千百年后来看,却又是那么的明智。

尤其是他为了百姓,兴师动众去非洲寻常粮食种子,这在历代都绝无仅有。

所以,张墨的称号是仁武高祖。

(全书完)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40614/12676512_2.html

本站地址:guangyinzhiwai.com
最新小说: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兰芳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