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M君的相亲小记 > 第51章 第十一次相亲5

第51章 第十一次相亲5

说实话,m君打心底里就喜欢有知识的女孩。他总觉得,广博的知识是人生命旅程里的太阳。那些没有知识的人只是在无边的黑夜里稀里糊涂地活着。

当然,有很多人不认同他这种想法。人们,特别是中国人更偏重于实用主义。古代流传下来一句话“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看似在嘲笑书生,实际上是在鄙视无法转化为财富的知识。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是实用主义者。我们比西方世界更早的知道勾股定理等实用主义数学。但是,真正把数学发展成一门严肃科学的却是西方人。我们只是把数术当成是一种计算工具而已。

虽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里也出现过精通深奥数学的朱明王爷等人,但是这些伟大的数学家都只是单兵作战的学术独行者。就整体而言,我国古代的数学仍然是偏重实用主义的。

不单是数学,其它的科学在中国亦是如此。事实上,遑论科学,在我们这里连迷信都是奉行实用主义的。我们的神仙信仰和我们之外的大多数国家不同。比如:在西方国家,他们信仰的是上帝。大多数的愿望都是向这个最高神来祈祷。我们则不同。想考学了,可以去庙里拜文曲星。想发财了,需要在店铺里摆上财神。想要孩子了,有的去寺庙里拜送子观音,还有的去道观里拜泰山碧霞元君。这些年对外交流频繁了,有些人有事的时候开始向上帝祈祷了。

那么,什么也不想做的时候他们会坚持礼拜吗?当然不会。一切风平浪静的时候,这些人是谁也不拜的。就像民国时代曾在国内广布的龙王庙,只有需要下雨的时候才会熙熙攘攘,风调雨顺的时候一定是一副门可罗雀的景象。

在生活中坚持实用主义不好吗?倒也谈不上有多不好。只是人们过于讲究实用主义,很难把碎片化的知识总结,整理出一套体系完整的学科理论,也就很难发展出西方那种成套的现代科学知识理论。这大概就是我们肥沃的古代知识土壤里没有生出现代科学之花的原因。

也许有人会举出中医来作为反例。中医是现有成套理论,后有大量医学著述的独特生长模式。据考证后世的绝大多数中医学理论都是从那本《黄帝内经》里发展出来的。以至于《黄帝内经》的里医学思想深入到了所有的中医文化里面。

比如:《红楼梦》里薛宝钗吃的那种“冷香丸”。

其药方如下:首先是秃头和尚给的一包异香异气的药末子,作为药引子;其次是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日晒干,和在药末子一处,一齐研好。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把这四样水调匀,和了药,再加十二钱蜂蜜,十二钱白糖,丸成龙眼大的丸子。

这稀奇古怪的小说家言里,就透出了《黄帝内经》中阴阳调和,五行转换,人体和天地互为表里的医学理念。

何止是区区“冷香丸”,在鲁迅还在世的年代里,还有人会去争抢带血的馒头。事实上,就在十几年前,m君还见过有上岁数的老太太吃香灰治病的。

如此看来,中医不光是中国传统学问里自成体系的异类,还有庞大的,根深蒂固的追随者。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40816/11556560.html

本站地址:guangyinzhiwai.com
最新小说: 老六老师:我淋过雨,你们想撑伞 我抢了别人的重生门票 让你写歌,你吊打国学大师? 表白失败,那就追她闺蜜 华娱太子爷! 我带家乡科技致富 让你算命,你说我算什么东西? 重生就别当舔狗了 我养大的妹妹们,只想把我送监狱 重生不当接盘侠,前世老婆她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