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从霍元甲开始 > 第六章 瘟疫

第六章 瘟疫

又过去了半个多月。

这段时间余恪没到隔壁霍家拳馆去,每天上午独自在自家后院里练童子功。

早上七点左右天刚刚亮,就从被窝里爬起来,喝一碗兰婶刚煮好的小米粥,配上一叠咸菜、两个鸡蛋、一个窝窝头。

吃过早饭后,余恪歇息了一刻钟,然后先打几趟小梅花拳热热身子,打完拳站一个时辰童子桩。

这童子桩他已经完全掌握了精髓,师父霍恩第看了也挑不出丝毫毛病。

下午则到书房里钻研医术,第三部分的医药理论他都完全背了下来。

有些晦涩不明的地方,若是爷爷余荃也讲不明白,余恪便也不求甚解,只管先背下来再说。

中医许多理论比较唯心,并不怎么容易理解,等日后积累更深了,或许能自然理解其中的含义。

学完第三部分医药理论,余恪便着手开始学习第四部分的开方制药。

第四部分的开方制药很有意思,且内容庞大而繁杂,涵盖了数百个药方、奇方、偏方,以及这些药方的作用机制。

这些知识余恪都需要一字不差的记忆下来。

简单的药方由七八种药材构成,药理机制简单明了。

而繁杂的药方需要几十种甚至上百种药材搭配,这种药方制成的药往往被称为‘大药’,用来治疗某些重症。

同一个药方,一味药的差别,甚至是用药多少的差别,都会使药效大有不同。

荃安医馆收藏的药方有五百多个,包含了各种大病小病、疑难杂症。

余荃教育余恪说。

庸医只会按照表症定下结论,按照固定的药方给病人抓药。

而良医则能根据病人细微的症状见微知著,看出病人内在的病症,调整药方。

有的病人看起来很健康,实际上肝虚气虚。

有的病人看似病入膏亡,实际上只是害了急症,还未伤到元气。

对症下药只需几日便可恢复如初。

所以行医治病,万不可轻易下定论,必须反复推敲。

‘望、闻、问、切’四步必不可少。

晚上的时候,余恪没再像往常一样钻研医术,毕竟下一个下午医已经够耗费精力了。

当然,每日睡前仍会练习一个时辰养善功的养气之法。

前段时间,他托家里的仆人忠伯,出门买菜的时候,顺便帮他收购一些杂书,地摊的旧书也可以。

不限于话本小说,奇谈野史。

就这些天,忠伯已经替他弄来了十几本书。

唐朝陆羽的《茶经》、带画的《山海经》、南朝刘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沈括的《梦溪笔谈》,李汝珍的《镜花缘》……

最令余恪意外的是,忠伯竟然给他弄来了一本《华英字典》和一本蓝色封皮的《圣经》。

《华英字典》是中国第一部英语学习字典,1823年,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编著。

至于那本蓝色封皮的《圣经》。

忠伯挠了挠后脑:“少爷,这本书不是买的,没花钱。是那西洋天主教堂,姓马的神父送,教堂门口摆了好一大堆,只要拜他们西洋的神仙就送。”

余恪无语,什么马神父,那神父叫马克斯:“忠伯,您信天主教?”

忠伯摆了摆手:“我才不信呢,我吃斋念佛的。”

“只是每隔七天去教堂参加集会,唱歌赞美赞美他们的神仙,就能领到一些东西呢。”

“我上个星期去哪还领了一小包稻米,两个鸡蛋呢,不拿白不拿。”

余恪闻言了然。话说回来,西方教会惯用的传教伎俩,不就是送点小恩小惠,逐渐给人洗脑吗。

其实就是‘会销’的手段罢了,后世太平年代这种事儿也屡见不鲜。

不过中国人向来功利主义,只拜那些会给他们带来看得见的好处的神仙。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41077/11588595.html

本站地址:guangyinzhiwai.com
最新小说: 开局帝境宗主,无限合成仙人长老 我晒了晒太阳,就超神了 天师:反迷信撬我龙虎伏魔殿是吧 长生:从北镇抚司开始修行加点 悟性逆天:我在翰林院创造无敌法 巫师时代:我能解析万物 长生从猎鲸开始 诡异世界,我以肉身镇万物 开挂后,我成了最强驭兽师 灵墟,剑棺,瞎剑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