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我的明朝之旅 > 第六十章 ?祖训

第六十章 ?祖训

“他是能带兵打仗?还是能指点朝堂?皇上的威严,岂是几个区区商人就能动摇的,太子殿下莫要着急!”

朱慕辰几句话,就把刚才的风波,都推到了太子朱高炽的身上。

太子脸色很是难看,汉王和赵王对视了一眼,两人眉飞色舞。

尤其是汉王朱高煦,脸上的笑意都快藏不住了,“楚王所说有理,父王乃是九五至尊,几个区区商人而已,还能翻了天不成?”

有了汉王帮衬,果然朱棣的脸色好看了许多,他刚才也是听太子提及道了明太祖,才有些激动了,捋了捋情绪然后语气清淡,“楚王正在讲对策,太子还是不要打断的好。”

太子朱高炽心中憋着一肚子火,但也只能退下,心中实在纳闷,怎么就连汉王,也都在帮着楚王了?

太孙殿下害怕落了汉王一头,“还请楚王继续说,本殿正有兴趣,如今天下饥荒迫在眉睫,楚王所做也是为了国体,本殿洗耳恭听,闻君一言,茅塞顿开!”

太孙殿下都给了极高的评价,朱慕辰心中也有了底气,朱棣的脸色更好了,甚至带着笑意和期待。

朱慕辰继续道,“商贾之人大部分都是世代从商,身份早就被人看低了,只要朝廷承认他们的官职,一旦有了官职加身,商人众目睽睽之下,言行举止自然有所收敛,捐献钱财更是义不容辞,也乐意掏腰包。”

“除此之外,商人入了官职,虽没有实务,但也算作官员,大明官员犯事属于知法犯法,罪加一等,商人因此可听从于朝廷,可以给朝廷避免不少事端。”

每年富有的商贾嚣张跋扈,惹出不少事端,甚至有不少人专门塞钱贿赂官员,官商勾结,把眼睛放在了官盐上,闹得沸沸扬扬。

如此朱慕辰计策,朝廷可以解决燃眉之急,还能把商人的腰包给掏空,朱瞻基心中大骇,楚王是怎么想出如此主意的?

但朱棣还没有表态呢,汉王朱高煦第一个站出来了,挺着肚子,极力支持,“太好了,楚王不仅解决了饥荒,而且还为以后做了长远打算,父皇的眼光着实不错,儿臣是真的佩服了。”

这几句话,还是跟着楚王学的,楚王每说几句,其中一句必是夸奖当今皇上的,他也要好好学学,怎么溜须拍马!

赵王思索片刻,同汉王站在一起请命,“儿臣也觉得,此方法可行,不仅能令商人听命,以后他们商人接了官职,就得交官商税,比以前的商税高了不少,朝廷的国库又可充盈,长此以往,国库充盈,还怕什么天灾不仁?”

说到天灾不仁,很明显朱棣神色很不好看,瞪了一眼赵王,眉头紧紧的蹙在一起,如今民间有流言,说他这个皇位得的不正,这才将来了天罚,引来饥荒,怎地几个儿子也不看眼色?

太子朱高炽虽然刚才被父王训了一顿,但是作为太子,他也不能因为被父王训斥几句,就畏畏缩缩,坐在后面当缩头乌龟,“父皇,儿臣觉得不妥,此计策有失国体,若是让商人觉得,是他们拯救了此次饥荒,难免落人口实,以后想要压着商人,那可就难了。”

“凡事只要撕开一条口子,这条口子就会越来越大,最后覆水难收,还请父皇多多思虑!”

杨荣同其他两人,互对视一眼,也站出来反对,“商人每年走私的不少,他们本性贪婪,即使给了他们官职,又岂能收敛得住?谁来负责监察,这监察的度又如何控制?”

“虽是虚设官职,但太过于仓促,若不思虑清楚,恐怕国体有碍。”

要是朱元璋跳出来,这不把朱慕辰弄死才怪,重农轻商可是明太祖开国时亲自定下的国策,如今被朱慕辰一招饥荒良策就翻过去了?这怎么说也算是老朱的祖训,怎能轻易违背,朱瞻基左右为难,他也不敢帮了,两方说的都有理,如果此时他站队,恐怕皇爷爷心中定有所疑虑。

朱慕辰看出大家心思,既是为了赈灾,他也不能空口无凭,“刚才太子也说了,本王曾经自建超市,也算是半个商人,本王愿意自掏腰包帮助朝廷,皇恩浩荡,商人高尚还是低贱,不能盖棺定论!”

他的话震耳发溃,先前说的三杨,脸上就像是打了一巴掌,他们只顾着说商人本性贪婪了,却忘了站在这里的楚王,其实也算是半个商人,这下可把楚王给得罪透了。

太子朱高炽竟没想到,朱慕辰居然愿意折其羽翼帮助朝廷,如此大义,他要是再说半个不字,恐怕会被那些流民,指在脊梁骨上骂,朱慕辰步步为营、句句在理,如今又出一计,当真难以招架。

看着太子脸色难堪,汉王却觉得这还不够,朱高煦从未这样高兴过,同朱慕辰站在一起,一副财大气粗的模样道:“儿臣也愿意出钱,帮助朝廷渡过饥荒,儿臣愿出一份绵薄之力,希望父皇给个机会。”?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41211/12130845_2.html

本站地址:guangyinzhiwai.com
最新小说: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