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良看了看殿外,现在天有点冷,怕是不大合适在外面喝酒。</p>
朱祁玉羡慕的叹气:</p>
“真想早点去西域走一遭,看看于阗是什么样的,看看万里黄沙是什么景象啊。”</p>
舒良心中咯噔一声,什么情况,早点?</p>
难道于阗王向陛下许诺什么好事了,陛下竟然想着要去西域巡视了。</p>
这时候,一个小太监快步匆匆,进了大殿:</p>
“启禀皇爷,甘肃参赞军务大臣,副都御使宋杰履职归来,求见皇爷。”</p>
朱祁玉闻言高兴起来,吩咐让宋杰进来。</p>
宋杰的卖相颇好,一身崭新官袍飘飘,下颌长须飘飘,尽显科道文臣风范,再也不是西域那个被苏城骂的抬不起头的谄媚文官。</p>
“臣宋杰,见过陛下。”</p>
宋杰行了叩拜礼,得了允准,这才小心翼翼的起身。</p>
朱祁玉吩咐看座之后,问着宋杰:</p>
“卿自甘肃来,可知于阗王现在何处?”</p>
宋杰半拉屁股搭在椅子上,听到朱祁玉的话,急忙恭敬的回答:</p>
“回陛下,臣回来之时,于阗王已经准备西征若羌,中途也有消息传来,于阗王已经大败东察合台汗国大军,攻占于阗城了,现在想来王爷大军应该就在于阗吧。”</p>
朱祁玉上下打量着宋杰,锦衣卫对此人的奏报倒没说好话,但是看风姿,看仪态,宋杰怎么都是一个靠谱的科道言官。</p>
“听说宋卿曾与于阗王吵了一架,朕所认识的文官之中,有胆气与苏城吵架的,不过于谦、王文、王直、沉翼寥寥数人,卿倒是有胆气的。”</p>
宋杰吓坏了,重新又跪在了地上,声音都有些颤抖:</p>
“陛下明鉴,臣所思所想,不过是为了我大明,虽然一时怒气上头,与于阗王有了纷争,但这纷争来的快,去的也快,臣随即就与于阗王和解了。”</p>
“于阗王目光高远,不是臣之眼光所能见的,自那以后,臣对于阗王佩服的五体投地,勋臣武将,武略能及于阗王者,不但本朝未有一人,我大明自开国至今,也未有人能及。”</p>
<a id="wzsy" "://ahzww">ahzww</a></p>
宋杰心中忐忑,索性将苏城吹捧的高高的,陛下不是信重苏城吗,爱屋及乌之下,陛下应该就不会怪我了吧。</p>
朱祁玉点了点头,这才有点儿锦衣卫奏报的谗臣模样吗?</p>
刚才差点儿被宋杰道貌岸然的模样给唬住了,苏城说的也对,谗臣虽然祸国殃民,但是谗臣他好用啊。</p>
“卿这次回京,一为述职,二为探亲,不知这三是为何?”</p>
朱祁玉看着跪地的宋杰。</p>
宋杰脑子转的飞快,片刻之后,他试探着问了:</p>
“为了于阗王封赏……为了西域诸城置……”</p>
“置府县一事。”</p>
宋杰从朱祁玉脸庞上看到了嘉许,抹了一把额头上的虚汗,娘的,伴君如伴虎,这当人肚子里蛔虫的事儿果然不容易。</p>
好在宋杰回来的路上,就知道苏城有意让朝廷在西域置府县一事,所以提前在心中就有腹稿,将此事在脑子里飞快的过了一遍,立即就确定了自己的位置。</p>
“臣斗胆,不知陛下如何看待此事?”</p>
朱祁玉心道你小子果然上道:</p>
“我意以于阗王为塞王,镇守西域,总领西域诸事,所辖西域各处府县,可依据现有城池,酌情设置州府官员。”</p>
宋杰心道说的不少,不过重点就在前面那句,以于阗王为塞王。</p>
塞王可是亲王,皇上这是要给于阗王晋封亲王爵了。</p>
宗亲制度才刚刚改革,允许诸宗室入朝为官,陛下就迫不及待的要封于阗王为亲王,要说于阗王是陛下的亲兄弟,也得有人信。</p>
“臣以为陛下此举大妙。”</p>
宋杰俯首说着。</p>
朱祁玉手指在御桉上点了点:</p>
“如此甚好,既然宋卿也这样认为,那大朝会上,就由宋卿提出此议吧。”</p>
宋杰俯首应命。</p>
……</p>
三日后,百官朝会。</p>
宋杰站在科道言官队伍中,看着站在吏部尚书王文旁边的左都御史王翱,眼中闪过一丝羡慕,七卿大老,风纪总宪,这才是自己追求的目标。</p>
等着吧,有了陛下与陛下的亲兄弟为靠山,我宋杰,肯定能走到左都御史的位置上去。</p>
这时候,前面终于响起了吏部关于西域设官的奏报,吏部左侍郎项文曜说着奏报,陈述了吏部对此事的部议。</p>
将已经攻取的沙州、哈密、土鲁番、若羌诸地划分为两省之地,分设两处军民宣慰司,以当地土官头人为官,统领百姓。</p>
立即有都察院的科道御史跳了出来。</p>
“臣劾吏部诸臣畏缩不前,将大好国土拱手相让敌国,将前线将士付出血汗打下来的疆土拱手与人,是我大明的罪人。”</p>
“臣劾吏部……”</p>
“臣附议”</p>
一时间,满朝都是科道官员参劾吏部官员的声音。</p>
朱祁玉无奈的摇了摇头,吏部诸臣颇让自己失望啊,这给出的叫法子吗,这是拱手将国土予人啊。</p>
苏城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这帮子文臣要把地儿都让出去,还让异族统治,真是让朕失望啊。</p>
朱祁玉阴沉着脸不说话,这让武勋们立即领会到了陛下的心思,一帮子武勋也跳了出来。</p>
靖安侯范广干脆利索的说着:</p>
“臣启陛下,既然吏部诸臣如此畏缩不前,不若直接设都指挥使司,以军管民,正合西域风气。”</p>
驸马都尉石璟也嚷嚷了起来:</p>
“臣附议,于阗王辛辛苦苦打下的地盘,既然文臣们不敢管,那就直接交给军伍来管。”</p>
石璟一句话,立即激起了文官们的同仇敌忾。</p>
礼部侍郎李实出班:</p>
“臣启陛下,吏部请设军民宣慰司,自然有吏部的考量,嘉峪关外,多不毛苦寒之地,得之无益,如关西七卫,不能上缴赋税钱粮,每每还要朝廷贴补。”</p>
“这比之关西七卫还远的地界,收之无益,不如不纳。”</p>
调和内外的内阁大臣高谷站了出来:</p>
“臣启陛下,吏部自然有吏部的考量,然此计弃地不纳也是不对,不如驳回,由吏部再议,也是法子。”</p>
这时候,宋杰理了理袍袖,站了出来:</p>
“臣启陛下,西域诸城,多为丝绸之路时代发展而起的城池,自汉唐以来,多经战乱烽火,所存之民,颇类华夏,将这些地域纳入我大明的统治之下,是应该的。”</p>
文臣之中,听到宋杰的话,纷纷露出了鄙夷神色,准备一俟宋杰停下,就攻讦他。</p>
宋杰继续说着:</p>
“我大明承继汉唐国柞,是华夏正统,昔日蒙元之时,尚且能占据西域,分封汗国统治,难道我大明还不如蒙元?”</p>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42431/1292468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