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寒门枭臣 > 第五十四章 回回砲

第五十四章 回回砲

不仅马匹短缺,拉货的大车也不能总是租别人的。

这就好比后世做生意,日常用车和货车都必须要有。

货车倒是不难,杨墨画好图纸,安排下去就是了。

只是马匹却没这么容易买到。

马匹向来是大胤朝短缺的牲畜,售价极高。

小地方有钱都买不到。

南嶂县城虽也有个小的牲畜市场,却都是以农用牲畜为主。

要想买到快马,好马,就必须去府城襄阳。

又下了几天雨,第二座工棚也盖好了。

新的木工生产线也已经搭建完成。

何连生派了副手对新工人进行了简单的培训之后,就把简单的工续发给他们试产。

杨墨去看了一次,发现新手们效率十分低下。

倒不是他们故意偷懒,而是他们对工艺不熟。

心里没底,做起事来自然畏首畏尾。

老产线上的工人们看见他们这么慢,就有些不服气。

大家吃一样的饭,拿一样的工钱,干的活却差这么远。

他们也都跟着摸起了鱼。

杨墨把何连生单独叫了过来。

提议让他把新老工人打散重组,一个老的带一个新人。

形成帮扶结构,等新手熟悉之后,再分解成两条生产线。

这样一来,新手旁边有老手的督促,学东西就不敢马虎。

老手也有了成就感,效率一下子就上来了。

何连生佩服得五体投地,当天就施行了。

与此同时,二十架崭新的小型回回砲也造好了。

杨墨让陈武的人把它们安置到了山谷两边的高地上。

周围用高大的灌木遮蔽起来。

从外面根本发现不了它们的踪迹。

他又利用了一整天的时间,和陈武一起调试了每台回回砲的位置。

根据石弹的大小,标定了每台回回砲的弹着点。

用他们封锁了村口的几条必经之路。

经过杨墨的改革,车厂的效率很快又上来了。

新手们学的比预期的还要快。

杨墨就把新老工人打散,正式组建了两条生产线。

在两条生产线之间施行了竞争制度。

每月胜出的一条产线,将会得到额外的奖励。

这大大的促进了工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很快工棚里的成品车就堆积如山,多得没地方放了。

杨墨不得不租用了村子里十多户人家的房子。

把成品车辆暂时放到这些人家里。

产品出来了,客户却没来几个。

杨墨亲自去紫荆镇打探了一回。

才发现难民们全都趴了窝。

有钱的在镇上租了房子长住。

没钱的都不得不露宿在镇上的街道上。

把几条街道都挤满了。

一眼看过去,乌压压一大片。

北河水位暴涨,风浪很大。

仙人渡上,行船的艄公都不敢下河。

水运自然也停滞了。

眼见家里的成品越来越多,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走出去了。

大雨期间,除了这些,杨墨最大的收获,应该就是新产品的配方终于得到了验证。

用上了煤作为燃料之后,小高炉的炉温迅速升了上去。

他的试验很快取得了成果。

把煅烧过的熟粉料加上铁矿粉和石膏,再经过进一步的研磨。

他终于制成了这个时代独一无二的新型材料:水泥!

大半个月之后,就在大雨终于停息,天气刚刚好转的这天。

他正准备带上新发明的水泥,去青山别院给侯爷看看。

顺便问问他什么时候起程去襄阳,却忽然等来了个坏消息。

一大早,县衙捕头张诚就手拿一纸召令,找到村子里来了。

他奉了知县相公均旨,来征召百工和民夫去县城服役。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42840/12563746_2.html

本站地址:guangyinzhiwai.com
最新小说: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兰芳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