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从长平之战开始 > 第696章战国五雄新格局

第696章战国五雄新格局

只有楚军恢复了元气,秦军才不敢轻易继续南下。

而巧的是,这些事情对赵括和赵国而言,都属于鸡肋。

奇珍异宝自不必说,赵括对这些没啥兴趣,即便号称天下第一美玉的和氏璧,在赵括看来也不过了了,更被说其他的所谓奇珍异宝了。

看惯了「国宝帮」的华丽塑料制品,这些朴实无华的东西,是真入不了赵括的眼睛。

至于韩之国的武器倒是精良,可一来与赵军的制式到底有所不同,并不适合已经习惯了制式装备的老君,二来上党的兵工厂和采矿场如今早已经能够满足赵***工的自给自足,韩军的这些东西,赵括本来也不稀罕。

只是,彼之砒霜,吾之蜜糖。

楚国的使者在听到赵王的慷慨赠与之后,也是欣喜若狂。不仅如此,赵括还承诺每年都想

当然除了这些实质上的支持之外,赵括更是秘密承诺楚王,将伺机向秦国发起进攻,为楚国夺回陈都,甚至有可能的话,还要为楚国拿回曾经的鄢郢之地。

如果说刚刚的赠与还只是让楚国使者欣喜若狂而已,那么此时赵括的承诺无疑是给楚王画下了一张巨饼。

赵国当然不可能去攻陈都啦。

想要拿下陈都,赵国起码要动用一二十万大军,劳师远征本来就军中大忌,更何况还是为别人做嫁衣。

有这个兵力,扫清魏国这个阻碍不好吗?甚至直接东进兵临河东、河西,直抵达函谷关外,不好吗?

就算是赵括热心肠,底下的将士们也不可能任由赵括胡搞乱搞。

不过,巨大的利益,还是蒙蔽住了楚国使者的双眼。

当然,这样跟赵国一直的可靠承诺也分不开,毕竟赵括可是真刀真枪地亲自下场去救援了楚国的。

而随着三分之一的周地回归赵国,赵括大手一挥便将此十余城纳入了颍川郡内。

至此,战国的形势却是再度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了悄然的变化。

首先是从军事的角度出发,赵国实际上已经堵住了秦军东出的几乎所有出路。

换言之,除了继续南下攻楚之外,秦国实际上已经没有任何可以避开赵国而发动战争的可能了。

更重要的是,在几乎所有的接壤之中,除了齐楚之间的接壤,两国没有太多的差距,其他的地方,几乎都是赵优而秦劣。

从最上面的河东与上党之地,赵国占据的是天下屋脊的上党,秦军要攻,那就是佯攻,更需要面对空仓领这样的天险。

从河东到周地或是韩地,那就更别说了,赵国更是占据了崤函通道的锁钥位置,易守难攻那是肯定的;

若是赵国想要进攻秦国,则至少在遇到函谷关之前,几乎都是畅通无阻的

可以说,仅仅从这在军事形态上来看,赵国已经将秦国压制得不成样子了。

好在,随着范睢和屠贾二人的出使,秦国在政治盟友的层面上却是超过了赵国。

明面上来看,整个战国已经呈现除了秦、魏、齐三国与赵、楚两国之间的的对峙局面。

当然,在暗潮涌动的私底下,其实魏、齐、楚三国也达成了共识,要联合对抗秦、赵。

甚至,在新郑之战开启前,秦国的使臣也跟赵括讨论过「共分天下而决之」的建议。

战国七雄变成了五雄,不仅没有让形势变得更加的明朗,反而让局面扑朔迷离了起来,也让更多的国家投鼠忌器了起来。

颇有五个人八个群的意思在其中。

好消息是,在这样扑朔迷离的局面下,也就注定了所有人都会更加慎重地选择,同时,也就注定了未来的战争不会轻易地开启。

很明显,战国开始进入了偃旗息鼓的发展阶段。

当然,这个时间却也并不会太长。

老秦人显然也意识到了,如今的赵国已经不是长平之战时候的在赵国了,仅仅凭借着广袤的国土,继续发展下去,秦国只会越来越吃亏。

因此,秦国必须趁着赵国还没有将韩之地和燕地彻底发展起来之前,先行发动进攻。

至于这个时间节点,赵括的猜测,很简单——重骑兵训练有成之日,便是大战开启之时。

甚至于战场,赵括都已经为秦军准备好了。

上党当多山,自是不可能,周地狭长,自然也不是和骑兵驰骋。

唯有曾经的韩之地,如今的颍川郡,地势广阔最为适合骑兵的冲杀。

更重要的,秦军曾在此地败于赵军的重骑兵,待自家重骑有成之日,当然想要在此一雪前耻......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43484/15546948_2.html

本站地址:guangyinzhiwai.com
最新小说: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兰芳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