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宋小温侯 > 第34章 包拯一语识公主

第34章 包拯一语识公主

见包拯虽然相貌丑陋,但是气度不凡,而且一出手就是足足的十贯铜钱,小尼姑自然不敢怠慢,慌忙带着他来到了慈惠的禅房。

慈惠在打坐。

按照时间推算,这个时候吕布应该已经拿到了宝壶,却不见妙玲回来,慈惠的心里也是万分焦急。

“请失主在外面稍候片刻,为师这便出去。”听到有香客要见自己,慈惠睁开眼睛,对小尼姑吩咐道。

小尼姑退出。

包大人示意丁欣岚守在门外,不等慈惠说话,径直推门走了进去。

“拉尔公主,可还记得下官吗?”

慈惠猛吃一惊,瞪大双眼看着眼前这位脸色黝黑的男人,很久才强行迫使自己冷静下来,稽首道,“施主切勿玩笑,贫尼只是这庵堂中的住持,从未听说什么公主。”

包大人故意歪着一颗黑头看着慈惠。

“拉尔公主在此出家多年,想必是忘记了下官。不过,下官可是对拉尔公主记忆犹新,想当初公主作为西夏国特使来到我大宋,后,奉我家陛下圣旨在此出家,若非依稀记得此庵堂所在位置,下官倒也忘记了。”

慈惠的脸色再次一变。

她知道再装下去已经毫无意义。

“包大人果然好眼力,贫尼初见大人时,大人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不想数十年之后,大人现在已经是堂堂的开封府尹了。”

包大人微笑点头。

“拉尔公主虽然奉旨出家,数十年一直生活在大宋,却依然心系西夏,下官却也不得不佩服。”

“大人何出此言?”慈惠的眼中露出一丝慌乱。

这样的变化,是她这些年很少见的。

“下官远道从京城而来,公主当知我是为紫金壶而来。若非是贵庵堂的妙玲小师傅当面要下官交出宝壶,下官还真的忘记了公主的真实身份,也不会贸然前来打扰公主清修。想公主在此出家多年,早已经忘掉了尘世的贪念,却做出这等抢夺宝壶的勾当,若下官所猜不错,这紫金壶背后的秘密当只有公主和朝廷的费庸大人知道。”包拯不紧不慢的说道。

慈惠却已经是脸色发白。

“包大人不可诬陷贫尼。”

“下官是否诬陷,待会唐壮士带着妙玲小师傅回来,真相自然大白。拉尔公主这般急切,不惜要把唐壮士的夫人劫持到庵堂,难道仅仅因为这宝壶表面的价值?”包拯继续说道。

慈惠退后几步,靠在了墙壁上。

没想到这包拯果然猜到了自己把貂蝉藏在庵堂。

这紫金壶背后的秘密确实只有慈惠和费庸知道。

想当初,西夏国和大宋为争夺边境经常爆发冲突,那时候的大宋天子英明神武,一条杆棒打得西夏士卒闻风丧胆。

在一次被追击的时候,西夏国的一位将军携带着大量的金银珠宝逃了出来,眼见身后宋军堪堪赶到,被迫无奈,将这笔财富深埋在了地下。

回国后,此将军把埋藏财宝的秘密融入到了紫金壶中,并敬献给了国王。

国王不明其意,并未理会。

此事直到那位将军临终之时才对身边人说起。可惜的是,这时候,这把紫金壶已经作为西夏国给大宋的礼物被送进了大宋境内。讽刺的是,又被谢天顺等山匪半路截胡,之后又落到了费庸的手里。

费庸在侄儿费涉的怂恿下,不顾自己这国舅爷的身份,把宝壶私自截下下来。

包大人起初也并不知道这些,直到发现妙玲公然现身索要宝壶,慈惠又劫持了貂蝉,而这慈惠就是当年奉旨出家的西夏国公主,他这才意识到宝壶背后一定藏着什么秘密。

正如他所想的,这把壶背后的秘密已经远远超出了其本身的价值。

不得不承认,包大人的智慧是超乎常人的。

网</p>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43910/13459926_2.html

本站地址:guangyinzhiwai.com
最新小说: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兰芳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