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乱世风云策 > 第四十四、四十五合章 襄阳之魂 国士无双

第四十四、四十五合章 襄阳之魂 国士无双

“如今吕梁攻城在即,吕梁军气势正盛,然我军士气低落,定然不可与之硬碰,阳虽有练兵之法,但短期之内却是难以奏效。因此,阳以为,造大雨滂沱之势,逼迫吕梁退兵,以解一时之危,自吕梁退兵,于襄阳整备,精兵强将,以御后患。”

“造大雨之势?雨乃天象,可由人为?”楚王并没有注意后面的想法,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当前的退敌之策上。

我深谙《奇门遁甲》中的《星象篇》,据我观察,两日后汉水之旁狂风大作,大雨滂沱半月之久。

于是我便回道,“天象固然如此,但人为之力亦可逆天。阳保证,两日后襄阳必有大雨。若是彼时吕梁于外驻扎,地势地平凹陷之处定然危险,而襄阳城外多为山包,地势平缓,吕梁军只能是短期强攻襄阳,不然只能撤退,但我认为梁烨定会兵出险招,借大雨之势,决汉水之堤,以此水淹襄阳,因此我们只需于汉水之途中埋伏,只待是梁军劣势,于大雨之下,只能是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宋阳,我凭什么相信你呢?”楚王听到我这一番话,则是十分惊讶,但依然是质疑地说道。

“因为,王上,如今,你只能选择相信我!”

“好!自古大才多狂士,宋阳,宋阳,好!”楚王大笑道,“你说你能求雨,那我便封你为南楚国师,虽为虚职,若你能解这襄阳之危,我便封你为襄阳太守,于襄阳练兵,以御吕梁!”

“臣宋阳听封!”

……

其实这并不算是求雨,而是依靠《星象篇》将大雨的时间提前而已,但是我所做的这些却已然是超越襄阳全城的理解,这也让我不得不感叹,《奇门遁甲》此书的妖孽!

而之后的事情也正如我所料,梁烨在多日大雨之后,进退维谷之际,并没有想着撤退,而是兵出奇计引流汉水,我便早早地在吕梁军去与回的路上埋下多处伏兵,借奇袭之机,杀梁军一个措手不及,更以多处伏兵奇谋,趁大雨之威,斩杀吕梁军七万余,不仅解了襄阳之危,还大幅地削弱了吕梁的国力,也为后面南楚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楚王看到这一幕幕之后,已是难以用言语形容,看着一切仿佛尽在我掌握之中,我本以为他不过是像之前所说一般将襄阳城交予我守护。

但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楚王看到了太多我自己很久都未曾关注的东西,在那南楚朝堂之上,楚王将我封为国师、襄阳太守,不仅如此,楚王单独设立了烟雨观,由我担任第一任观主,以此监察群臣,让国师之位不再是虚职,还册封我封号“国士无双”,昭告天下,尽管有许多反对的声音,但楚王力排众议,仍然如此。

在一段时间之后,我曾单独找过楚王问他为何只是襄阳一战便予以我如此重要的职位,而楚王便是笑着说道,“国师,那梁烨不过是管中窥豹,只知国师武艺高超,便愿意将大将军之位许以你,而孤则是看到的可比他梁烨多多了,这小小职位怎么能满足国师无双之才?!”

听到楚王如此之说,我也是明白楚王用意,只是自己确实未曾想过,仅仅襄阳一战,我便站在了南楚权力的塔尖。

不过,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因为我能做的只有两样,练兵、举贤,对于其他朝堂之事,我也是一窍不通,尤其是最重要的立法方面,所以当我身居高位的时候,我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学习,强化自身,来达到这个位置应该具备的能力。

不仅如此,我有很多事情要做,那些我八年未曾做过的事情,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但是我发现,当我处在的位置不同的时候,考虑那些帮助的人角度也是不同,而我能够做的主要是分为几个方面,

第一,轻徭薄赋,减轻民众徭役负担

第二,于各处设难民收容所,但是要设定同等劳动换取粮食的协议,不养好吃懒做之人

第三,降低通商税,加强各国之间的通商交流,尤其是勾吴

第四,放宽学堂的招生要求,不设立贵族学堂,分等级办学,让百姓人家也有书可读

事实上还有很多需要有益于百姓的政策还能实施,但是考虑到有些政策会影响王公贵族的根本利益,即使自己并不惧怕,却还是要考虑到未来会产生的不良后果,可能在长久的循环之中有些政策确实是行不通的,因为王公贵族和百姓之间必然是存在冲突的,所以我没有说完全为百姓着想,能尽可能的帮助百姓便是我心中所想,毕竟国家为先。

在那次襄阳之战后,梁烨已经慢慢掌控了吕梁朝野,然而他对襄阳一直是念念不忘,而后组织了两次大范围对襄阳的进攻,但因为我的存在,他只能是无功而返,尤其是最后一次进攻襄阳,他组织了二十万吕梁军,并且将“吕梁七子”尽皆带来,这一次他没有选择和我单打独斗,而是通过计策伏击我。

但那时的我拿的剑已然不是第一次拿的普通长剑,而是专门找名匠打造了两把宝剑,名为“天剑”“地剑”,也就是这最后一次襄阳之战,梁烨七人围攻我,逼得我三剑齐开,仍是将他们击败。也正是因为这一次,只要我在襄阳镇守一日,梁烨便永不进攻襄阳。

楚王自然知道我在襄阳的重要性,然而那时楚天邦已经病故,而韩文彬也是被我以贪污之由处以死刑,至于他为什么会死,因为他做了不该做的事,必须死。而楚王是雄心壮志之人,因为东面的柴桑难以进攻,自然也想征伐大秦,而此时的朝中并无大将,即使我的师弟李承乾和赵旭坤已经入仕,但是我深知他们的能力还不足以面对大秦这样的强国。

因此,楚王多次让我带兵去攻打西面的上庸,但是我一直都是拒绝的,有很多原因,但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可能我并不想主动地进行杀伐,进行不义之战,我只想好好守护我该守护的人,于是我便将我这些想法原因告诉楚王,但是楚王也能理解我的心态,所以我们最后的决定便是安心发展,培养贤才,以等待那支矛,那支属于南楚的矛。

在等待那支矛的时候,我便一直驻守在襄阳,很少动过,除非楚王有一些重要决定需要我来荆州之时,我便会离开襄阳,一般情况,我都是留在襄阳。因为襄阳,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座城,还是一段回忆,还是一个信念,也是一份责任。

在襄阳的那段岁月里,很多时候我就像少年时在父母身边一般,大部分的时间看着书,只不过多了项处理公务,也多了些自由,当有了这些自由的时候,我便会去那些以前和父母一起去过的街道看看,也去看看我们走后,父亲曾经踏足过的地方,当然还有他去世的地方。

我会想起母亲当时和我说襄阳百姓看着父亲死去流下的眼泪,也会想到父亲送走我们的决绝,也会想到母亲带着我在荆州游离的日子,我会想到,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人,像曾经的我这样的人,因此在襄阳我便会尽我所能,去做造福于襄阳百姓的事情,可是我也只能做到襄阳这样一个地方,尽管我拥有着权力,但是我却不能将我的思想遍及南楚的每一片土地,不能遍及七国的每一片土地,因为我只是一个人,宋阳只是一个人。

那个时候,我便会在思考,拯救万民于水火究竟是如何才能做到呢?

是征战天下,统一七国嘛?我不知道,可是有战争就有杀伐,就会有无数的流离失所,无数的妻离子散,这是拯救嘛?我感觉这不是,也许是我心软,也许是我不愿看到这些百姓无法改变的命运,我不想成为刽子手,但是我又能怎么办呢?

是和平共处,一同发展嘛?我不知道,当你不攻击别人的时候,总会有野心之徒在国家强大之时主动攻击你,难道你要做的就是防守嘛?你能改变这些战争嘛?如果世界是一统的,那便不是没有战争了嘛?

当我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我发现可能我一辈子都无法解决,因为自始至终,我都没有亲手杀过一个人,但是我却间接地坑杀过无数的吕梁士兵,我在梦中无数次看到他们亲人难过的样子,那我又能怎么办呢?国与家,苍生和天下,我永远都无法做出那个抉择。

因此我只能在襄阳这么一座小城里,完成对于自我的救赎,是选择,也是逃避。

我不知道这种事是否有真正的对与错,但是在我心中,我只能这样做,这是遵从我内心最为真实的做法。

在入世之后,我便再也没有见过师父,师弟们后面告诉我说,有缘自会相会,不过师叔还是有机会找到的,因为他相对洒脱一些,但是对于师父的承诺,我虽将其放在心中,但是却不知如何做到真正的拯救万民于水火。

可能七国之中终究会出现无数的矛,强大的矛,一统乱世的矛,但是我知道,我永远只能成为那面盾,那面善良的盾。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58652/19004070_2.html

本站地址:guangyinzhiwai.com
最新小说: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兰芳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