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北周小跟班 > 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心难测

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心难测

现在听他这么说,我突然有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可惜明天就要和老杨分开了,心里竟然有些难过。

“属下又要和元帅分开走了吗?”

“我留在这边安排后事,你留下来也帮不到什么忙。到了那边军营,自有你用武之地。”

陈定偷偷观察了一下杨坚的神色,发现对方眼里似乎有些伤感,心里顿时涌起关切之意。

“元帅心里似乎还有事,是不是和那边军心不稳有关?”

“本帅派去尉迟迥那边暗中发动政变的人被发现了,晋旭一干人等全部被杀害。这一轮暗中较量,没想到这么快就落入下风。”

原来暗地里还发生了这么多事。老杨要是不说,我还真以为胜券在握,一切如表面那般平稳顺利。

“这么说,除了正常战争比拼,抢夺战略要地,掌控全盘大局。还得应付对方防不胜防的心理战,各种离间计,反间计什么的?”

“打仗不仅仅是攻城掠地那么简单,那些看不见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

看不见的东西,自然以人心最难把握。可是照理来说,老杨在这方面应该完全占优才对,尉迟老头那样的段位哪是老杨的对手,更何况后面还有李老头那个老狐狸。

如今老杨虽然赢得蜀地这一块的战场,却在心理战这一方面输的……虽然不至于一败涂地,却也是远落于下风。这是何缘故呢?

“元帅,属下有句话不知道该不该问。”

不等杨坚回答,陈定接着问道。

“听说尉迟老头派人潜入军中,四处贿赂我军将领。而且四处造谣中伤您和申国公。为什么将军们会听信尉迟迥的蛊惑,而不相信……”

“你是想说,为什么这些将军宁愿听信敌方阵营的尉迟迥,也不相信本帅和申国公?”

呃,他这神色是喜还是怒呢?我好像也没说啥过分的,只是陈述事实而已,老杨应该不会生气吧。

貌似眼里没有怒气也没有杀意,我就说他气量没那么小,好歹也是能当皇帝的人不会这么小心眼的。

“将军们对您和申国公起了防范之心吗?”

“这些将领大多都是世家出身,和我们几位国公都互有交集,有些甚至还是姻亲。尉迟迥利用这层关系蛊惑人心,他们心思浮动也在所难免。”

想不到尉迟老头也坏的很呐,还以为他就是个冲动直爽的纯爷们呢。

啧啧,比老杨还要奸诈,还真是人不可貌相。

也不知道老杨心里是怎么想的。若是以他年纪大的时候性情推算,这些将领估计要死翘翘了。不过现在他还没当上皇帝,又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应该想法不一样吧。

要不,试试他?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这些将军深受朝廷厚恩,暗通叛贼,岂是忠义之士所为?”

“如今朝堂局势纷繁复杂,形势随时有变。若是得胜之后,执政大臣换了人,那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即使形势不变,凯旋而归之后,朝廷是厚赏还是猜忌呢,这也是不得而知的事情。”

说的挺在理,自古以来狡兔死走狗烹的例子太多了,将军们有所防范也是无可厚非。

想不到要打赢一场战还真是难。实力不能弱,谋略不能差,还得防着各种离间,反间计什么的。

这里面弯弯绕绕的门道还真多,难怪战事僵持不下,原来都在勾心斗角去了。

“一次不忠百次不用,朝廷不应该换将吗?”

“临阵换将,兵家大忌。况且换了将之后,该存在的问题还会存在,谁能保证后来的将军会是绝对的忠心呢?”

老杨真的是这么想的,总觉得这不符合他的本性。他就真的没动过心思……管它去呢,这么好的机会还不使劲夸老板。

“元帅明辨是非,深谋远虑。尉迟迥险恶用心,轻而易举就被您给识破了。”

“原本我也想过要更换这些将领,幸好事先和李德林通过书信商量此事。要不是他提醒,差点要坏大事了。”

原来是老李识破了敌方诡计,还是老李厉害,决胜千里之外呀。难怪老杨敢放心让他坐镇长安,看样子老李应付京城的事情绰绰有余,还能腾出手来助老杨一臂之力。

不过刚刚总算想明白了一些事情,是人都会犯错误,老杨这样精明的人危急时刻也会犯糊涂。

所以我在蜀地干的那点事,其实也算不上什么说不出口的事,老杨没怪罪想必也是明白这个道理。

对了,老杨刚说让我回大营找老高,这么说老李提建议,老高帮他实行?

“那现在高长史在那边是替您安抚众将士,稳定军心吗?”

“将军们要的是个态度,朝廷表了态,他们自然会尽心。高熲有多大本事,我心里清楚。相信他不会辜负我的期望。”

干啥呢,这眼神看着我?明明说的是老高,看我的眼神怎么……这是让我表忠心的意思?

“属下也不会辜负元帅的期望。”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58972/19286910_2.html

本站地址:guangyinzhiwai.com
最新小说: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兰芳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