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当特种兵来到大秦 > 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栎阳

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栎阳

当特种兵来到大秦第一百一十九章回栎阳景监命令:“人犯就桩,验明正身——!”

秦风在人犯入场时已经下到法场指挥,一阵忙碌,驰马前来高声报道:“禀报左庶长,七百名人犯全部验明正身,无一错漏!”

卫鞅点头,景监宣布:“鸣鼓行刑——!”

秦风令旗挥动,鼓声大作,再举令旗,“行刑手就位——!”

七百名红巾行刑手整齐分列,踏着赳赳大步,分别走到各个木桩前站定。

“举刀——!”

“唰!”的一声,七百把短刀一齐举起,阳光下闪出一片雪亮的光芒。

“一,二。三,斩——!”

七百把厚背大刀划出一片闪亮的弧线,光芒四射,鲜血飞溅,七百颗人头在同一瞬间滚落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四野高地上的人山人海几乎同时轻轻的“啊——”了一声,就象在梦魇中惊恐的挣扎。蓝幽幽的天空下,鲜红的血流汩汩的进入了渭水,宽阔的河面漂起了一层金红的泡沫,随着波浪滔滔东去。炎炎烈日下,血腥味儿迅速弥漫,人们恶心呕吐,四散逃开。

一只黑色的鸽子冲上天空,带着隐隐哨音,向东南方向的崇山峻岭飞去了。

秦风本无心观察,然而那鸽子一飞冲天,秦风竟然是心头一颤,一股没来由的恐惧顿时袭来。

“这是......那神秘宗派?”秦风悄悄咽了一口唾沫,不由得想起了那神秘的宗派,顿时对卫鞅的安全有了一丝担忧。

回到栎阳,天色已黑了下来。卫鞅稍事整理,立即带着秦风去见秦孝公。

国府很安静,很空旷,一片清爽,全然没有夏日的燥热烦闷。

月上城楼时分,庭院里便撒满月光。院中石案上,铺着一张大图,秦孝公正在图上摆弄几个不同颜色的木头人,时而皱眉,时而点头,反复摆弄,痴迷一般。

郿县大刑场朝野震惊,他却没有去郿县,也没有离开栎阳。

一个月里,他没有会见任何朝臣,一直把自己关在书房庭院里琢磨有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

他的静处不动,用意很深。一则,他要和这场空前的大刑杀保持表面上的距离,以防万一出现不测,他好出面收拾局面。二则,他要看一看,没有他的出面,卫鞅处理危局的才干究竟如何?

三则,他要仔细掂掂,秦国民众对改变旧制实行新法的承受力究竟有多大?变法还能不能按照原有力度往前走?

四则,他要给朝野一个印象,没有卫鞅在栎阳,国君不会对国事发出任何命令。

这些用意之外,他也希望栎阳的宗室贵族元老勋臣们对他的意图纷纷猜测,疑惑不定,延迟和淡化所有可能的上层骚乱。

政治如同用兵,有时候也是一种“诡道”,崇尚权谋机变,胜利是唯一的目标。

关键时刻制造扑朔迷离的局面,从而迷惑潜在的敌人,是度过危机的高明谋略。

但是,制造扑朔迷离的权力拥有者自己却需要极度的清醒,绝不能陷入自己制造的迷雾之中。归根结底,政治的胜负是需要实力较量的。

秦孝公在一个月里,精心揣摩的一件事,就是预防卫鞅不可能抵挡的那种普遍动,乱。他用短剑削出一堆小木人,涂上各种颜色,在秦国大图上反复摆置,预想出有可能出现的种种动.乱方式,以及可以采取的各种平息方略。

月亮很亮。他对着地图上的木人,陷入深深的思索。

“君上,左庶长和上卿求见。”黑伯低声禀报。

“噢?左庶长?他回来了?快请。”秦孝公笑笑。终于回过神来。

卫鞅匆匆走进,“臣卫鞅,参见君上。”秦风也跟在后面:“秦风参见君上。”

秦孝公笑道:“左庶长和上卿辛苦了。黑伯,上茶。月色正好,就在这儿说吧。”说着指着两个石墩,“坐吧,比草席凉快多呢。”自己也在另一个石墩上坐下来。

卫鞅和秦风坐下,看看石案上地图上的木人阵势,沉吟道:“君上,有迹象么?”

“没事儿。我是做万一之想。说说郿县的事儿吧。”

卫鞅喝了一盏茶,便从孟西白三族和戎狄移民争水说起,详细讲述了械斗原因和经过以及死伤人数,又讲了审理人犯中“接受”的礼物,一直说到法场上孟西白三族人犯的悔悟与自杀,最后道:“君上,一次刑杀七百人犯,确实是旷古未有。臣也忐忑不安。然则孟西白族人的悔悟,使国人深为震撼,臣亦感到意外。有此一条,足以说明斜不胜正,罪不抗法,国人不会由此而动荡。”

秦孝公长吁一声:“国人庶民好办,我担心的是栎阳,是宗室庙堂。”

“君上,臣之见恰恰相反。”卫鞅笑笑,“只要民众稳定,拥戴新法,宗室庙堂的作祟势力再大,也翻不了大船。”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59127/19431410.html

本站地址:guangyinzhiwai.com
最新小说: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