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佛系商途 > 第一卷 阳关东去 第一章 金城易氏

第一卷 阳关东去 第一章 金城易氏

然后和这些住店的客商们进行交易,换取安息国的金丝地毯、大食的珍珠珊瑚、云海西国的夜光杯、还有西域诸地的玉石奇珍。

我们易氏最鼎盛的时期,在长安城里也开了几处商铺和一间客栈,都在长乐宫附近。

专门销售这些来自异邦的新奇物品,前来消费购物的都是一些王公大臣们,或者是那些前来朝贡拉关系的地方诸侯大员们。

一些远道而来不畏艰险、要求渡过黄水前往长安皇城的胡人商贾、僧侣、使者,我们易家也会帮他们组织渡船、车马、沿途的护卫,把这些人安全的送到长安去。

作为回报,他们在长安城里下榻的地方也都会选择我们家的客栈。

可惜好景不长,到我曾祖父的爷爷那辈的时候,就开始天下打乱了。

留在长安城的易氏这一支在汉末董卓专权的时候,被官家强行迁到了洛阳,从此就再也没有了消息。

或者倒毙于途中,或者丧命于黄巾的祸乱,谁能说的清呢!

真是宁为盛世狗,不做乱世人啊!

金城郡是汉末西凉军阀们的大后方,当然也成了各路诸侯来回争夺的焦点之一。

常年的战乱招兵、苛捐杂税,原本富庶繁荣的偌大城廓十室九空。

金城易氏一族,大汉几百年的辛勤经营积累起来的惊人财富,也是一朝散尽。

金银财宝这些东西,盛世是幸福的源泉,乱世则是招灾的祸根。

为了避免一个家族全部完蛋的厄运,族人们开会商议后,就四散逃命去了。

有翻越秦岭进入巴蜀的;有渡过黄水,然后沿汉水南下、越长河进入岭南山区蛮荒之地的。

总之身处乱世,保命为上,其他所有的一切都不重要了。

到了西晋初年天下稍定的时候,金城郡原本人丁兴旺的易氏家族,只剩下了我曾祖父这一个男丁。

他依靠一身的本事,藏入深山渔猎为生,才苟延残喘的活了下来。

后来他娶了流落山地的贵门之女为妻,就是我的太奶奶,生下了我的爷爷和他的两个哥哥。

再后来,他回到了已是断壁残垣的金城郡,在早已变成白地的易氏老宅的一口枯井旁边,挖出了当年离开之前埋下的仅存家当,五百两黄金和几颗家传的夜明珠。

依靠这些财富,他招募了十几个流民,在老宅的地基上重新盖起了一座砖木结构的宅院,把易氏金城客栈的酒旗重新挂了起来。

据说这间客栈,是当年金城郡的置所里第一家战后重新开张的百年老店。

曾祖父重拾家族祖业的初衷,一方面是向世人昭示易氏一门还没有死绝,还有延续香火的后人。

另一方面,也是为那些流落异乡的易氏子孙们在故土建立一个容易探访识别的基地。

将来有一天,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假如重回家园、落叶归根,还可以找到回家的路。

令曾祖父遗憾的是,接下来的几十多年的时间里,没有一个易氏分支的后人寻根归来,却等来了另一场生灵涂炭的天下大乱。

司马氏的西晋末年,朝廷贪腐混乱,北方的胡人部族乘机南下。

当年司马昭从曹魏手里窃取的江山很快土崩瓦解,官家庶民都成了北方蛮族的鱼肉。

所到之处,这些手握弯刀的蛮族视中土汉人为猪狗肆意杀虐,遇村屠村遇城屠城,大有把所有的汉人斩尽杀绝的架势。

汉人妻女的命运就更惨了,不管是山野村姑还是大家闺秀,一旦落到了这些蛮族人的手里,就变成了他们所说的“两脚羊”了。

被像畜生一样的污辱虐待之后,还会被剥光洗净投入巨大的石磨之中,做成充当军粮的“肉糜”。

一时之间整个黄水之北,成了汉家黎民的人间地狱。

幸存下来的更是惶恐如丧家之犬,或者举族渡河南迁,或者邻里亲戚结伴南行。

向更遥远的江淮、闽越、荆楚岭南等南方的蛮荒之地,蜂拥而去。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60682/20965412_2.html

本站地址:guangyinzhiwai.com
最新小说: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兰芳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