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汉武挥鞭 > 第二十章 造纸办学 (修)

第二十章 造纸办学 (修)

“太傅,你不好好办太学,又到孤王宫中作甚?”

刘彻无奈的看着书房里的卫绾,满脑袋黑线。

卫绾拱手躬身道:“老臣来求殿下墨宝。”

对他这过于恭敬的作态,刘彻着实无奈,却也懒得再去纠正。自从卫绾向刘彻讨教了几次先秦经典,便一直把“达者为师”挂在嘴边,常常弄得他相当尴尬。

“太傅要孤王墨宝?所为何事?”

“太学已然竣工,百名太学生也已筛选完毕,过几日就是入学礼。陛下命老臣为太学祭酒(太学校长兼国家教育部长),入太学者需行拜师之礼。学生既以师礼侍殿下,当请殿下墨宝,至于案上,供其参拜。”

咳咳……

正端过茶杯喝水的刘彻差点没把自己呛死,“太傅休要胡言!这话传出去,莫不要是天下人骂孤王欺师灭祖?!太傅!太傅!卫先生是孤王的太傅!”

卫绾却不死心:“殿下莫急,是老臣思虑不周。不过太学乃是殿下首倡,理当为太学题字才是。”

“史上可有太子给官学题字的先例?”

刘彻心中一动,太学啊,世界第一座高等学府,老子提议建的,不留个名多少有点不甘心。

哪怕写个刘彻到此一游,也是极好的!

卫绾心知刘彻是怕犯忌讳,遭御史弹劾,沉吟片刻,便道:“呃,古时官学中正殿的匾额应由帝王来题写,要不殿下题副楹联吧。”

楹联源自春秋时门框两侧挂着的桃符,在汉初逐渐转化为类似后世对联的对偶句。

刘彻想了想,觉得这注意不错。将小爷的字摆在皇帝老爹题的牌匾下,御史们说破大天去也拿自己没办法。

刘彻点点头,拿过两片较大的竹简,思考起来。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不成不成,这不就成了书呆子了?腐儒误国啊!

刘彻思虑良久,摆出一副大宗师的架势,运笔如飞,一气呵成。

卫绾赶紧凑过来一看,眼睛不由一亮,念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好!好啊!”

刘彻丝毫没有版权意识,一副云淡风轻小意思的模样。

“只是这字……”

卫绾皱着眉头,瞧着两片竹简上的墨字,口气里很明显有些惋惜。

汉隶很难写的好吧,再说小爷在新中国也没练过毛笔,能写成这样,很不错啦!

刘彻狠狠的想到,忙将两片竹简抓了过来,说道:“太傅就照着这副楹联去题字吧。”

卫绾无语,但也无可奈何,殿下的字确实见不得人,有损皇家颜面,也只好自己回去亲手誊写一份。

卫绾想想也无事了,正要告退,却又被刘彻叫住。

“太傅,我记得太学博士可是有五十人之多,怎么只招了一百名太学生?”

刘彻有点纳闷,这太浪费教学资源了吧?满世界圈钱的美/帝都没敢那么奢侈啊!

“殿下,这已然不少了。仅此这百名学子,各种典籍倒是不虞使用。如是再多些,耗费颇巨,耗时过久啊。”

卫绾无语,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太子就是不知道培养个读书人要花多少钱粮。

刘彻一拍脑袋,擦!忘记造纸了,没有纸张办个毛的学校。

诶呀!还有厕纸,现在天上人间的卫生间还用的是绢帛呢,咋就没想到呢,实在是忙晕了。

“如此太傅先去忙吧,孤王还有点事,先失陪了。”刘彻朝卫绾作了个揖,倒是风风火火的先离开了,留下满脸讶异的卫绾。

刘彻去做什么啦?去造纸吗?

错了,他跑到寝殿去睡觉。临睡前吩咐贴身内侍李福,这几日都不许人来打扰,食物送进堂室就好。

只有穿越回古代,才会了解,没有度娘的帮助,搜寻资料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刘彻整整三天吃饱了睡,睡饿了吃,才从脑海中的书库里找到《天工开物》中所记载的竹纸制造方法,这是最适合现在汉朝实际情况的造纸术了。当然,比东汉蔡伦造的纸要好上许多。

简单的来说,就是用有竹帘的框架,将分散悬浮于水中的纤维抄成湿纸页,经压榨脱水,再行晒干或烘干成纸。

原本刘彻想自己开个作坊,但随即打消了这个念头。这可是国之大事,虽可狠赚一笔,但必须拉着皇帝老爹一块干。

“父皇,若是可以选择,在两种实用的农具和一种便宜的文具之间,父皇会选什么?”

刘彻走进御书房,对正埋头批改奏章的皇帝老爹小心翼翼的问道。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64473/25290614.html

本站地址:guangyinzhiwai.com
最新小说: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兰芳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