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汉武挥鞭 > 第二十八章 烧制玻璃(修)

第二十八章 烧制玻璃(修)

“纯碱!纯碱!纯碱!为毛其他穿越的男主角一天内就能烧出玻璃?!我不服!”

作为京城大学双料硕士的刘彻仰天长啸道,事实证明,光烧石头是烧不出玻璃的。

好吧,不得不说,新中国素质教育下的产物往往是高分低能,至少刘彻就是其中一个悲催的产物。

玻璃的辅助原料包括澄清剂、助熔剂、乳浊剂、着色剂、脱色剂、氧化剂和还原剂等,现在一概没有,刘彻想不出也没心情去想该怎么弄出来,只好先试着烧制劣质玻璃。

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石英砂、纯碱、石灰石和长石,其中只有纯碱最难搞。纯碱,就是碳酸钠,俗名苏打。

为了搞到纯碱,刘彻又昏睡了整整一天,查找相关的资料。

天然的矿物碱主要来自碱湖和固体碱矿。它们是最主要的天然碱资源。通常所说的天然碱,是指主要化学成分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一类矿物。

后世中国,以内蒙古的碱湖最多,西藏高原是现代盐碱湖的集中地。地处中原的南襄盆地是古代天然碱的重要产地。

刘彻郁闷了,此时此刻,后世的内蒙古还在匈奴手里呢。至于南襄盆地,是在梁王刘武手中。老天爷这不是玩人么?!

值得庆幸的是,许多植物体内含有碳酸钾和碳酸钠,当它们腐烂或被烧成灰烬后,其中含有一定量的碳酸钠,其质量分数高达三成。明朝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写到:“采蒿蓼之属,晒干,烧灰,以原水淋汁。”

农村历来将柴草烧后的草木灰叫作小灰(石灰称为大灰),放在筐子中经水淋,可得灰水,其中含有钾碱,俗名草碱。洗涤衣物就是利用它的强碱性。有些植物,特别是生长在盐碱地的植物,能吸收土壤中较多的钠离子。用它们烧成的灰含有较多的碱(碳酸钠)。

好吧,找来草木灰后,原料算是齐了。

将块状原料(石英砂、纯碱、石灰石、长石等)粉碎,使潮湿原料干燥。随后为了保证玻璃质量,刘彻还专门找来磁石,对原料进行了除铁处理。当然了,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除铁处理,只是刘彻为其接受的二十多素质教育找点面子。

到烧制阶段有遇上大问题了,温度需要达到一千五百度以上,少府的青铜作坊熔炼温度不过一千度,由于冶炼炉的温度大约是一千一百度。哪怕是经过刘彻增加的鼓风设备,也不过一千两百多度。

太悲哀了!

造个玻璃都需要全面提升社会技术等级,怪不得后世新中国勒紧裤腰带也要搞航母,这可是带动整个国防产业技术发展的东东。

好吧,不能用煤和木炭了。

刘彻作为全大汉科技水平的顶尖代表人物,决定亲自在少府内制作焦炭。

烟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到一千度左右,经过干燥、热解、熔融、粘结、固化、收缩等阶段最终制成焦炭,这一过程叫高温炼焦(高温干馏)。

煤,汉代的人认为是“天火劫烧之灰”,称为“石炭”,煤炭已成为冶铁业的燃料。在长安城外数十里处,便有数座石炭窑,所以刘彻倒是不担心材料来源问题。

至于技术方面,刘彻找到了唐朝就出现的土法炼焦技术。

刘彻蛮横的占用了少府烧制陶器用的一个炉窑(他不敢占有瓷器窑口,会被皇帝老爹打死),沿着窑室侧壁开挖了导火道,指挥着下人把一车车黑乎乎的石炭放进窑内

当少府的少监(二把手)陈央看到大变样的陶窖,差点没喷出一口血来,觉得脑袋已经不在自己的脖子上了。

要重新修葺这个炉窑,少不得要几天工夫。年首快到了,陈央负责宫中各种器物的制备,如今少了个炉窑,到时交不了差可怎么办?

急不可耐的刘彻可没心情搭理他,作为京城大学的双料硕士,刘彻是个小天才,天才往往是偏执的,特别是专注于某件事情时,天才就会变成疯子。他亲自操刀,借助窑炉边墙的点火孔点上火,将堆放在窑内的炼焦煤点燃。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64473/25290622.html

本站地址:guangyinzhiwai.com
最新小说: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兰芳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