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太平清 > 第十一章 学不可以已

第十一章 学不可以已

祝先生笑笑,道:“要花钱才能来这里读书,那么在课堂上睡觉打闹,哪怕当时没什么感觉,事后想起,是不是觉得,好像有些对不住缴的那些学费钱?”

“要花钱才能听到的教诲与道理,是不是应该好好听听?”

“杨磊的话也无错,我虽是先生,平常对你们也颇为严格,你们尊师重道是好事,但也不用害怕我,更不用觉得我说的话便句句都是真理。”

祝先生看着一群报以傻笑回应他的孩子,无奈笑笑,看来自己多虑了。

到了每人讲一件趣闻趣事,大多是自己与玩伴之间的趣事,唯独小姑娘李李一口气讲了十几件,要不是下一个学生委屈巴巴的说该他了,估计小姑娘还能讲出一箩筐。

陆粒从拿到书籍起始,用求知若渴来形容也不为过,故而休息时刻,仍坐在座位上识字读书。有一位同学经过,“不小心”碰倒陆粒桌边的书籍,连声对不起,陆粒捡起书籍,没有抬头只是回了句没关系就继续看书,哪知接下来连续四五位同学经过都不小心碰掉他的书,他这才抬头发现那小胖子杨杰站在门口,身边跟着几个好友,正讥笑着看着他。

陆粒没打算理他们,教案另一侧的李李顿时火冒三丈,飞身一脚就要教训这些个不知团结友爱的同窗,结果几人吓得作鸟兽散,小姑娘一脚蹬在门框上。

随后小姑娘捋了捋冲天的两根辫子,一瘸一拐走到陆粒面前,拍拍胸脯,说不用怕他们,以后我罩你,有事报我名字。

看着又蹦跳回去的李李,陆粒有些忍俊不禁。

如今陆粒在大罗寺那边的活计可以说完成的很轻松了。从方丈师傅教了他那些口诀之后,还教了他运气的方法,结果没几天,他就觉得身体里有一团暖和的棉花似的气,沿着他的四肢百骸流淌,他暂时无法控制这团气,但是它在游走时,陆粒就觉得自己有使不完的劲,哪怕过完年活计又增加了一些,他都能在一个时辰就完成。

让陆粒感到遗憾的就是不仅这团棉花他无法控制,偶尔还会消失,怎么找也找不到,方丈师傅对此也没有解释,陆粒只能作罢。只是有时候晚上睡不着,棉花也还在,他就盘坐着感受暖气棉花的浮动,谁知不一会儿就天亮了,他也不感觉困或是累。

陆粒有种自己就要成为武林高手的感觉。飞檐走壁,踏雪无痕,力拔山兮,一气千里。

还好后来醒了过来。

蒙大叔和婶婶虎口街的铺子和长水街的家要经常去的。

—————

一日课时,祝先生说要再讲一遍《劝学》第一节。

小姑娘小手举的老高,说先生已经讲过了。

祝先生笑着说了句“温故而知新”,让所有学生一起先诵读一遍。

于是学塾内响起抑扬顿挫的朗朗书声。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祝先生正襟危坐,所有学生见状,皆肃然而坐,不苟言笑。

祝先生道:“前日与你们讲此节,是先贤以议论体叙述,为证最后一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当然对,也不全对,今日我们来对其中的举例进行探讨。”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实则与另一位圣贤所著‘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正是之前所说,先生我也会有不对的地方,也会有讲错的话,一是不可盲信,二是遇事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李李迫不及待,站起身问道:“那先生刚刚讲的会不会就有错呢?”

祝先生笑道:“你对这段文字可有别的理解?”

小姑娘有些赧颜,摇了摇头。

祝先生示意她坐下,道:“面对学问比自己更高的人敢于质疑,是好事,能提出自己的见解,更了不起,若是没有自己的想法,能指出别人存在的问题,也不错。正如那武人武夫,路见不平可挥刀出拳出剑向更高更强者,不论结果如何,已是可敬。当然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又能分出多种场景与结果,今日我们暂且不谈。”

祝先生紧接着问:“后半节中‘輮’为何物?‘绳’与‘砺’又为何物?”

有人答是先生手中的戒尺和课堂纪律。

也有人答是将士手中的武器和法律。

陆粒想了想,朗声道:“是佛法和规矩。”

祝先生微微诧异,陆粒被盯得有些不自在,这回答当然不是他即时所想,而是居住在大罗寺旁,日夜闻佛经,时而听辩论,所思所得。

祝先生笑道:“我们儒家以圣贤书籍为砖瓦,加之教书匠谆谆教导,自持教化之功,盖起教人从善的阁楼。佛门则夸张一些,认为如来佛法是那日光,普天之下莫不沐浴在佛法之下,便是有些地方有乌云遮蔽,迟早也会因佛法而绽放光明。道家原本极为低调,一面倡导无为一面鼓励人天道酬勤、厚德载物,其实极为适合如今平稳多年的云锦国。因几大道门祖庭变故,如今融入江湖之中较深,戾气渐厚,但是根基深厚如山岳,便是要搬山,也不是数年乃至数十年能撼动。实则三教都有些许瞧低其余诸子百家,毕竟春秋已过千年,各家式微,甚至有的覆灭。”

祝先生转头望向陆粒,问道:“那么规矩,由谁定立?为何而定?如何定立?”

陆粒摇摇头,一脸疑惑。

祝先生正身笑道:“我只讲儒家规矩,先贤圣人订立的儒门礼仪,又订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阶梯理想,让儒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似法家那般使人人‘自危’,更多只是约束自己,即便抛开那些大道理,只说些教人从善立身的经验之谈,不说让人行事事皆对,使人做事少错,问题不大。”

“不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你们将来有了自己的答案,还能记得先生,再来与我讲解。”

李李突然站起身,问了一个许久之前便想问的问题,为什么她看到的书,上面的字都是小篆,但是她却在家看到好多种字体,那其他字体有什么用呢?

祝先生答道:“这得归功于那位曾经使天下一国的千古一帝,那次旷古烁今大一统后,是他使人同言,书同字,车同轨等等,极大的便于各地交流,且仍保留着各地特色,如方言习俗等,如今便是出了云锦国,一样交流无碍,不至于鸡同鸭讲。”

https://guangyinzhiwai.com/book/65174/25819310.html

本站地址:guangyinzhiwai.com
最新小说: 修仙:我的分身是洪荒巨兽 道长别打了,大道都快磨灭了 长生:从葫芦剑诀开始 我的投影都是圣灵根 我有一卷度人经 山河志异 我在仙幻模拟万界 道君:我有一座悟道碑 斩妖:从书法开始升级 异仙之主